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蓴

(石蓴目石蓴科植物)

鎖定
石蓴 (Ulva lactuca Linnaeus,1753).屬於綠藻門石蓴目石蓴科石蓴屬。亦稱海白菜、海青菜、海萵苣、綠菜、青苔菜、綸布,屬常見海藻。片狀,近似卵形的葉片體由兩層細胞構成,高10 —40 釐米,鮮綠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於岩石上,生活於海岸潮間帶,生長在海灣內中、低潮帶的岩石上,東海、南海分佈多、黃海、渤海稀少。
中文名
石蓴
拉丁學名
Ulva lactuca Linnaeus,1753 [3] 
植物界
綠藻門
綠藻綱
石蓴目
石蓴科
石蓴屬
石蓴
分佈區域
東海、南海分佈多、黃海、渤海稀少。

石蓴植物介紹

石蓴幹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質3.6 克,粗纖維6.69 克,還含有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麥角固醇等成分。
石蓴性味甘鹹寒,具有軟堅散結、利水解毒等功效。
1.石蓴,又名:菜石蓴。
藻體黃綠色,長10~30釐米,可達40釐米。體近似卵形,邊緣常略有波狀,或呈廣寬的葉片狀。體厚在45微米上下。生長在海灣內,中潮帶及低潮帶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2.石蓴也叫玉藻。
它的葉片與玉石相似,在陽光下晶瑩剔透。

石蓴釋名信息

石蓴出自海邊,附石而生。莖長兩三寸,顏色青而滑,又很光瑩。莖間有椏,椏中生花。石蓴的形狀像豆,葉子比銅錢大,像慈姑葉。

石蓴植物性味

味甘,性平,無毒。

石蓴石蓴功效

· 促進聚糖合成
· 透明質酸合成促進劑提升保濕度 – 改善皮膚彈性
· 羥脯氨酸——促進大量的蛋白多糖
· 改善皮膚光澤度
· 減緩皮膚衰老 - 改善皺紋
主治下水,利小便;治風秘不通,五膈氣,小腹結氣,可煮湯飲用。所以人用它來治疳疾。

石蓴科學分類

界:原生生物界 Protista
門:綠藻門 Chlorophyta
綱:石蓴綱 Ulvophyceae
目:石蓴目 Ulvales
科:石蓴科 Ulvaceae
屬:石蓴屬 Ulva
石蓴 石蓴
種:石蓴 U. lactuca

石蓴石蓴提取物

石蓴提取出來的石蓴聚糖類似透明質酸,在透明質酸的結構中含有D-葡糖醛酸,而石蓴聚糖的結構中也含有D-葡糖醛酸。
石蓴聚糖起到了與透明質酸類似的作用,為角質 層提供保濕功效,並調節角質層的特性。石蓴聚糖可以 鎖住水份,促進營養物質的運輸。水份在維持肌膚的彈 性和乾燥脱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硫痠軟骨素含有D-葡酸醛酸,類似石蓴聚糖,軟骨素具有保濕、治癒、舒緩肌膚 並加強細胞外基質的作用。 [1] 

石蓴食療價值

石蓴科植物石蓴或孔石蓴等的葉狀體。又稱石被、紙菜、海萵苣、海白菜、大腹消、蠣皮菜。石蓴分佈於中國浙江至廣東海南島,以及黃海,渤海沿岸;孔石蓴分佈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沿海地區及長江以南的東海和南海沿岸。冬、春季採收。洗淨,乾燥備用。
石蓴 石蓴
[性能]味甘、微鹹,性涼。能軟堅散結,清熱潤燥,利小便。
[參考]石蓴含蛋白質、粗纖維、二氧化硅、鈉、鈣、鎂和酸性多糖、糖醛酸等;孔石蓴含蛋白質、脂肪、戊聚糖、氨基酸、脂肪酸、香莢蘭醛、生物素、維生素B12等成分。
[用途]用於癭瘤,瘰癧;暑熱煩渴,咽喉幹痛;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煎湯,或煮食。
[附方]
石蓴湯:石蓴30~60g,加水煎湯服。
源於《海藥本草》。本方取石蓴清熱利尿的作用。用於熱結膀胱,小便不利。此外亦可作清涼劑用。

石蓴相關報道

石蓴蔓延 海灘變成草地
專家説,石蓴、滸苔瘋長,跟水面污染並無多大聯繫。 退潮時分,記者乘車途經廈門大橋,無意間從車往鰲園方向看去,眼前的景象讓人一驚:原本裸露出來的黑色的海灘,卻變成了一片綠草地,遠遠看去,就像一片片長勢茂盛的麥苗地。
記者驅車來到鰲園邊的海堤上,細細觀看,海灘已經完全被一種綠色植物覆蓋,一直到廈門大橋。目所及,整片海灘一片綠色。附近的居民説,如果海水漲起來的話,這些植物立即也
石蓴蔓延 石蓴蔓延
會隨水而起,在這片海域上漂浮。
和海灘一堤之隔的集美舟池也到處充斥着這種植物,從春節前後開始,20多名工人每天都在打撈這種水中漂浮的植物。
現場作業的陳師傅説,他們每天都要從池中撈起十幾噸這樣的植物,但好像永遠都打撈不完,好不容易將水面清理乾淨了,一兩天之後,這種植物又在池內鬱鬱葱葱起來。
陳師傅是當地人,但也不認識這種植物,只知道是一種海藻。他説,小時候,父母親經常將這種海藻曬乾,作為春捲的配料,味道很鮮美。暫時沒有人這麼做了。
石蓴曾在篔簹湖氾濫
廈大海洋學院黃凌風教授在電話裏仔細聽了記者的介紹,他立即就知道了這兩種海藻的來歷。他説,寬的叫石蓴,窄的是滸苔。這兩種海藻曾經在篔簹湖湖面生長過,後來採取品種替代的方式,基本控制住了。
黃凌風教授説,石蓴和滸苔本身是經濟型海藻,除了食用,石蓴還可加工成飼料,還可開發為乾旱地區的保濕劑。可惜的是,暫時沒有多少單位去開發它們。石蓴能淨化水質,大範圍蔓延則影響景觀。
黃凌風教授認為,石蓴和滸苔的大範圍蔓延,跟水面污染並無多大聯繫。他説,石蓴和滸苔的種子以孢子的形式存在於海水裏,一旦條件適應,它們就開始發芽生長。它們最適應生長的區域是海岸邊的平靜水域,它們的生長速度極快,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石蓴一天就能長20%—30%,三天時間就能長成。難怪,龍舟池的工人們怎麼撈也撈不完。
黃凌風教授説,當海水温度超過25℃的時候,石蓴和滸苔就無法存活。那時,水面上大面積的石蓴和滸苔就會自然消失。
“這個時間大約在清明節前後。”龍舟池作業的工人也認同這一説法,往年龍舟池也爆發過這種大面積的海藻,天一熱,它們就沒有了。
黃凌風教授説,石蓴和滸苔的存在並一定是壞事,也並一定要將它們撈完。它們可以大量吸收水裏的營養,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
他認為,當石蓴和滸苔大面積發生時,要及時打撈,不要讓它們形成太大的量。因為,大量的石蓴和滸苔漂浮在水面,會影響水面景觀。它們死亡後沉入水底,變成底泥裏的腐質,但對海水的水質影響不大。
石蓴類藻利於水質淨化
北海檢測中心報導水質淨化效果明顯提高,為了弄清這些植物的真面目,記者來到中國國家海洋局北海監測中心,中心副總工程師馬兆黨陪同記者來到海邊現場辨別。
馬兆黨工程師在現場查看 馬兆黨工程師在現場查看
馬兆黨從地上撿起幾片海藻,仔細觀察,然後告訴記者,這些藻類是石蓴類藻,屬綠色藻類,此藻類對海洋水資源沒有影響。他解釋説,這些藻類的出現並不是海水污染造成的,藻類開始處在一種浮游階段,到了一定時期就附着在礁石等固定處。藻類也有生老病死,死掉後的藻類根部爛掉,然後浮到海面上,就像秋天樹葉落葉一樣。
一般情況下,在岩礁類的海岸有這類海藻出現,泥沙海岸藻類無法固着,也就無法生長。另外,海水不能太深,見不到陽光藻類不能生長,太淺也不能生長,青島的海岸利於這類藻類的生長。
石蓴 石蓴
馬兆黨指出,藻類靠吸收海里的營養鹽生長,對水質的淨化有好處,死去的海藻爛掉後釋放營養鹽,就像秸杆還田,補充海里的營養成分。海藻的出現對海水水質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