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楞子

鎖定
瓦楞子,中藥名。為蚶科動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的貝殼。秋、冬至次年春捕撈,洗淨,置沸水中略煮,去肉,乾燥。毛蚶,生活於淺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佈於中國沿海地區,以山東半島的羊角溝,天津的塘沽,遼寧的遼河口等處為多。泥蚶,生活於淺海軟泥灘中。分佈於中國沿海地區,山東、浙江 、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皆有養殖。魁蚶,生活於淺海泥沙底中。分佈於黃海、渤海、東海及南海等地區。具有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的功效。用於頑痰膠結,黏稠難咯,癭瘤瘰癧,症瘕痞塊胃痛泛酸。
別    名
蚶子殼
毛蛤
瓦壠
動物界
蚶科
蚶屬
毛蚶、泥蚶、魁蚶
中文學名
瓦楞子
採收時間
秋、冬至次年春捕撈
用    量
9~15g
貯    藏
置乾燥處

瓦楞子入藥部位

動物的貝殼。

瓦楞子性味

瓦楞子歸經

歸肺、胃、肝經。

瓦楞子功效

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

瓦楞子主治

用於頑痰膠結,黏稠難咯,癭瘤,瘰癧,症瘕痞塊,胃痛泛酸。

瓦楞子相關配伍

1、胃痛吐酸水:瓦愣子(醋煅7次)270g,烏賊骨180g,廣皮(炒)90g。研極細末。每日3次,每次服6g,食後開水送下。(《經驗方》)
2、治痰飲:以瓦楞子殼(即海蚶子),不拘多少,炭火煅,研末,候栝萎黃熟時,正搗和瓦粉作餅子,曬乾為末。用蜜湯調一錢,或入諸藥為丸,其效過於海粉多矣。(《古今醫統》)

瓦楞子用法用量

9~15g,先煎

瓦楞子禁忌

痰積者不宜。

瓦楞子炮製

瓦楞子採集加工

秋、冬至次年春捕撈,洗淨,置沸水中略煮,去肉,乾燥。

瓦楞子炮製方法

1、瓦楞子:洗淨,乾燥,碾碎。
2、煅瓦楞子:取淨瓦楞子,照明煅法煅至酥脆。

瓦楞子生長環境

1、毛蚶:生活於淺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佈於中國沿海地區,以山東半島的羊角溝,天津的塘沽,遼寧遼河口等處為多。
2、泥蚶:生活於淺海軟泥灘中。分佈於中國沿海地區,山東、浙江 、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皆有養殖。
3、魁蚶:生活於淺海泥沙底中。分佈於黃海、渤海、東海及南海等地區。

瓦楞子藥材性狀

毛蚶:略呈三角形或扇形,長4~5cm,高3~4cm。殼外面隆起,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殼頂突出,向內捲曲;自殼頂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34條。殼內面平滑,白色,殼緣有與殼外面直楞相對應的凹陷,鉸合部具小齒1列。質堅。氣微,味淡。
泥蚶:長2.5~4cm,高2~3cm。殼外面無棕褐色茸毛,放射肋18~21條,肋上有顆粒狀突起。
魁蚶:長7~9cm,高6~8cm。殼外面放射肋42~48條。
[1-4] 
參考資料
  • 1.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
  •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