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丁聲樹等著語法類著作)

鎖定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是由丁聲樹、呂叔湘、李榮、孫德宣、管燮初、傅婧、黃盛璋、陳治文等人創作的語法類著作,原名《語法講話》,以“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名義,於《中國語文》1952年7月號至1953年11月號連載。經過修改增補,1961年12月出版單行本,改名《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1-3]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共20章。運用結構主義語法的某些方法,重視語言形式分析;劃分詞類按照詞的分佈和功能。分析句子時採用層次分析法,注重句子的格式和語序;通過大量語言事實,口語和書面語並重,分別以北京話和現代作品為主來闡明現代漢語的語法現象;並且注意漢語運用的實際情況。體現出較強的實用性。 [1] 
作品名稱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外文名
Modern Chinese grammar
作    者
丁聲樹呂叔湘孫德宣、李榮、管燮初、傅婧、黃盛璋陳治文
創作年代
1961年12月
類    別
語法類
字    數
約3萬字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內容簡介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採用了結構主義的理論方法,闌明現代漢語書面語口語中的重要語法現象。該書注重語言事實,口語以北京話為主,書面語以現代作品為主,採用口語和書面語兼顧的辦法,從而建立起來了一個新的漢語語法體系。對漢語結構和句子作層次分析。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分析句子不用傳統的中心詞分析法,採用描寫語言學的層次分析法,從功能、分佈等特徵入手分析語法單位,確立了漢語中五種基本的句法結構,並注意揭示結構的層次關係。 [4]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全書20章。詞按性質和用法分為名詞代詞數詞量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語助詞象聲詞等類。句法結構分為主謂、補充、動賓、偏正、並列五類。句子分為體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動詞謂語句、主謂謂語句四種基本類型。以3章講解句法成分主語、賓語、修飾語、補語。設3章講動詞:特殊動詞“有、是”等、助動詞(能願動詞)、次動詞(介詞)。設專章討論時間詞處所詞方位詞,代詞,數詞、量詞,副詞。設專章講解含複雜謂語的特殊句式連動式、兼語式、連鎖式。另有一章講複合句,3章分別討論否定、疑問和語氣等和表達有關的問題。最後構詞法一章把不單純的複音詞分為並列式、偏正式、動賓式、動補式、主謂式、附加式、重疊式。 [5-6]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作品目錄

第一章引言
第六章修飾語
第十一章次動詞
第十六章副詞
第二章詞類
第七章補語
第十二章連動式、兼語式、連鎖式
第十七章否定
第三章句法結構
第八章時間詞、處所詞、方位詞
第十三章複合成分、複合句
第十八章問句
第四章句子的基本類型
第九章幾個特殊動詞—“有、是”等
第十四章代詞
第十九章語氣
第五章主語、賓語
第十章助動詞
第十五章數詞、量詞
第二十章構詞法 [2]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成書過程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是在趙元任所著的《北京口語語法》的影響下寫作的。新中國成立以前,研究漢語語法、寫漢語語法書只是少數語法學家的事情。但他們互不交流,甚至1938年至1943年期間漢語語法體系革新的討論,也沒有幾位寫語法書的參加。《現代漢語語法講話》是中國第一部集體寫的語法書。該書的初稿,從1952年7月到1953年11月,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的名義,在《中國語文》連續發表十七次,當時叫作《語法講話》。1961年參考初稿發表後讀者所提的意見對初稿作了全面的修訂,並增加了構詞法一章;出版時,書名改為《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取消了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的名義,改用丁聲樹、呂叔湘、李榮、孫德宣、管燮初、傅婧、黃盛瑋、陳治文八位著者的署名。 [6]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作品思想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着重語言事實的分析,並不着重體系的安排和解説。它吸收了結構主義的部分理論,蒐集了大量漢語例句,以形式為語法研究的出發點,從形式到意義。劃分詞類按照分佈原則和結合情況,分析句子注重其結構形式特別是語序、層次。把語法形式歸結為分佈環境、位置先後、層次結構等,把語法意義歸結為功能位置意義、句法結構關係等,也涉及到施事和受事。 [7] 
該書按照詞的共同的性質和用法,即詞的分佈和功能,把詞分為以下幾類:名詞、代詞、數詞、量詞、動詞、附助動詞和次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語助詞以及象聲詞。許多詞只屬於一個固定的詞類,但也有一個詞屬於幾個不同的詞類的情形。句法結構是作者根據“句子的數目是無限的,可是句子的格式是有限的”這個基本思想歸納出來的。所謂句法結構是指“除了一個詞的句子以外,每個句子都可以分成多少個成分,這些成分相互之間有一定的句法關係,造成一定的句法結構。”書中指出漢語的主要句法結構有五種:主謂、補充、動賓、偏正、並列。所謂主謂結構,就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合起來組成的結構。就意義講,主語與謂語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關係。就使用講,主謂結構常常是獨立的句子,但也可以作為句子的一個成分。所謂補充結構,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另外加上動詞形容詞之類,這後面成分叫做補語,對前面成分有所説明、補充。動詞帶補語叫動補結構,形容詞帶補語叫形補結構。所謂動賓結構,是動詞後面帶賓語的結構。 [7] 
由於動詞種類不同,所以動詞與賓語的關係也是多種多樣的。所謂偏正結構,是由修飾語加中心語組成的,修飾語放在中心語的前面。偏正結構的作用與中心語大致相同。所謂並列結構,它的構成成分是平等的。該書也分析了句子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修飾語、補語。作者特別重視謂語,用詡語的性質做標準,把句子分為四種:一、體詞謂語句。體詞是名詞、代詞、數詞、詞的總稱,由體詞或體詞結構充當謂語的句子叫體詞謂語句。從結構形式和語義上又分為4類:(1)表示日期、天氣、籍貫等(2)帶數詞的體詞結構(3)表示主語特性的(4)末了有"的”。二、形容詞謂語句。形容詞做謂語,表示事物的性質。三、動詞謂語句。動詞單獨作謂語,或者前頭加修飾語,或者後頭加補語、賓語,都是動詞謂語句。四、主謂謂語句。主謂結構充任謂語的句子叫做主謂謂語句。有三種類型:(1)主謂結構中的主語與全句的主語有關係(2)全句的主語在意義上是主謂謂語的受事(3)主謂謂語中常有“也""都”,其主語對謂語來説是受事。關於施事賓語,書中特別提到它們大都是不確定的;受事主語大都確定和施事賓語大都不確定,都是該書第一次加以歸納和揭示的。修飾語作者分為名詞的修飾語和動詞的修飾語、形容詞的修飾語。名詞的修飾語又分為三種:領屬性的,同一性的,一般性的。名詞的各種修飾語存在先後次序:(1)領屬(2)處所詞和時間詞(3)主謂結構(4)動賓結構、動補結構、動詞帶修飾語(5)形容詞(6)非領屬性名詞(7)不用“的”字,直接粘附在中心語前頭的形容詞或名詞。指示代詞和數量詞只能在(2)之後(6)之前。動詞的修飾語按意義也可分為幾類:説明動作發生的地方的,説明動作發生或經歷的時間的,説明數量的,描寫方式或狀態的等等。形容詞的修飾語主要是説明這種性質或狀態的程度。該書描述最為詳盡的是補語。補語種類很多,從結構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用“得”聯繫的補語,另一類是用“得”聯繫的補語。這兩類補語一般不能互換,沒有“得”的補語可以加“得、不”構成可能式。 [7]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作品影響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用大量的豐富的漢語材料全面地檢驗了描寫語言學的方法,形成了一套新穎的形式分析法—結構分析法。 [8]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作品評價

現代語言學家龔千炎:“《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在中國語法學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是一部劃時代的語法著作。” [8]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作者簡介

丁聲樹,當代語言學家。號梧梓,1909年生於河南鄧縣。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遠東語言部研究員,耶魯大學研究院語言部研究員。 [6] 
參考資料
  • 1.    王國安主編.世界漢語教學百科辭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12:797
  • 2.    丁聲樹等著.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12:版權頁-6
  • 3.    龔千炎著.中國語法學史 修訂本:語文出版社,1997.10:184
  • 4.    馬松亭編著.漢語語法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06:145
  • 5.    馬慶株主編.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論著指要:商務印書館,2006.07:374
  • 6.    馬松亭編著.漢語語法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06:137-138
  • 7.    洪範,芝田編著.中外社會科學名著千種評要 語言學:華夏出版社,1992.10:144-145頁
  • 8.    龔千炎著.中國語法學史稿:語文出版社,1987.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