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肌病

鎖定
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種以骨骼肌、心肌纖維以及肝組織發生變性、壞死為主要特徵的疾病,因病變部位肌肉色淡,甚至蒼白而得名。
各種動物特別是幼畜、幼禽均可發生,山羊羔的發病率可達9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挪威、瑞典、英國、美國等國都有本病的發生。我國的西北、華北、西南等地區,特別是山區、丘陵地帶都有本病的報道。個體營養良好與否均可發病,且常呈地方性發生。
中文名
白肌病
患病原因
硒和維生素E
最初記載時間
1863年
發病率
山羊的達到90%

白肌病發病原因

白肌病早於1863年就有記載,對其病因發病學及防治的研究,近30多年來進展較快。據研究資料及防治效果來看,硒和維生素E的缺乏為主要原因。
缺硒已成為世界性的畜牧業問題,迄今人們發現約有40種動物具有硒缺乏病。缺硒不僅引起山羊羔白肌瘍,而且可引起母羊流產,胎衣不下,受精率降低,妊娠率下降。因此,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為許多國家都有缺硒地帶,使生長在該地區的飼料缺硒;同時由於工業的不斷髮展,煤炭等燃燒後有大量的硫散落在土壤中,從而引起土壤中的硫、硒比例失調,使硒缺乏。
缺硒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為土壤缺硒;二為條件性硒缺乏。但由於飼料配合不當,長期飼餵缺硒飼料或因陰雨過多,使飼料的硒含量減少所致。此外,本病的發生與含硫氨基酸維生素A,B,C缺乏等因素有關。
通過大量的研究證明是屬於硒與維生素E缺乏引起的一種營養代謝病,特徵是心肌骨骼肌發生變性與壞死。硒是動物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重要的輔酸物質,直接參 與蛋白質的合成和細胞的抗氧化過程。硒是生物膜的組成部分,硒和維生素E都是動物體內 的抗氧化劑,在保護膜不受損害上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時細胞或亞細胞結構的脂質膜破壞,機體在代謝中產生的內源性過氧化物引起細胞變性、壞死,從而發生白肌樣病變,色澤變淡似煮肉樣。

白肌病發病機理

由於硒和維生素E的生物學功能非常廣泛而複雜,缺乏時對白肌病的發病機制問題也是多方面的綜合因素。不過多數人認為,它們的抗氧化作用可使組織細胞免受體內過氧化物的損害,從而對細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進行起保護作用。

白肌病臨牀症狀

本病的臨牀特點是心臟機能衰退(心音混濁,節律不齊,心搏過速,有時可聞縮期雜 音)。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死前無任何臨牀症狀,山羊羔有時在白天僅表現沉鬱,呻吟,不食,而夜間死亡。生前檢查心跳極快,心律不齊,死於心臟麻痹。也有呈慢性經過的,但一般多呈亞急性經過,死亡率可達50%一70%。
病羊羔精神萎頓,食慾減少,常有腹瀉,踱行,拱背站立或卧地不起現象。若驅趕運動,則步態僵硬,關節不能伸直,觸診四肢及腰部肌肉感到硬而腫脹且有痛感,骨骼肌彈性降低。心區有壓痛,脈搏150-200次/分鐘,呼吸90一100次/分鐘。病羊羔常發生結膜炎,角膜混濁、軟化,終至失明。四肢及胸腹下出現水腫。尿液往往呈紅褐色。常由於咬肌及舌肌機能喪失而無法採食,心肌及骨骼肌嚴重損害時導致死亡。
白肌病病變常發生於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背最長肌、臂三頭肌及心肌等。發生病損的骨骼肌呈白色條紋或斑塊,嚴重的整個肌肉呈瀰漫性黃白色,切面乾燥,似魚肉樣外觀, 常呈對稱性損害。個別病例,變性壞死的肌纖維發生退變,剖面呈線條狀,俗稱"線豬肉"。心肌的病損主要發生於心內膜、乳頭肌及中膈,呈灰白色條紋或斑塊,病變可深入心肌 ,使心肌纖維發生變性、壞死及鈣化。當心髒受到嚴重損害時,可見肺水腫胸腔積液。鏡檢:肌纖維腫脹、斷裂、溶解,為典型透明變性或蠟樣壞死,有時壞死的肌纖維可發生鈣化。部分肌纖維中細胞核消失。肌纖維之間缺乏血管,結締組織明顯增生,並有較多的淋巴細胞浸潤。機體其他臟器和淋巴結均無明顯的可見病變。

白肌病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在骨骼肌及心肌,有時發現在咬肌與隔肌。骨骼肌的肌纖維變性,多呈現對稱性的、瀰漫性的淺黃色或淺灰色變化,有時呈現白色。肌肉組織乾燥、混濁,切面粗糙不平,夾有點狀或條狀出血,前後肢肌肉變化較為明顯。右心擴大,心壁薄,心肌柔軟,心內外膜有乳白色條紋及點狀出血。肺充血、水腫且呈暗紅色。肝臟淤血、變硬。腎腫大、淤血。腸繫膜淋巴結腫大,胃腸多有卡他性病變。 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四頭肌、半鍵肌、半膜肌、胸肌、肋間肌、二頭肌及舌肌和橫隔膜肌的肌纖維斷裂、腫大,空泡化和塊狀化,而且部分肌肉鈣化顯著,左心室和中隔的心內膜下肌的纖維變性明顯,而右心室變性較輕。

白肌病診斷

可根據地方性缺硒病史、飼料分析、臨牀表現及病理剖檢的特殊病變,以及用硒製劑治療的良好效果可作出診斷。另外,根據牧民的經驗,把羔羊抱起,輕輕擲下,健狀羔羊立即跑去,但病羊羔則稍有停頓才向前跑去,因此可用此法作為早期診斷的依據。
實驗室診斷:心電圖異常,見ST波段上升或下降,表現為室性期外收縮。血液學檢查可見穀草轉氨酶乳酸脱氫酶和肌酸酶活性升高,尤其乳酸脱氫酶和乳酸脱氫酶的同功酶5的升高更為顯著。

白肌病防制措施

(1)對缺硒地區每年所生的羊羔,用0.2%亞硒酸鈉皮下或肌肉注射,可預防本病的發生,通常在山羊羔出生20天左右就可用0.2%亞硒酸鈉液1毫升注射1次,間隔20天左右,用1.5毫升再注射1次。注意注射日期最晚不超過25日齡,過遲則有發病的危險。
(2)給懷孕後期的母山羊,皮下注射一次亞硒酸鈉,用量為4一6毫克,也可預防所生山羊羔發生白肌病,提高羔羊成活率。
(3)山羊羔中已有本病發生,應立即用亞硒酸鈉進行治療,每隻羊的用量為1.5一2毫升、還可用維生素E10-15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