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着落

(詞語)

鎖定
着落,漢語詞語,拼音是zhuó luò,形容事情有歸宿、有結果。
中文名
着落
拼    音
zhuó luò
解    釋
事情有歸宿、有結果
出    處
元典章·刑部十八·孛蘭奚

着落基本解釋

1.事情有歸宿、有結果。 [3] 
2.依託;靠頭;指靠。

着落引證解釋

1.安排;安置。
可解釋為安放(多見於早期白話):着落停當 [3-4] 
2.下落。
3.歸宿。
4.確實的根據;可靠的來源。
5.責成;歸屬。指定某人或某機構負責辦好某件事。

着落出處

《元典章·刑部十八·孛蘭奚》:“本省去都四千餘裏,誠恐沿路瘦損倒死……若不早為著落,歲月既久,死損更多。”
清·薛雪一瓢詩話》:“及觀其所作,比近體不過稍增幾句不工不致不唐不宋之語,尋繹其所擬何人,究無著落。”
元·楊暹《西遊記·導女還裴》:“我道將甚麼為信,他便與了我這箇手帕。從頭一都道,恁孩兒便知着落。”
《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巡檢一頭行,一頭哭:‘我妻不知着落!’”
孽海花》第十五回:“彩雲看完,又驚又喜,喜的是寶簪有了着落。”
《古今小説·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長老)就把箱籠東西,叫人着落停當。”許政揚校注:“着落,這裏是安頓、置放的意思。”
清·李漁《慎鸞交·棄歸》:“如今死的便死了,還有一箇活的,留在那邊,不伶不俐,叫我怎生着落他?”
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希兄於便中向蔡先生一談,或能由商務館得一較確之消息,非必急於入館,但欲早得着落,可無須向別處奔波覓不可靠之飯啖耳。”
清·李漁風箏誤·凱宴》:“大的女兒,已許了戚家,二女尚無着落。”
冰心寄小讀者》十三:“母親!縱使你在萬里外,寫到‘母親’兩個字在紙上時,我無主的心,已有了着落。”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四:“她們説到她的年齡,説到她沒父母的可憐,唉,看起來長得很好,也穿得不錯,就沒有人疼,到現在還沒個着落,缺一個婆家。”
朱子語類》卷七:“凡天下之物,須是就實事上説,方有着落。” [1] 
清·李漁《·奈何天助邊》:“赤手回鈞旨,空拳繳令旗,錢糧無着落,常例不曾虧。”
老殘遊記》第三回:“這金線泉相傳水中有條金線……老殘便作揖請教這‘金線’二字有無着落。” [2] 
茅盾《微波》:“那一年的教育經費沒有着落,縣裏發了教育公債。”
水滸傳》第五七回:“一個是金眼彪施恩,原是孟州牢城施管營的兒子,為因武松殺了張都監一家人口,官司着落他家追捉凶身,以此連夜挈家逃走在江湖上。”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峯塔》:“數日前邵太尉庫內封記鎖押俱不動,又無地穴得入,平空不見了五十錠大銀。見今着落臨安府捉賊人。”
紅樓夢》第一○一回:“説是大舅太爺的虧空,本員已故,應着落其弟 王子勝 、侄兒王仁賠補。”
老殘遊記》第十八回:“前半截的容易差使我已做過了,後半截的難題目,可要着落在補殘先生身上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