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硯池山行政村

鎖定
文屏鎮硯池山行政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3.00公里, 國土面積9.22平方公里海拔1917.00米,年平均氣温12.10℃,年降水量8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大豆等等農作物。有耕地4403.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0畝;有林地1942.00畝。
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户1473户,有鄉村人口6861人,其中農業人口6667人,勞動力268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52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831.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72.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為主。
中文名
硯池山行政村
行政區類別
壩區
面    積
9.22 km²
人口數量
6861人

硯池山行政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03.00畝(其中:田901.00畝,地3502.00畝),人均耕地0.8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大豆等等作物;擁有林地194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4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5畝,主要種植16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4700.00畝。

硯池山行政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103人,黨員中男黨員96人,女黨員7人。 團員0人。
農村基層組織的組成
農村基層組織,包括設在鎮(辦事處)和村一級的各種組織,主要是指村級組織。包括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和其它組織三個方面,主要有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團支部、村婦代會、村民兵連及“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由此可知,農村基層組織涵蓋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是基層黨組織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是領導農民羣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

硯池山行政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0户通自來水,有1473户飲用井水, 有1473户通電,有53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119户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778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605户。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252.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8畝。
該村到2011年底,有39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49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硯池山行政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31.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83.70萬元,畜牧業收入775.04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80頭,肉牛48頭,肉羊318頭); 林業收入7.64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15.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97.0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3372.00元,農民收入以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0.4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86人 ,在省內務工499人,到省外務工87人。

硯池山行政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本縣。
2011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制種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產業。

硯池山行政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1473户,共鄉村人口6861人,其中男性3915人,女性2946人。其中農業人口6667人,勞動力2688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6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衞生院3.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户0户。

硯池山行政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
該村距離小學校0.0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
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099人,中學生291人。

硯池山行政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2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1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0.50萬元,有固定資產1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硯池山行政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103人,黨員中男黨員96人,女黨員7人。 團員0人。
農村基層組織的組成
農村基層組織,包括設在鎮(辦事處)和村一級的各種組織,主要是指村級組織。包括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和其它組織三個方面,主要有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團支部、村婦代會、村民兵連及“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由此可知,農村基層組織涵蓋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是基層黨組織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是領導農民羣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決定了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有組織的統一整體,它是由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其中,黨的中央組織是黨的首腦和核心,黨的地方組織是連接中央和基層的中間環節,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農村基層組織更是這基礎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到2008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現有基層組織371.8萬個,而全國34324個鄉鎮中,34321個鄉鎮建立了黨組織。60.6萬個建制村中,60.5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佔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建制村總數的99.98%。正是這些農村基層組織,成為黨組織發展壯大從而服務於廣大農民的堅實的基礎。

硯池山行政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我國農村正在發生新的變革,我國農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正面臨新的局面,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深層次矛盾突出。農村經濟體制尚不完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不健全,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要求緊迫;農業發展方式依然粗放,農業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落後,耕地大量減少,人口資源環境約束增強,氣候變化影響加劇,自然災害頻發,國際糧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求平衡壓力增大;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較低,區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改變農村落後面貌任務艱鉅;農村社會利益格局深刻變化,一些地方農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社會管理任務繁重。總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村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