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孔亞綱

鎖定
雙孔亞綱是主幹的爬行動物,在最初的爬行動物登場後不久就已經出現,雖然不是主要的爬行動物,但是隨後一直成為爬行動物中佔絕對優勢的類羣。鱗龍下綱是雙孔亞綱中的原始類型,是出現於石炭紀晚期的第一批爬行動物之一,也是後來出現的各類新興爬行動物的祖先。鱗龍下綱直到現代仍然繁盛,是現代最繁盛的爬行動物,包括現存爬行動物的絕大多數成員。
中文名
雙孔亞綱
拉丁學名
Diapsid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領    域
生命科學

雙孔亞綱簡介

雙孔亞綱(Diapsida),又譯雙弓亞綱,是中生代最繁盛和最重要的爬行動物,種類繁多,現生爬行動物中,除龜鱉類外,其餘三個目(喙頭目、有鱗目和鱷目)都屬於這一亞綱。這一亞綱的各目,實際上是由兩個自然類羣構成的,即鱗龍類和初龍類。現通常作為兩個次亞綱。
鱗龍次亞綱(Lepidosauria)是雙孔類中較原始的種類,體外多被有鱗片,包括三個目(喙頭目、有鱗目、始鱷目)。喙頭目(Rhynchocephalia)的化石曾在我國華北侏羅一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稱為東方喙龍(Rhynchosa,trus orientalis)。
有鱗目(Squamata)包括現代的蛇類(Ophidia)和蜥蜴類(Lacertilia), 在現存爬行類中,它是最繁盛的一·類,佔居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我國多次發現蜥蜴化石,如矢部斯(Yabeinosaurus)、潛山蜥等。山東臨朐曾發現硅藻中新蛇(M/:onatrix diatomus)。
鱗龍類中較原始的一類即始鱷目(Eosuchia),小型身體結構輕巧,我國有湖北三疊紀的海生漢江蜥(Hanosaurus)等。
初龍次亞綱(Archosauria),共包括五個目(槽齒目、鱷目、蜥臀目、鳥臀目、翼龍目)大都具槽生齒,有眶前孔,多數沒有松果孔。
槽齒目(Thecodontia)中較重要的有二類,即植龍:類和假鱷類。植龍類(Phytosa-uria)是一種身軀披甲的爬行動物,一般背甲較發育,與現代鱷類近似。我國發現這一類化石不多,南漳龍(Nanchangsaurus)可能屬於這一類,它的背部有骨板。假鱷類(Pse-udosuchia)身體比較輕巧,可四足行走,亦可暫時性兩足行走。我國已發現的假鱷類化石有彎咀龍(Chasmatosaurus), 山西鱷(Shansisuchus)等近年湖南桑植髮現的芙蓉龍(Lotosaurm),以其長的背神經棘和口中無牙而獨具特色 [1] 

雙孔亞綱爬行綱雙孔亞綱

雙孔類是爬行動物第二大分支,發生於石炭紀,是在無孔類從兩棲類演化出後不久出現的。雙孔類的特點是眼眶後方具有二個顳孔,不過這一特徵常因不同的種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而變得不明顯。雙孔類包括除龜鱉類外的大部分現生爬行動物以及主要的絕滅種類,它們於早中生代高度分化和繁榮,當時,恐龍、各種海生爬行類以及翼龍統治了陸地、海洋和天空 [2] 

雙孔亞綱鱗龍次亞綱

(Lepidosauria)
本次亞綱是原始的雙孔類,頭骨有二個顳顬孔,它們被眶後骨和鱗骨形成的骨棒所分開。本亞綱有三個目,包括現存的蛇、蜥蜴和僅見於新西蘭幾個小島上的罕見的喙頭蜥,以及一些古生代中生代原始的已絕滅的小型爬行類。
復原圖 復原圖

雙孔亞綱始鱷目

(Eosuchia)
始鱷目是最原始的雙弓爬行類,最初出現於晚石炭世。這是一類小型的,象蜥蠍似的能迅速飛跑的爬行類。
南非晚二疊世地層內發現的小而原始的似蜥蜴的楊氏蜥(Youngina)被認為是現存有鱗目和喙頭目的祖先。

雙孔亞綱喙頭目

(Rhynchocephalia)
喙頭目的主要特點是:方骨固定,端性齒,前上頜骨發展成喙狀,頭骨寬短,頰部擴大,無棒骨(tabular)或後頂骨,上顳骨(supratempolar)往往消失,但方顴骨保存。脊椎雙凹型,23-25個薦前椎,2個薦椎。化石較多,而現存者僅有新西蘭附近幾個小島上的Sphenodon Gray(喙頭晰或稱鱷蜥),視為孑遺的活化石。體長60cm餘。牙齒和齶骨相癒合,不生在齒槽內,頭骨前端有喙狀的嘴。視見於三疊紀早期,三疊紀時分佈很廣,遍及全球。我國雲南祿豐上三疊統的Lufengocephalus(祿豐喙頭蜥);遼寧凌源上三疊統的Rhynchosaurs(喙頭龍)等均為本目化石的代表。

雙孔亞綱有鱗目

(Squamata)
有鱗目是現生爬行類中的常見者,如蜥蜴、蛇均屬之。無次生齶,脊椎常為前凹型。蛇類失去四肢,脊椎骨和肋骨數目增加,使身體變長,方骨活動,使口張得很大。在有鱗目化石中,蜥蜴類比蛇類更為常見。我國的本類化石亦不少,如晚侏羅世的Yabeinosaurus(矢部龍)等。

雙孔亞綱初龍次亞綱

(Archosauria)
雙孔亞綱
雙孔亞綱(7張)
本次亞綱是進步的雙孔類。中生代在地球上佔統地位的爬行動物均包含在本次亞綱內。稱為爬行類時代或恐龍時代的中生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本亞綱中多種多樣的巨大成員而説的。本次亞綱包括五個目,現分別簡介如下:

雙孔亞綱槽齒目

(Thecodontia)
槽齒目是該次亞綱中最原始的類羣,它們在古生代末起源於鱗龍亞綱的始鱷類。初龍亞綱的其餘四目以及鳥類均是從本目演化出來的。本目的主要特徵是:吻細長,外鼻孔分開,有眼前孔,鼻骨長,後頂骨小,有時消失,方骨垂直,內鼻孔向後;下頜細長;25-26個薦前椎,椎體雙凹到平凹型、腰帶三射型;後肢較長,趾式完全。最先出現於早三疊世,即南非的Erythrosuchus(引鱷),北美上三疊統的Hesperosuchus(黃昏鱷)和Rutiodon(狂齒鱷)是本目的典型代表。我國山西、新疆上三疊統中也發現許多此目的化石。在三疊紀以後本目動物絕滅了。

雙孔亞綱鱷目

(Crocodilia)
鱷目在三疊紀晚期直接從槽齒目進化而來,它們是“恐龍”的姊妹類羣。現存的鱷類是本目的進步類羣,它們是一些大而兇猛的食肉爬行類。本目在中生代時相當繁盛,新生代時逐漸衰落,已發現700多個化石種,幾乎是世界性分佈。現存僅20餘種,分佈範圍也變小了。本目的特徵是體長,腿短,尾在垂直方向扁平呈漿狀;頭骨扁寬,具雕紋,吻長,上顳顬孔小,外鼻孔位於吻端;頂骨與額骨癒合;方骨大,向後傾斜;次生齶很發育;槽性齒;薦前椎23-24個,前凹型,尾椎為平凹型;薦椎2個;腰帶三射型;前肢較後肢短。
現存的揚子鱷是進步的真鱷亞目的代表。鱷類的進化是從晚三疊世的Protosuchus(原鱷),經過侏羅、白堊紀時的中鱷類,在白堊紀晚期演化出現存的真鱷亞目的類羣。

雙孔亞綱翼龍目

(Pterosauria)
翼龍目是一類征服空中會飛的爬行動物,其特徵是前肢第四指骨特別加長支撐由身體側面延展的皮膜,變成翅膀,適於空中飛行,胸骨也相應地發達。最早出現於侏羅紀的Rhamphorhynchus Meyer(喙嘴龍)可作為代表,長約60cm;雙顳孔,大眼眶,具眼前孔;頭骨和頜骨的前部引長,帶尖齒,可能捕食魚類;頸較長,轉動靈活,背部縮短;尾很長,約為薦前脊柱長度的2倍,尾末尚有一卵形的皮膜;前肢的肱骨粗壯,橈尺骨頗長,第四指極長,形成翼的主架,第五指消失,其他各指退化成小狀;肩胛骨與鳥喙骨強大,連接胸骨,作為附着鼓動翅膀的肌肉之用;後肢小。
Dsungaripterus Young(準噶爾翼龍) 這是發現於新疆烏爾禾下白堊統上部的完整飛龍類化石。體較大,兩翼伸長可達3.5m。體長約0.9m。頭骨長,前端窄而尖鋭。頭骨上中稜發育。鼻孔與眼孔連通成大孔。上顎有14-15個牙齒,下顎有11-12個牙齒,但頜前部無牙。第四腕骨與第四指骨特長。
翼龍類生存的時間很短,白堊紀末期絕滅,這可能由於當時出現了“現代化”鳥類,受到排擠,無法與温血而靈活的鳥類競爭之故。

雙孔亞綱恐龍類

(Dinosauria)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的中生代路棲爬行動物。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着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麼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説,有温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準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長頸巨龍(Giraffatitan brancai,原名布氏腕龍)。長頸巨龍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桑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所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現正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到60公噸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樑龍,是在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現展示於賓州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Saurischia)、鳥臀目(Ornithischia)。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雙孔亞綱蜥臀目

(Saurischia)
中生代佔統治地位的爬行類,白堊紀末-第三紀初期絕滅。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我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動物——易碎雙腔龍
獸腳亞目三大超科對比圖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它們都是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鋭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裏長着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棘龍等也頗具名氣。

雙孔亞綱鳥臀目

(Ornithischia)
中生代佔統治地位的爬行類,白堊紀末-第三紀初期絕滅。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參考資料
  • 1.    武漢地質學院 古生物教研室,高等學校試用教材 古生物學教程,地質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第351頁
  • 2.    (英)西里爾·沃克,化石,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5.10,第2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