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司王約翰

鎖定
祭司王約翰(Prester John)的傳説,於12至17世紀盛行於歐洲,內容是傳聞於東方充斥穆斯林和異教徒的地域中,存在由一名基督教宗主教)之祭司皇帝所統治的神秘國度。關於這個王國的記載,見於中世紀流行的多部虛構作品。甚至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也提到了他。 [1] 
據稱,祭司王約翰是東方三博士的後裔,是一名寬厚和正直的君主,統領一片充滿財寶和珍禽異獸、聖多馬曾居住的土地。該國內有“亞歷山大之門”和“不老之泉”等勝地,邊疆更為樂園所包圍。他擁有的寶物包括一面可看見每一寸國土的鏡子。他的王國富庶得難以想像。據説他是中亞的基督教捍衞者,曾經大破波斯軍,之後大軍直揮耶路撒冷,但因底格里斯河結冰無法渡過才作罷。還有傳説認為,耶穌基督曾應許使徒約翰將活着見到他的再臨,因此祭司王約翰,便是那一位擁有不老不死之身的使徒約翰本人。事實上,祭司王約翰應是基督徒屢次十字軍東征不順利之後,所流傳出的一個希望人物。
中文名
祭司王約翰
外文名
Prester John
別    名
長老約翰 [1] 
盛行地區
歐洲
盛行時間
12至17世紀

祭司王約翰歷史背景

儘管歐亞大陸東西方的交流源遠流長,但歐洲人在13世紀時對烏拉爾山以東地區一片茫然。來往的商人為了推銷商品編造了很多關於東方的傳説,一直到馬可·波羅(1256-1323)的時代還在流傳。這些關於魔怪和神奇生物的奇幻想象並不僅來自於無知,也來自於早期基督教學者的作品。在基督教影響下,東方總是被聯繫到《聖經》中的地點,例如人間天堂,或者邪惡巨人歌革和瑪各。那些旅行的商人所編造的故事成了基督徒世界觀的一部分。 [2] 
直到11世紀,這些流傳了數個世紀的老故事被加入了與時代關聯的新元素,那就是祭司王約翰,也被譯為祭祀王若望,他是傳説中東方的基督教君主,其使命就是在基督教國家需要時伸出援助之手。 [3] 

祭司王約翰傳説出現

這個傳説第一次出現,是在一位名叫約翰的教士於1122年訪問羅馬的時候。他號稱來自印度,大概是來自馬拉巴爾海岸的基督教社團,這是繁榮發展的東基督教社團中的一個,也就是羅馬教廷稱為聶斯托利派的那一派。由於羅馬方面切斷了與聶斯托利派以及所有君士坦丁堡以東的基督教社團的聯繫,因此歐洲實際上失去了與亞洲文明接觸聯絡以及拓寬自己對世界認識的最好機會。在那個時代,他的故事似乎頗為可信,因為這些故事證實了聖馬太所講述的東方三博士訪問伯利恆的耶穌家庭,確實存在着由東方賢王后代所統治的國度。 [4] 
20年後,在這位教士的影響下,一位敍利亞的主教報告東方明君祭司王約翰剛剛與穆斯林發生了一場鏖戰。這位君主正是東方智者的後代,決定要來援助針對耶路撒冷的十字軍東征,卻被底格里斯河所阻。這個故事顯然混淆了1141年的穆斯林統治者與西遼之間的卡特萬之戰。不管這位祭司王約翰的祖先到底是誰,既然説他殺了穆斯林,就代表他有着虔誠基督教信仰。 [5] 
1165年,一封據稱來自祭司王約翰的信以不同的形式寫給歐洲各大貴族,包括拜占庭帝國曼努埃爾一世·科穆寧、教皇、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其他君主。在這封信中,祭司王約翰宣稱他統治着廣闊的土地,從太陽昇起之處一直到巴別塔。他説明他的目的是從穆斯林手中拯救耶路撒冷,擊敗基督教的敵人,朝拜聖墓。這封信當然是偽造的,目的是激起十字軍東征的巨大熱情。 [5] 

祭司王約翰尋找約翰

1177年,教皇遣使在巴別塔以東尋找祭司王約翰,雖然這位使者失蹤了,但十字軍東征大獲成功。 [6] 
1217年,阿克里的主教發起了一場有力的關於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的宣傳戰,宣稱祭司王約翰和他的東方盟友聽説了新的聖戰即將發起,決定出兵幫助。三年後出現了一個偽造的文件名叫“關於大衞王的報道”,描述了“印度的基督教君主大衞王”在波斯的勝利,稱他“被主派去擊垮異教徒並摧毀摩訶末的教義”。對於這封信有很多説法,有人説大衞王就是祭司王約翰本人,也有人説大衞王是祭司王約翰的兒子或孫子。基督徒的宣傳再次和歷史事實混為一談,因為這份報道的來源無疑是蒙古第一次西征。教廷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災難的預兆,但把它變成了救世的預言。 [7] 
1223年,蒙古大將哲別速不台的軍隊對格魯吉亞和俄羅斯諸公國發起攻擊,在迦勒迦河之戰中大破俄羅斯聯軍。匈牙利國王給教皇寫信,聲稱“確實是大衞王,或正如我們通常稱呼他的,祭司王約翰”,最近帶着一支大軍進入了俄羅斯,殺了20萬人。這個恐怖事件被解釋為基督教國王攻擊異教徒的格魯吉亞和希臘東正教會。雖然格魯吉亞的魯蘇丹女王送來了準確的關於蒙古軍隊的情報,但仍無法讓歐洲人察覺真相。 [8] 
當然,隨着各種蒙古軍屠殺的報道傳來,西方也不得不逐漸變得有一點警醒和迷惑。歐洲人開始認真對待這些反面消息,一位的諾夫哥羅德歷史學家記錄了更為準確的關於“大突襲”的信息,主要描述俄羅斯諸公國的遭遇:“他們從第聶伯河出現,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何時到來,也不知道他們藏在哪裏,只有上帝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帶他們來對付我們。”但歐洲人仍沒有重視起來。 [9] 

祭司王約翰蒙古入侵

1230年代,羅馬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紛爭不斷,最終這股敵意在1230年代末再次爆發,把歐洲分成兩個陣營,同時蒙古大汗窩闊台決議征服歐洲。 [10] 
當蒙古帝國的長子西征軍在拔都的帶領下進攻俄羅斯時,由於俄羅斯信奉東正教,而且過於遙遠,所以大多數歐洲人無動於衷。但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於1237年派出使團,由多明我會的修士朱利安率領,前往東俄羅斯去搜集東方入侵者的信息。雖然這些修士的行程被入侵者所阻,但他們帶回了大量訊息,其中大部分非常精確。 [11] 
朱利安宣稱蒙古入侵是源於他們的兩位主要首領的矛盾。其中一位被稱為年輕的成吉思汗,另一位更有權勢的年長者拒絕了這位年輕人求娶他女兒的要求。這個故事流傳了很長時間,在後來加入的更多細節中,這位有權勢的年長首領被認為是印度的祭司王約翰或者他的兒子大衞王,而且似乎在求娶女兒被拒絕的事件中被成吉思汗殺了。在1245年於里昂舉行的教廷會議中,這個故事的版本之一便成了關於蒙古的報告。在這個版本中,“韃靼國王”(成吉思汗)被認為殺了祭司王約翰,然後和他女兒結了婚,他們的兒子就是本代國王。這個故事很可能是以成吉思汗崛起過程中的草原部落戰爭為基礎編出來的,祭司王約翰就是王罕,東部草原上聶斯托利教部落克烈部的首領,成吉思汗在1203年將其擊敗並娶其侄女。 [12] 
即使朱利安傳遞的訊息中包含着大量來自貝拉四世的警告,歐洲史學家仍然抓住救世主的故事不放。一般認為朱利安是第一個使用韃靼來指代蒙古的歐洲作家,這個名字很可能是他從庫曼人那裏聽到的,西方人也最終使用了這個稱呼,因為他和拉丁文中的地獄“塔爾塔羅斯”很像。 [13] 
1238年,歐洲得到了更多關於蒙古人的消息,儘管普通百姓已經有了反應,但大部分國王依然無動於衷。在毀滅了北方俄羅斯諸公國後,拔都讓他的軍隊在頓河下游紮營休憩,度過了1239年。第二年,他們去了基輔。1240-1241年冬天,拔都的軍隊在普熱梅希爾附近重新集結,準備好向歐洲進發。三個月內,蒙古大軍掃蕩東歐,在連續兩天內分別在波蘭的裏格尼茨和匈牙利的穆希大破兩國軍隊,完全轉變了歐洲對蒙古威脅的態度。最後殘存的一絲希望——即這些入侵者也許是祭司王約翰,或者他的後代的軍隊——最終完全破滅了。如此突然而且決絕地毀滅了兩個基督教大國,歐洲人被從一種抱着天真希望的狀態推到了徹底的茫然。 [14] 

祭司王約翰後續

16世紀初,葡萄牙人航海繞過非洲好望角,在東非埃塞俄比亞找到一個基督教王國,當時他們認定這便是祭司王約翰的王國。埃塞俄比亞人曾一度想找葡萄牙人抵抗穆斯林入侵。但其實兩者教義差異極大,埃塞俄比亞人信仰的是埃及科普特派,因此兩者最後不歡而散。
參考資料
  • 1.    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134
  • 2.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16-117
  • 3.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18-119
  • 4.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19
  • 5.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0
  • 6.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0-121
  • 7.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1
  • 8.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1-122
  • 9.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2
  • 10.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3-124
  • 11.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4-125
  • 12.    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137-145
  • 13.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5-126
  • 14.    羅伯特•馬歇爾.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