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看人下菜碟

鎖定
看人下菜碟:北方話。看人,根據不同的人;下菜,是把做好的菜端來放在桌子上;一般都是用此話的引申義,比喻不能一視同仁、待人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待遇。
中文名
看人下菜碟
外文名
Selectively
來    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
類    型
北方話

看人下菜碟詞彙含義

一般也做“看人下菜碟”或者“看人下菜”。 [1] 

看人下菜碟史料記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我家裏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的,你都會看人下菜碟兒。寶玉要給東西,你攔在頭裏,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這個哄他,你只當他不認得呢!”

看人下菜碟歷史典故

出頭——“喇嘛肉
元世祖忽必烈是個孝子,一年,他母親莊聖太后病了,他遍求天下名醫,請來了曲沃縣祖傳醫師許國楨,許國楨精心調理,不久,莊聖太后的病就好了。忽必烈很是感激許國楨,就任他為大汗的私人醫生,管理太醫院的事情。許國楨的母親韓氏,做得一手好菜,跟着兒子進入朝廷後,毛遂自薦,做了莊聖太后的廚師,莊聖太后死後,她又給忽必烈掌勺,忽必烈山珍海味都吃厭了,總想換換口味,韓氏靈機一動,就用瘦肉切成長條,拿雞蛋麪糊裹了,先用油炸,然後清炒,做成一道酥而有散、肥而不膩的好菜。忽必烈吃後讚不絕口,問道:"這叫什麼菜?"韓氏説:"喇嘛肉。"忽必烈聽罷很解恨,原來,忽必烈的父親去世後,莊聖太后和一位喇嘛要好。喇嘛廟離莊聖太后的府第不遠,卻隔着一條河,很是不便。忽必烈為了讓母親高興,便在河上搭了一座石橋,給喇嘛開了方便之門。太后死後,忽必烈立刻把喇嘛給殺了,韓氏知道忽必烈恨死了這個喇嘛,就説那道菜叫"喇嘛肉",果然博得忽必烈的賞賜。
再賞——“炒肝尖
忽必烈的正宮娘娘聽説韓氏手藝很高,便也請她露一手。韓氏知道正宮和西宮不和,因為西宮年輕漂亮,忽必烈十分寵愛她,經常心尖尖長、肝尖尖短地誇讚,於是,韓氏將豬肝切成三角形薄片,裹了雞蛋粉面,用油炸後再炒,端給正宮,正宮一嘗,又鮮又嫩,問:"這是什麼菜?"韓氏説:"炒肝尖"。這一下説得正宮舒坦極了,立即賜給她一對如意。
犯忌——“虎皮豆腐
後來,西宮也要韓氏做菜,韓氏知道西宮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不吃雞鴨魚肉,便把豆腐切成方塊,用素油一過,炸成焦黃色,請西宮品嚐,西宮覺得可口,也問叫什麼菜。韓氏想,豆腐的顏色焦黃的像虎皮,正好暗譏正宮狠毒如虎,就説:"這菜叫'虎皮豆腐'"説罷,暗暗得意,準備受賞,誰知西宮一聲也不吭,便叫韓氏退下,原來,西宮的祖父叫虎皮朵兒,正好犯了忌,這下可壞了,西宮給忽必烈告了狀,忽必烈為討西宮歡心,竟剁了韓氏的雙手。從此以後,人們便把韓氏這種投機取巧對人不能一視同仁的做法叫"看人下菜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