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鵑梅屬

鎖定
白鵑梅屬(學名:Exochorda Lindl.)是薔薇科下的一個屬。落葉灌木;冬芽卵形,無毛,具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單葉,互生,全緣或有鋸齒,有葉柄,不具托葉或具早落性托葉。陰曆2月下旬至4月開花,兩性花;萼筒鍾狀,萼片5,短而寬;花瓣5,白色,寬倒卵形,有爪,覆瓦狀排列;雄蕊15-30,花絲較短,着生在花盤邊緣;心皮5,合生,花柱分離,子房上位。 [1] 
分佈於亞洲中部到東部,4種。中國有3種。 [1]  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也稍能耐蔭。喜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不耐澇。 [3] 
春季白花滿樹,是優美的觀賞樹種。根皮、枝皮入藥。 [3]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白鵑梅屬
拉丁學名
Exochorda Lindl.
別    名
龍培
龍柏
紫芯樹
金瓜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薔薇科
白娟梅屬
4種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目
薔薇亞目
亞    科
繡線菊亞科
命名者及年代
Lindl.,1858
模式種
白鵑梅

白鵑梅屬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冬芽卵形,無毛,具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單葉,互生,全緣或有鋸齒,有葉柄,不具托葉或具早落性托葉。兩性花,多大形,頂生總狀花序;萼筒鍾狀,萼片5,短而寬;花瓣5,白色,寬倒卵形,有爪,覆瓦狀排列;雄蕊15-30,花絲較短,着生在花盤邊緣;心皮5,合生,花柱分離,子房上位。蒴果具5脊,倒圓錐形,5室,沿背腹兩縫開裂,每室具種子1-2粒;種子扁平有翅。 [1] 
白鵑梅屬植物

白鵑梅屬產地生境

分佈於亞洲中部到東部。 [1]  原產於中國(中北部、中南部、東南部、東北)、吉爾吉斯斯坦、韓國、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美國(阿肯色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喬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馬薩諸塞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弗吉尼亞州)有引種種植。 [2]  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也稍能耐蔭。喜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不耐澇。 [3] 
白鵑梅屬分佈圖(綠色:原產地,紫色:引種地) 白鵑梅屬分佈圖(綠色:原產地,紫色:引種地)

白鵑梅屬生長習性

一般5年生開始開花結實,正常結實年齡在8年生以後,大小年現象不明顯。 [3] 

白鵑梅屬繁殖方法

  • 種子的採收調製和種子貯藏
果實呈現黃褐色並有少量開裂時即可採收。採回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待蒴果全部開裂時抖動果殼,脱出種子,少數不能脱出的。用手掰開。因果殼和種子比重相近,難以風選分開,需要人工揀出果殼雜質,取得淨種。種子裝入紙袋或容器,密封貯藏在低温乾燥處。曾經觀察到在10-24℃的地下室內,貯藏4年的白鵑梅種子仍有60%的發芽率。 [3] 
  • 發芽處理及播種
一般在1月份,先用始温40℃水浸種一晝夜後,用涼水浸泡3天,再混2-3倍的濕沙,置於15-25℃温度下層積1個月,再轉到0-5℃的低温下1個月左右。春季温度升高時,種子要經常倒翻,加水保持濕度,當有1/3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在1988年的一次測定中,齒葉白鵑梅發芽率為71%。每平方米播種10-20克、覆土1釐米左右,保持牀面濕潤,4-6天即可出土,1周長出初生葉。當年苗高5-10釐米,2-3年生苗可出圃栽植。白鵑梅也可以扦插繁殖。 [3] 

白鵑梅屬下級分類

共4種,中國有3種
#
中文名
學名
描述
1
Exochorda racemosa (Lindl.) Rehder
花梗長5-15毫米;花瓣基部急縮成短爪;雄蕊15-20;葉柄長5-15毫米。
2
Exochorda giraldii Hesse
花梗短或近於無梗;花瓣基部漸狹成長爪;雄蕊25-30;葉柄長15-25毫米。
3
Exochorda serratifolia S. Moore
葉片中部以上有鋸齒;花梗長2-3毫米;雄蕊25;葉柄長10-20毫米。 [1] 

白鵑梅屬主要價值

春季白花滿樹,是優美的觀賞樹種。根皮、枝皮入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