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業分工

鎖定
產業分工是指一定的生產經營主體、羣體產業行業的整個生產過程流中所承擔的任務或扮演的角色。
中文名
產業分工 [1] 
類    型
經濟術語

產業分工特徵

1.產業分工在國際間的發展比國內更為深入。
對於發達國家來説,在多年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國內區際間的資源成本逐漸趨同,市場需求也逐漸同質化,再加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致使產業分工更多地是在國際間進行,即根據比較利益原則將產業生產安排在不同的國家,以獲得較高的產業效率和收益。而發展中國家一般是被動地接受來自發達國家的分工安排,在國內或在國際間主動進行產業分工安排相對較少。所以國際產業分工相對於國內區際間的產業分工來説發展更快,而分工更精細。
2.產業擴張與轉移對產業分工的重要性日益加強。
產業分工在國際產業資本的推動下,越來越依賴產業國際擴張和轉移來實現,國際貿易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一是產業擴張與轉移可以繞過貿易壁壘,不僅可以形成有利的分工,更重要的是擴展了產業市場的容量;二是國際貿易下的分工是有限的,即根據比較優勢理論進行產品國際交換是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的,大多數國家都會在國內保留一部分不具比較優勢的產品,而不是全部通過國際貿易來獲得。例如發達國家也會在國內保留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儘管該產業在發達國家不具有比較優勢。
3.垂直型產業分工一般具有梯度性和層級性的特徵。
垂直型產業分工是在各國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技術水平不同層次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該類型產業分工具有梯度性和層級性的特徵。一方面產業分工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單向地安排,將產業層次低、技術含量低的產業生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如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的產品零配件生產等等,而本國內則主要留有技術密集型產業及產品生產,從而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產業分佈上形成一定的梯度性和層級性;另一方面這種梯度性的產業分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產業技術創新
4.發展中國家逐漸可以介入一些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國際分工
隨着國際產業分工的深化,發展中國家在產業分工中的主動性也逐漸增強,也就是説,產業分工一方面取決於發達國家的產業及經濟的發展狀況,如產業運行的成本、國內相關資源的稀缺程度等;另一方面也受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及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如國內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產業工人的技術素質以及經濟運行狀況等。如果發展中國家在某一產業或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基礎或優勢,則可以藉此進入到相關產業的國際分工體系之中,例如印度憑藉其軟件產業人才優勢進入了全球軟件外包服務領域,成為“軟件與IT外包產業大國”,而我國的電子信息業憑藉技術基礎、市場以及配套產業優勢進入了該產業的國際分工體系。
5.產業分工受政治因素的影響。
由於國際產業分工會涉及到國家之間的產業及經濟利益分配問題,所以國際分工受政治因素的影響較大,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產業資本流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際關係的影響,例如地緣政治、社會意識形態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説,產業分工雖然是一種經濟行為,但卻是在政治環境良好的前提下展開的。 [1] 

產業分工影響因素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一方面某產業的研發採購、製造、營銷以及相應的投資貿易經營活動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內的產業分工使資源的利用效率更為有效和合理,給各國帶來了相應的經濟收益,儘管這種收益的分配在不同國家間存在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參與產業分工相對不參與來説更能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2.產業市場的容量。
市場容量決定產業分工的水平,市場需求越大,分工越精細。當某類產業隨着市場的開拓而需求不斷增加時,分工程度應更高,例如電子信息業的發展。電子信息市場的擴大使電子產業的分工越來越專業化,逐漸形成以專業分工為基礎的產業集羣,集羣內的分工不僅精細化,而且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從而使分工達到更高的水平。
3.產業的成熟度
通常來説,一個產業越成熟,分工水平越高。當產業處於生命週期的初創和成長階段時,市場相對有限,產業發展尚未形成規模,所以相關的產業分工還只是處於初級階段,沒有達到精細化的程度。而當產業發展進入成熟期以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產業鏈逐漸發育完善,產業技術趨於穩定,產品生產的標準化程度提高,於是各個生產環節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產業分工水平因此提高。
4.產業的比較優勢分佈。
比較優勢是國際產業分工的基礎,最初的國際分工便是在各國不同的資源比較優勢基礎上通過國際貿易形成的,所以比較優勢對產業分工而言十分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全球化下影響分工的比較優勢不僅僅是單一的資源優勢,而是一種綜合的比較優勢,是資源制度、物流成本、產業配套環境以及宏觀經濟景氣程度等多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所具有的優勢。綜合比較優勢越強,獲得的產業分工機會越多,所處的分工位置越有利。
5.產業分工的依賴度。
隨着國際產業分工的深化發展,參與分工的各國經濟發展對產業分工的依賴度也越來越強。這種依賴度一方面表現為國際貿易的流量,主要指標是各國的貿易依存度;另一方面也表現為產業資本的國際流量,主要指標是國際直接投資額。一國對國際產業分工的依賴度越高,即進出口貿易依存度、外資依存度和對外直接投資等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上,則該國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動力越強。
6.產業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由於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存在,造成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在市場需求、要素成本、資源利用效率、產業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進而導致生產成本產品標準等方面的地區差異,成為推動產業資本流動及產業分工的重要因素。 [1] 

產業分工獲利因素

產業分工之所以能夠使參與者得到相應的利益,主要是由於以下方面因素:
一是產業分工能夠充分發揮國家或地區既有的比較優勢。
由於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某個時期的經濟比較優勢也存在差別。一些靜態的比較優勢如資源稟賦優勢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得以保持,例如石油煤炭、鐵礦等自然資源優勢,一直會持續到資源開採將盡之時。而那些動態的比較優勢則會隨着經濟發展逐漸變化,例如資本、勞動力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這些優勢有些會隨着經濟發展逐漸強化,有些則會弱化,關鍵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路徑如何。一般來説,隨着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勞動力成本優勢會逐漸弱化,但同時勞動力的素質優勢會提升;資本優勢會隨着資本的擴張和積累得到強化;技術優勢如果能夠不斷保持創新則會強化,反之則弱化;專業化優勢會隨着分工的不斷精細化得以繼續保持;規模經濟優勢在一定邊界範圍內會強化,超出一定邊界則會弱化,等等。
二是產業分工能夠使資源得到較為合理的配置。
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下,資源的價格基本上可以反映其稀缺程度,通過產業分工可以使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合理調劑。例如,資本的相對自由流動可以使之能夠與低成本而相對豐裕的資源相結合進行生產,發達國家的資本與發展中國家資源的結合便是如此。
三是產業分工促進規模經濟的形成。
一方面,產業通過國際貿易參與國際分工可以擴大其市場佔有率,從而使其產能和規模擴大,產業收益增加,形成規模經濟優勢。另一方面,對一些生產工序和技術相對精密和複雜的產業(例如飛機制造業)來説,通過國際採購將一部分零部件的生產分解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還因此擴大了產業規模,獲得了規模經濟的益處。
四是分工使產業利益向產業鏈的兩端聚集。
產業鏈上不同位置其獲得的利益不同,產業上游的研發、設計和下游的銷售、服務獲得了相對較高的收益,尤其是產業上游的收益尤為明顯。
五是產業分工的“網絡效果”增加了產業收益。
分工越細越專業,產業鏈越長,分工的網絡性就越強,由此產生的經濟收益也越大。目前產業分工的形式較多,包括外包特許連鎖外購中間服務或中間產品貼牌生產等等,許多規模較小的企業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分工,充分發揮其專業化的特色。 [1] 

產業分工存在問題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目前在產業分工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產業分工粗放型發展,主要是以低附加值產業來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通過數量擴張而不是產品差異性來深化分工,造成國內產業結構低質化而對外貿易屢遭糾紛的局面;二是國內的產業分工發展相對滯後,在國際分工的衝擊下國內分工出現了低效而失衡的狀況,影響到國家產業安全。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1.民族產業主要是粗放式地參與國際分工
我國民族產業一般很難進入到國際產業分工的高端,大多是一些低附加值的產業以粗放型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徘徊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其最大特點是數量擴張和價格低廉,產品同質且技術含量低。例如我國的紡織業憑藉較低的生產成本和較大的產能進入了國際分工領域,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佔據着重要地位。但同時該類產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過大,產業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一旦發生貿易摩擦,遭受的打擊也比較嚴重。
產業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導致了產業利益的損失和資源消耗的大幅增加,其實這是一種輸出資源的分工方式,因為我國通過貿易參與分工的產業大都屬於資源消耗型產業,除了勞動力成本較低外,環境資源成本也被嚴重低估,由於附加值低,便成為一種資源輸出式產業。而國外的一些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則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以產業鏈為基礎的採購體系,進行產品內的國際分工,一些耗費資源的零部件在別國採購,而本國只生產一些核心部件,利用品牌來提升產品價值,這樣便在耗費別國資源的基礎上獲得了較大利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講,我國的出口增長越快,資源消耗就越多,經濟增長資源瓶頸環境成本也就越明顯。據中國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初級產品進口我國進口初級產品1477.1億美元,增長26%,佔當年進口總值的19.4%。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這種資源需求趨勢還將繼續強化。這就意味着我國民族產業目前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方式不可持續,資源瓶頸不僅對我國經濟增長形成約束,也影響着我國產業發展的路徑。
2.國內產業分工低效而失衡
國內產業分工的合理性和效率直接關係到民族產業參與國際分工的績效,而且也影響到產業及經濟的發展。一般來説,國內產業分工協調高效,則民族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也會比較合理。而我國目前的情況是,儘管形成了一些以分工協作為基礎的產業集羣,但規模較小,輻射能力較弱,一般只是在某一地域內發揮一定作用,不能形成具有較強擴散能力的產業分工。
國內產業分工一般應建立在各地區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跨區域的貿易和投資來優化資源利用。但目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佔用的資源過多,一些製造業在地區間重複建設也造成資源利用低效,致使區域間的產業分工缺乏一種資源導向機制。這樣,國內產業分工便不能以地區比較優勢為基礎來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也不能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推進。尤其是當各產業在區域間的分佈缺乏層次性,各地在同一水平上重複建設產業鏈而形成重複生產的時候,產業分工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我國有些重要產業缺乏成熟的民族產業鏈支持,尤其是產業上游技術研發的強力支撐,國內產業分工發展也因此受限。
3.國際產業分工對國內產業分工形成替代
由於外商投資出口貿易一直以來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某些產業過度參與國際分工的狀況,其具體表現是:一方面,外資過快過多地進入到某些產業,對民族產業資本形成替代和擠壓,其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受到影響,淪為“代工”產業,民族產業體系嚴重受損,例如汽車產業、手機產業;另一方面,一些產業發展過度依賴低附加值的出口貿易,在國外市場需求的支持下,粗放式的發展路徑一直得以維續,直接導致了國內產業進入壁壘降低,致使在出口貿易中出現了無序競爭和超常擴張的局面,不僅損害了產業自身發展,而且國際貿易摩擦不斷,例如紡織業、製鞋業。
本國產業過度參與國際分工,便會導致國際產業分工對國內產業分工的替代,不僅國內產業市場迅速出讓給外資,而且在一些引資優惠政策的作用下,外資具有比內資更多的優勢。尤其重要的是,當資源成本優勢不再是民族產業的獨有優勢後,對外資控制的產業來説,其產業鏈上的採購環節也不再傾向於民族產業,原本具有的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大打折扣。而且,由於我國產業發展普遍存在較強的地方行政干預,從而對國內產業分工形成一種行政壁壘,於是便出現這樣一個結果,參與國際分工反而比國內分工容易得多,而一些制度性的規定又加劇了這一傾向。
4.我國的產業分工優勢難以建立。
一般來説,國際產業分工優勢需要建立在國內產業分工的基礎上,一國產業只有在國內具有分工優勢,才能在國際分工中具有競爭力。例如美國的電子信息業、意大利的陶瓷磚業、日本的消費類電子業、瑞士的糖果業。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產業分工進一步深化,貿易分工、生產分工逐漸轉變為要素分工和價值鏈分工,技術、品牌等高級要素成為國際分工的核心,並決定了一國或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國際分工方式和利益都向發達國家傾斜,在現有的國際分工體系下,發展中國家一般難以建立較強的國際分工優勢和獲得較大的分工利益。
我國目前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所依賴的一般是初級要素的價格優勢,如勞動力、土地能源等,這種優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內要素市場價格扭曲形成的。例如勞動力的價格優勢是以農民工在勞動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缺失為代價的,並不能真正合理反映這部分工人的勞動力價格。其它要素如土地、環境等資源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也被低估了,現有的出口產品中並沒有反映這些資源的真實成本,所以説,目前我國在參與國際分工時所依恃的要素成本優勢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優勢,而是一種由於制度缺失而形成的暫時優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