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吻鱷科

鎖定
包括4屬8種。吻短而寬,下頜閉合時第四齒不露出。代表種如密河鱷,分佈於美國東南部,全長可達5米,體色為黑色,幼鱷間有黃色帶紋,因保護較早,數量較多。揚子鱷(鼉tuó)Alligator sinensis主要分佈於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局部地區,全長1.5~2米,背深橄欖或灰黑色,橫有黃斑,幼體成橫紋,體側體腹淺灰,。野外數量稀少,為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已人工繁殖進行商業化圈養,為我國被國際上批准的第一種可以進行商品化開發利用的受脅動物,現圈養數量已超過2萬尾。
中文名
短吻鱷科
拉丁學名
Alligator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鱷目
短吻鱷科
4屬
8種
分佈區域
主要分佈於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局部地區

目錄

短吻鱷科簡介

短吻鱷科
短吻鱷科(5張)
短吻鱷科 (Alligatoridae)的特徵為吻短而寬。下頜閉合時第四齒不露出(此點可與鱷作為區分)。代表有兩種:美國短吻鱷(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產於美國東南;以及罕見的中國揚子鱷
短吻鱷科
短吻鱷科(5張)
短吻鱷,屬短吻鱷屬,和南美洲的凱門鱷屬一起構成短吻鱷科。和其他科的鱷一樣,短吻鱷也是一類像蜥蜴而個體大的動物。它們都有強健的尾巴,既可以用來防衞,又可以用來游泳。眼睛、耳朵和鼻孔都長在很長的頭頂上,鱷從水中浮上來的時候,它們都會露出水面。 短吻鱷和其他鱷的區別在於短吻鱷的嘴比其他鱷的嘴寬。短吻鱷此外,其他鱷把嘴閉上的時候,下顎兩邊第4個牙齒會暴露出來。 短吻鱷是肉食類動物,棲息在寬廣的水域,如湖泊、沼澤和大河的周圍。它們挖掘洞穴,用以逃避危險和冬眠。成年的短吻鱷主要食魚、小的哺乳動物和鳥類。不過,有時候它們連鹿和牛也食。雄的和雌的短吻鱷都會發出嘶嘶的叫聲,雄短吻鱷還會發出響亮的吼聲,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短吻鱷科分類分佈

屬名
學名
中文名
英文名
分佈
短吻鱷屬 Alligator
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密西西比鱷(密河鱷、美洲鼉、美國短吻鱷
American alligator
-
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鼉)
Chinese alligator
中國長江中下游
凱門鱷屬 Caiman
Caiman crocodilus
spectacled caiman
南美
-
Caiman latirostris
broad-snouted caiman
南美
-
Caiman yacare
Jacare caiman
南美
黑鱷屬 Melanosuchus
Melanosuchus niger
黑鱷(黑凱門鱷)
black caiman
南美
古鱷屬Paleosuchus
Paleosuchus palpebrosus
Cuvier's dwarf caiman
南美
-
Paleosuchus trigonatus
Schneider's dwarf caiman
南美 [1] 

短吻鱷科分類

短吻鱷科 短吻鱷科
短吻鱷科(學名:Alligatoridae)也稱鼉科,為爬行綱鱷目的一,因吻部短而寬,故名。現僅存48
短吻鱷科 短吻鱷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