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陋習

鎖定
社會陋習是指有悖社會公德、貽害社會的不良習慣。它使社會公眾利益受到損害,也會給沾染不良習慣的本人及其家庭造成損害。社會陋習是一個國家文明評估的量度,屬於社會公德的層面。
中文名
社會陋習
外文名
Bad Social Habits
表現形式
破壞秩序,挑戰公德
封建社會陋習
三寸金蓮
危    害
擠佔文明和進步的生長

社會陋習表現形式

社會陋習是以破壞秩序,挑戰公德,躲避責任,拒絕文明為心理基礎的。
社會陋習 社會陋習
陋習綜合了人性之惡和自私,卻又通過非常狡猾和共通共融的方式表現出來。由陋習而引發種種危害告訴我們,陋習絕不是無關緊要的生活習氣那麼簡單,當陋習成為一種國民習慣,就成了一種破壞性極強的力量,對我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其實,在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如果不加以制約,陋習也可能成為一種傳播性極強的惡之花,擠佔文明和進步的生長,制約着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陋習封建社會陋習

社會陋習三寸金蓮

社會陋習 社會陋習
關於纏足的起源,説法不一。有説始於隋朝,有説始於唐朝,還有説始於五代。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説中確有此痕跡。傳説大禹治水時,曾娶塗山氏女為後,生子啓。而塗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 社會陋習
又説殷末紂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變的,或説是雉精變的,但是她的腳沒有變好,於是就用布帛裹了起來。由於妲己受寵,宮中女子便紛紛學她,把腳裹起來。

社會陋習三妻四妾

封建陋習
古代人娶三妻四,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傳宗接代,三妻四妾的意思應該多妻的意思,古代的皇帝還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古時所謂的三妻四妾主要是指封建時期的一種婚姻制度。是一種對女子的迫害。同是喪偶,男子再娶為續絃,女子再嫁是壞節。男尊女卑,女子只能依附於男子,是社會制度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加劇了男女的等級分化,於是出現了男子妻妾成羣,而女子只能從一而終。

社會陋習女子無才便是德

社會陋習 社會陋習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名言之緣起,按香港學者劉詠聰教授之研究,應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語。主要皆認為是明人陳繼儒(眉公)之語:“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説,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陳眉公雲:‘女子無才便是德。’ 社會陋習

社會陋習迷信

“認識是有限的”,而且相當有限。人面對巨大的未知的空間的時候,往往會提出自己的解釋。古人懾服於雷霆之威,於是提出自己的解釋“雷神、天庭”並對此頂禮膜拜。後人稱之為迷信。迷信是指人們對於事物盲目地信仰或崇拜。狹義的迷信,按照我國解放以後約定俗成的習慣,是專指人們信星佔、卜巫、風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為。

社會陋習新“九大陋習”

社會陋習
即吃食野生動物的陋習,亂扔廢棄物、亂倒垃圾和污水的陋習,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不掩口鼻的陋習,在公共場所抽煙以及隨便丟掉煙頭的陋習,隨地大小便的陋習,廁所髒亂臭特別是農村“蹲園”的陋習,占卜算命、搞封建迷信的陋習,不重視環境衞生、家居衞生的陋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着種種陋習,以前人們習以為常,並不在意。但非典疫情的爆發,使我們對原有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新的認識。生活陋習的存在,為病毒流行提供了土壤,成為人們健康的隱患。那麼,生活中哪些習慣是陋習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陋習一:亂扔垃圾 :垃圾中帶有各種細菌,是滋生傳染性疾病的渠道。隨手亂扔和隨意亂倒垃圾,既不環保又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陋習二:廁所髒亂臭:上廁所後不沖洗便池,髒亂臭的環境不僅影響衞生,還讓蒼蠅蚊蟲的滋生,使得細菌病毒氾濫,是人們患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源。
陋習三:隨地吐痰:痰中含有大量病毒病菌,吐在地上的痰,會隨着人的踩踏傳播到四方,使更多的人受害。隨地吐痰是個人習慣,更是缺乏公德心。
陋習四:當眾挖鼻孔、擤鼻涕:在眾多人前挖鼻孔不但不雅觀,如果再用挖過鼻孔的手與人握手,或是傳遞物品和食物,會使病毒病菌相互傳播;隨處擤鼻涕或將鼻涕隨手亂抹,更會造成對他人身體健康的危害。
陋習五:咳嗽、打噴嚏不遮掩口鼻:大家都知道非典的傳播途徑之一就是“飛沫”。近距離面對他人咳嗽、打噴嚏,不遮掩口鼻,會使病菌直接傳染給他人,是對周圍人健康不負責的表現。
陋習六:懶得洗手:在用手拿東西或觸摸各種物品後,會沾染許多細菌。懶得洗手不僅會使自己患上傳染病,還會把自己手上的細菌傳染給別人,這是不文明不健康的壞習慣。
陋習七:不愛洗澡:一些人有不愛洗澡的習慣,時間長了汗味、體臭熏天,甚至會皮膚瘙癢,長出蝨子來,很有可能引發傳染性疾病。
陋習八:不換洗衣服:長時期不換洗衣服,身上會散發出異味。這不僅是與他人接觸不禮貌的問題,更是不衞生、傳播疾病的壞習慣。
陋習九:吃野生動物:非典病原體來源於動物雖沒有準確考證,但吃野生動物能吃出怪病來。這種生活習慣有害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發展,破壞人類應有的生態平衡。

社會陋習陋習特性

從表層意思來看,陋習是一種粗陋的習慣,或許並沒有直接傷害他人的主觀動機,也不具備觸犯法律的主觀動機。所以當行為發生的時候,行為主體常常不能發現行為本身帶來的嚴重後果。許多的陋習行為主體甚至站在維護道德秩序的立場出發,義正言辭的達到傷害他人的結果。所謂,衞道士,鄉愿,謙謙君子即如此。

社會陋習評論

“陋習”是人類社會從原始野蠻到進步文明過渡中的產物,它將隨着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進步而減少,直至消亡。“陋習”古已有之,也不可能在一個晚上予以滅絕,但我們卻不能對它予以寬容,更不能放任自流。“陋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既沒有勇氣糾正自己的“陋習”,更沒有勇氣糾正別人的“陋習”。我們要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勁東風,人人都行動起來,滌盪污濁,掃除陋習,説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市民,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
我們要勇於除去陋習,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從自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