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石村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下轄村)

鎖定
白石村,位於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西部,石岐以南18.3公里、三鄉鎮政府以西4公里處,面積9.3平方公里,轄10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300多人,共16個村民小組,是三鄉鎮人口較多、面積較大的村之一。因村前溪石早白色,故稱白石村,別名西山白石村。 [2] 
中文名
白石村
面    積
9.3 km²
自然村
10個
常住人口
3300多人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西部

白石村建制沿革

唐至德二年(757年),白石村屬東莞縣文順鄉管轄;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置香山縣,白石村屬香山縣豐樂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屬香山縣谷字都;清道光初年屬都;清光華初年屬谷鎮;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香山縣五區;1925年屬中山縣第五區;1949年屬中山縣第五區崇正鄉;1951年屬中山縣上五區;1953年屬第二區;1955年屬中山縣平嵐鄉;1957年屬三鄉鄉;1958年屬三鄉公社;1961年屬三鄉區深灣公社;1967年屬三鄉公社;1984年屬中山市三鄉區白石鄉;1986年12月至今,屬中山市三鄉鎮白石行政村。 [2] 

白石村人口

世居村民有李、黃、容、龔、古、鄭、鄒、甘、賴、湯等姓。第一大姓為李姓。宋末,李姓從廣東南雄珠璣巷遷至新會,明洪武初年遷至小欖山邊坊,後輾轉來到白石村定居。其他姓氏人口較少。大多於清末民初從三鄉鎮烏石、珠海斗門等地遷來。
2015年末,户籍人口449人。其中:男性212人,女性237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5歲(女);常年在城鎮生活49人,實際在村居住户籍人口約40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約1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5人,澳門同胞41人。另有眾多華僑華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秘魯、巴拿馬等10多個國家。歸僑1人。 [2] 

白石村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村民均使用客家方言。 [2] 

白石村地方特產

白石村是三鄉瀨粉起源地。相傳漱粉製作始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因白石村馬壩水質好以此水製作出的漱粉特別香滑,深受村人喜愛,後聲名遠揚,作坊漸漸擴展到全三鄉,遂有“三鄉瀨粉”名號。因瀚粉圓又長,取其團圓又長壽之意,每到農曆七月十四,三鄉家家户户早餐或午餐都食用瀨粉稱這大為瀨粉節。瀨粉做法,先將黏米磨成粉漿,再將米漿以特製瓦盆(盆底有很多小洞)澆入沸水中,成粉條,熟後撈出過冷水即成。亦有曬千備日常食用。食時,先用温水洗開。下鍋燙熱加以上湯,配以燒鵝、白切雞、又燒等配料,口感爽滑,味道可口。瀚粉經村民不斷改良發展後,如今已有湯瀨、撈瀨、炒瀨等多種風味,馳名粵港澳。 [2] 

白石村地理環境

白石村是三鄉鎮歷史較悠久的村之一。唐代彭英在這裏定居,後來本市沙溪鎮源興裏湯姓人遷此。村內有竹溪古橋、侯王廟、加林山古墓等古蹟。
白石村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着濃厚傳奇色彩的“白石保衞戰”就發生在這裏。
中國中山牛頭山生態園,位於北緯22度,中山三鄉白石自然生態村。海拔473米,白水林丘陵小區,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温度22℃,年降水量1700毫米,陽光充沛,温暖濕潤。

白石村社會

白石村還是著名的僑鄉,境外總人口3500多人,比本村人口還多。白石華僑分佈在美國、加拿大、秘魯、巴拿馬等10多個國家,他們儘管身在異鄉,卻不忘故土,為家鄉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值得一提的是,白石村幸運地保留了多達23座碉樓,在三鄉鎮首屈一指。

白石村經濟

白石村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有耕地845 畝,主要種植水稻、花生、蔬菜、番薯等作物;以畜牧業為輔,飼養生豬、雞、鴨鵝等家禽、家畜。現村北有白石豬場,佔地面積600多畝,豬舍建築總面積2.8萬平方米,存欄母豬2500頭,年出欄生豬4.8萬頭,常年存欄2.2萬頭,為廣東省“菜籃子工程”生豬基地,是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全國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因村中的農田基本外包,村民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者已甚少絕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在城鎮打工,老年人留守村中,村民多有自建房出租。現村民主要收入為工資性收入、個體經營收入,另有農業經營收入、物業出租收入、集體經濟分紅等。 [2]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村實行以地招商,以商引商,現已有260多家廠企在我村投資設廠,外來員工達22000多人,有1100多間商鋪,有白石和麻鬥兩個市場,有1000多人就讀的白石環小學和市級的白石幼兒園,有老人活動中心,白石派出所,三鄉醫院白石分院,碧華公園,白石文化廣場和燈光球場5個及多個村中休閒公園,有壹加壹、置和、萬鋒等大型商場,村內公路四通八達,公共汽車貫通全村的每一個村落。
白石村的各項建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投入350萬元鋪設了下水道、自來水工程;投入近千萬元修建了貫穿全村的水泥公路;投入800多萬元建起了極具設施完備的學校和幼兒園;投入200多萬元建成多功能的公園;投入500萬元架設了20公里高低壓電等供電工程;投入3000萬元建造了110千伏變電站及附屬高壓線路工程;已投入使用550千伏桂山變電站及白石一期沼氣工程等。
白石村在三鄉鎮地方經濟建設中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全村共有四個工業區:白石第一工業區、第二工業區、麻鬥工業區和興塘工業區,共有來自台灣、香港、澳門、美國等地的外資企業150家,其中有不少著名企業,如寶元製鞋廠分廠、太平洋婚紗廠、廣星鞋廠等。

白石村文化

白石村多年來被評為市文明單位,先進集體,1998年評為省衞生村,2011年檔案室被評為省二級單位,市體育先進村,亦多次被評為鎮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是中山市交通安全示範村。
2016年6月1日,三鄉鎮白石環村“文化惠民”公益培訓教育基地——【白石·墨韻】工作室掛牌成立。
白石村保留了眾多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三月三清明節四月八端午節中元節(即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等,此外還有二月二伯公誕、三月廿三娘媽誕、觀音誕、五月十三關帝誕、八月初七候王誕、九月十七先鋒誕等民間節日,每逢佳節,村民們都要準備豐富的酒宴,並備齊三牲祭禮到廟宇中拜祭。
白石村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衞生、體育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諧綜合的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 [1] 

白石村著名人物

鮑榮(生卒年不詳),清光緒元年(1875年)舉人,七品京官。
陳桂明,任哥斯達黎加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該村在抗日戰爭中捐軀的烈士眾多,包括:鄭英結(1912-1942)、駱火根(1916-1944)、廖和合(1918-1945)、李玉書(1918-1945)、何達彬(1920-1944)、李竹(1921-1945)、廖益連(1924-1945),均為當時珠江縱隊第一支隊雪花隊隊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