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拉圭凱門鱷

鎖定
巴拉圭凱門鱷(學名:Caiman yacare)是短吻鱷科、凱門鱷屬的一種鱷魚。巴拉圭凱門鱷是一種屬於短吻鱷科的中型鱷魚。體色較為突出,背呈深橄欖色,腹部顏色淺,呈黃綠至白色。眼睛上方有非常明顯的骨的突出。一般巴拉圭凱門鱷可達兩米長,重60千克。長度最長的巴拉圭凱門鱷的體長甚至達到2.7米。頭顱長,頭骨大約是三角形的。頭皮有小角質層,被連接到非常粗糙的頭骨上。眼瞼上可見結節或中央突出。軀幹和尾部有鱗狀上皮。
巴拉圭凱門鱷尤其喜歡生活在水流緩慢、河底淤泥、植物生長多的熱帶和亞熱帶河流中。要生活在淡水中,很少離開水,而且也只在乾旱的狀況下才會離開水,將自己埋在泥漿裏。白天它浮在水面上,晚上活動。成年的巴拉圭凱門鱷吃魚和其它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水鳥。雄鱷有地盤和等級分別。冬季有時巴拉圭凱門鱷會長達兩個月不吃東西,但是假如吃東西的話會非常貪婪。在南美洲分佈比較廣,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和巴拉圭都有分佈。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學名
巴拉圭凱門鱷
拉丁學名
Caiman yacar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鱷目
短吻鱷科
凱門鱷屬
巴拉圭凱門鱷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Daudin,1802
外文名
Yacaré、Panama caiman
保護級別
(IUCN 1996年 ver 2.3)——無危(LC) [3] 

巴拉圭凱門鱷動物學史

巴拉圭凱門鱷長期被看作是眼鏡凱門鱷的一個亞種,後來承認是一個獨立的種。 [4] 

巴拉圭凱門鱷形態特徵

巴拉圭凱門鱷
巴拉圭凱門鱷(9張)
巴拉圭凱門鱷是一種屬於短吻鱷科的中型鱷魚。體色較為突出,背呈深橄欖色,腹部顏色淺,呈黃綠至白色。眼睛上方有非常明顯的骨的突出。一般巴拉圭凱門鱷可達兩米長,重60千克。長度最長的巴拉圭凱門鱷的體長甚至達到2.7米。頭顱長,頭骨大約是三角形的。頭皮有小角質層,被連接到非常粗糙的頭骨上。眼瞼上可見結節或中央突出。軀幹和尾部有鱗狀上皮。在枕後區域,可以看到3-4排不規則的大鱗片尾,然後是4-5排的底鱗片,頭兩到三排的4個鱗片,其餘的2-3個鱗片。在尾輪中,前13-15層有兩個海脊,後17-19層只有一個簡單的海脊。鵝頸環有一條寬鱗片的橫軸,背面的橫軸為22-25,每條14-16鱗片;小線的大小沒有差別。牙列:前上頜5;上頜14-15;下頜17-21。總齒數72-82(平均值74)。 [4]  [5-6] 

巴拉圭凱門鱷棲息環境

巴拉圭凱門鱷尤其喜歡生活在水流緩慢、河底淤泥、植物生長多的熱帶和亞熱帶河流中,不過它們對生活環境要求也不是很高,在湖泊、 池塘和沼澤裏也可以生活。在威水裏也有發現過它們的蹤跡。 [4] 

巴拉圭凱門鱷生活習性

巴拉圭凱門鱷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很少離開水,而且也只在乾旱的狀況下才會離開水,將自己埋在泥漿裏。白天它浮在水面上,晚上活動。成年的巴拉圭凱門鱷吃魚和其它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水鳥。雄鱷有地盤和等級分別。冬季有時巴拉圭凱門鱷會長達兩個月不吃東西,但是假如吃東西的話會非常貪婪。幼鱷以昆蟲、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為食,此外它們還喜歡吃小魚。約五年後它們成熟。 [7] 

巴拉圭凱門鱷分佈範圍

巴拉圭凱門鱷在南美洲分佈比較廣,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和巴拉圭都有分佈。 [3]  [7] 
巴拉圭凱門鱷分佈圖 巴拉圭凱門鱷分佈圖

巴拉圭凱門鱷繁殖方式

雌鱷達到120-150釐米時、雄鱷達到約160釐米時達到性成熟。雌鱷產14-40個卵,然後將這些卵埋在一個由腐敗的植物和泥組成的丘中,這些丘不是在岸邊就是在浮着的植物上。有時多個雌鱷分享同一個丘一起抵禦敵人。孵化期平均為85至90天。在孵化出來之間不久雌鱷會扒開丘,幫助幼鱷破卵。幼鱷黃色至棕色,有深色的橫條。孵出後幼鱷依然戴在母親身邊,雖然如此許多幼鱷會成為蛇和美洲蜥蜴的犧牲品。巴拉圭凱門鱷可以達約60歲,據説有些甚至達100歲。 [7] 

巴拉圭凱門鱷保護現狀

巴拉圭凱門鱷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1996年 ver 2.3)——無危(LC)。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3] 

巴拉圭凱門鱷種羣現狀

巴拉圭凱門鱷的皮很珍貴,因而過去被人類大量捕殺,可是由於後來人類水利系統的建設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巴拉圭凱門鱷的數量已經增加了,已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爬行動物。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