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誠

鎖定
畢誠,男,1957年出生於湖北浠水。現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全國校長髮展學校常務副校長,兼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導)、湖北師範學院磁湖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1] 
中文名
畢誠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7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出生地
湖北浠水
職    稱
教授
學    位
博士

畢誠人物經歷

畢誠 畢誠
1975年參軍,1979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
1988年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獲教育學博士學位,而後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工作。
1993年開始在北京兼職創辦私立學校。
1998—1999年借調教育部辦公廳
2000—2002年先後參加國務院西部大開發政策調研及國家財政部人事部教育部教師工資制度改革問題調研。
2003—2008年擔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培訓中心主任、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後主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全國校長髮展學校工作。現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全國校長髮展學校常務副校長,兼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導)、湖北師範學院磁湖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自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先後在美國加拿大等大學考察和交流多次。
圍繞教師教育、教育家成長、科學教育、師德建設、學校文化建設、校本課程開發、教育科研等專題,在全國各地大、中、小學作專題報告數百餘場。
先後策劃並舉辦大型教育論壇數十場,並在論壇做主題報告。
浠水一中(1971-1972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1979-1983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1983-1985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1985-1988年)。
2003年以來擔任博士生導師、中央教科所博士後工作站指導教師、國內訪問學者指導教師。迄今為止,培養博士後6人、訪問學者15人。

畢誠研究方向

畢誠 畢誠
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學中國教育史中國傳統文化、人力資源與教育、教師教育

畢誠主要貢獻

從“七五”期間開始,先後承擔和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等40餘項。研究領域寬泛,學術成果豐富。
多年來,淡泊名利,潛心學問,注重科研實效性,自覺加強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創新與變革結合,先後在創辦學校、政策調研、推進科學教育實驗區、教師培訓、名校長培養以及校本課程與教材開發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負責中國教科院、南京市教育局和蘭州教育局名校長聯合創辦的全國校長髮展學校,培養出教育家型校長近千名,打造出基礎教育最有影響力校長培訓品牌。
主持和從事的研究項目:中國文化與教育中國教育行政區劃改革中小學校本課程與教材研究

畢誠書籍著作

《長城上的中國――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1991)、
《中國宮廷教育》(1991)、《儒學的轉折》(1992),
《教育社會學導論》(1992年)、
中國教育史》(1994)、
《諸葛亮百戰奇謀》(1995)、
《中國教育》(1997)、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1993)、
科教興國與教育創新》(2002)、(19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人教育史》(2004)等。
書籍著作 書籍著作
主編叢書
《中外教育名著評介》(3卷本)、《中國教師通史》(3卷本)、《中學生路標》(8卷本)、《晏陽初全集》(3卷本)、《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4卷本)、《科教興國與教育創新》(6卷本)、《孔學知識詞典》、《中國曆代文獻精粹大典》、《中國宮廷文化大辭典》等多套,參與翻譯和編寫辭書多種。
人物合照 人物合照
書籍著作 書籍著作

畢誠期刊論文

《論教育與文化》、《論教育科學中國化的內在條件》、《“學而優則仕”辨析》、《中國古代高等教育若干問題研究》、《鄉村:中國文化之本》、《未來社會的教育》、《西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與人才聚集對策研究》、《教育現代化與儒家教育》、《中國呼喚教育創新》、《江澤民教育論述與科教興國》、《教師自主發展與師道傳統創新》、《談學論道》等200餘篇。

畢誠獲獎記錄

獲全國教育科學成果一等獎兩項。獲國家人事部重大政策調研獎一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