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誓

鎖定
甘誓是中國古代軍事法的一種。著名的上古文獻《尚書》中的一篇,已列入十三經之中。甘,是地名;誓,為約信。漢代經典註釋學家馬融説:軍旅曰誓,會同曰誥。鄭玄説: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禮也。甘誓是夏啓即位後,興兵討伐有扈氏所作的軍前動員令。在有扈氏南郊甘水之濱發佈。夏啓在誓言中嚴正指出,有扈氏的罪名是:“威侮五行怠棄三正”,所以要代表上天討伐有扈氏。並嚴令全軍將士奮勇殺敵,申明軍法:“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向全軍宣佈將按功行賞、論罪行罰。凡是作戰有功的“用命”之士,都將在祖廟受到獎賞;凡是消極怠慢“弗用命”者,都將在社壇受殺身誅妻戮子之刑。 [1] 
中文名
甘誓
出    處
史記·夏本紀》《尚書
作    者
夏啓
文學體裁
古文

甘誓背景介紹

夏啓討伐有扈氏 夏啓討伐有扈氏
此篇為夏啓討伐有扈氏,在甘地發佈的臨戰誓詞。據《史記·夏本紀》載,禹巡視東方,死前把政權傳給,三年後,益又讓位給禹的兒子啓,於是啓繼承了帝位。由於這種做法違背了古老的帝位禪讓傳統,諸侯有扈氏不服,起來反對。啓帶兵前往征討,開戰前為告誡將士,發表了這篇簡短誓詞。這篇誓詞包含兩層意思:1.宣佈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的罪行,對其討伐是代天行罰。2.申明軍紀和賞罰。

甘誓內容

《甘誓》裏有“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等內容。“威侮五行”就是不敬上天,“怠棄三正”就是不重用大臣。“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指努力奉行命令的,便在先祖的神位前頒行賞賜;不努力奉行命令的,便在社神的面前給予懲罰。
此處五行應讀五行(heng)指的是五種德行:金木水火土。這是五行(xing)最初的含義。五行是我國2000多年以來傳統文化中最基本的架構,對中國人的宇宙觀、世界觀、日常生活影響深遠。五行(xing)即指:五種元素;五種能量;五種德行。而五行作為五種德行最早出現在《甘誓》中,最初讀heng,漢代,為避文帝劉姮之諱改讀為五行(xing)。董仲舒有言:故五行(xing)者,五行(heng)也。參考《中國文化十一講龐樸中華書局2008年版

甘誓史書原文

甘誓通行版

啓與有扈戰於甘之野,作《甘誓》。
大戰於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

甘誓《史記》版

有扈氏不服,啓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啓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勦絕其命。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右不攻於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僇於社,予則帑僇女。” [2] 

甘誓作品譯文

甘誓通行版

啓將要在甘進行一場大戰,於是召集了六軍的將領。夏王説: “啊!你們六軍的主將和全體將士,我要向你們宣告:有扈氏違背天意,輕視關乎民生的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之説,怠慢天子任命的三卿。上天因此要斷絕他們的國運,現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對他們的懲罰。
“戰車左邊的兵士如果不善於用箭射殺敵人,你們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戰車右邊的兵士如果不善於用矛刺殺敵人,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間駕車的兵士如果不能使車馬進退得當,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祖廟神主受到獎賞;不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社神神主前懲罰。我將把你們降為奴隸,或者殺掉。”

甘誓《史記》版

啓登臨帝位後,有扈氏不來歸從,啓前往征伐,在甘地大戰一場。戰鬥開始之前,啓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召集來六軍將領進行訓誡。啓説:”喂!六軍將領們,我向你們宣佈誓言:有扈氏蔑視天意,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執行上天對他的懲罰。戰車左邊的射手不從左邊射擊敵人,車右的劍手不從右邊擊殺敵人,就是不服從命令。馭手不能使車馬陣列整齊,也是不服從命令。聽從命令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而且要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

甘誓作品賞析

天子率領將士親自出徵,必定是一場關係到國家命運的決戰, 一定要使將士們明白為誰和為什麼而戰,否則不明不白上戰場,多半要吃敗仗。主帥是天子,由他來發布戰爭動員令,既有權威性, 又有感召力,還可以證明出征打仗的正義。 其中沒有豪言壯語和長篇大話,沒有一個接一個地表態和表決心,最足以征服人心的理由就是奉行天命,簡潔而震撼人心。
參考資料
  • 1.    鄒瑜.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 2.    《史記·夏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