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眾口鑠金

鎖定
眾口鑠金(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下》。 [1] 
眾口鑠金指眾人異口同聲的言論,足能融化金屬。比喻輿論力量強大,眾説足以混淆是非和真偽。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常與“積毀銷骨”連用。 [4] 
中文名
眾口鑠金
拼    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近義詞
積毀銷骨、人言可畏
出    處
《國語·周語下》
注音字母
ㄓㄨㄙˋ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ㄧㄣ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分句

眾口鑠金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眾口鑠金”。 [1] 

眾口鑠金成語故事

周景王打算鑄造一個大鐘來演奏音樂,單穆公認為以前鑄造大錢已經消耗盡了民眾的資財,現在又要造大鐘,很不妥當。周景王不聽勸阻,就又去問樂官伶州鳩,伶州鳩也認為耗費過度鑄造大鐘,會妨礙音樂的和諧,所以不應當鑄造。 [2] 
周景王不聽勸諫,終於造出了大鐘。大鐘鑄成後,樂工報告説樂音和諧。景王問伶州鳩:“鐘聲不還是很和諧嗎?”伶州鳩答道:“陛下不明白其中的緣故。”周景王問:“為什麼呢?”伶州鳩説:“君王制作樂器,百姓非常高興,這才是和諧。現在花費了民眾的財物,百姓疲憊,無不怨恨,我不認為這是和諧。百姓都喜愛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很少有不失敗的。所以諺語説:‘萬眾一心就如城堡,眾口一詞能熔化金屬。’您三年裏做了兩件耗費錢財的大事,恐怕至少有一件是要失敗的。”周景王很不高興,説:“你老糊塗了,懂得什麼?”一年後,周景王去世,大鐘演奏的聲音也變得很不和諧了。 [2] 

眾口鑠金成語寓意

“兼聽”有時也未必“明”,“偏聽”有時就不一定“暗”。“一人傳實,十人傳虛”,真正能做到明察秋毫,實事求是,關鍵在於聽者是否有清晰的是非辨別能力和一個堅定的信心,克服盲目的“從眾”心理,不要隨便跟人瞎起鬨。日常生活中,要擦亮眼睛,更要有主見,尤其是不要被身邊的流言蜚語所矇蔽。否則,就會極容易被誤導。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方能分清是非,就算眾口鑠金,也敵不過“謠言止於智者”。 [3] 

眾口鑠金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眾口鑠金”指眾人異口同聲的言論,足能融化金屬。比喻輿論力量強大,眾説足以混淆是非和真偽。 [4]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常與“積毀銷骨”連用。 [4] 
  • 運用示例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羣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闢魏。” [4]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孫禮傳》:“竊問眾口鑠金,浮石沉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 [4] 
唐·魏徵隋書·高祖紀下》:“眾口鑠金,戮辱之禍不測。” [4] 
作家·魯迅《三閒集·述香港恭祝聖誕》:“羣言淆亂,異説爭鳴;眾口鑠金,積非成是。” [4] 
作家·馮英子《議一議“專案”》:“這正是一種分進合擊的戰術,一種以多勝少的手段,眾口鑠金,使你百喙莫辯。”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481
  • 2.    王彤偉編著. 魅力成語[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8.06:648
  • 3.    高坊清編著. 《戰國策》七彩人生[M]. 北京:現代出版社, 2015.06:9
  • 4.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能力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