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鵬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

鎖定
王鵬,男,漢族,1962年10月29日出生於遼寧建昌,畢業於南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 [2]  ,博士生導師,學科方向為糖化學與糖生物學和代謝組學。
重點從事糖化學,藥物化學,糖生物學,化學生物學,糖蛋白質組學等方面的基礎研究;以及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工程,酶催化反應,綠色化學,生命中活性氮和氧的化學生物學研究。 [2] 
2021年美國糖化學界最高獎Claude S.Hudson獎獲得者,是第一位獲此獎的在中國大陸出生的學者。 [3] 
中文名
王鵬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29日
主要成就
2021年美國糖化學界最高獎Claude S.Hudson獎獲得者,是第一位獲此獎的在中國大陸出生的學者;
主要成就
承擔過多項中國和美國的科研項目;擁有8項發明專利,參與7部學術專著的編寫,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40多篇。 [2] 
職    稱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 [2] 

王鵬人物簡介

王鵬 男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 [2] 
學科方向:糖化學與糖生物學和代謝組學
招生專業:化學生物學
教師簡介 [1] 
1962.10.29出生,遼寧建昌人, 1980-1984南開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
1985-1990公派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有機和生物有機化學,讀博士學位。
1991.1-1992.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做博士後,從事抑制流感病毒感染的C-連接唾液酸及衍生物的合成。
1992.2-1994.8 斯克裏普斯研究院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從事寡糖、糖肽、磷脂的酶化學合成。
1994.8-1997.8 助理教授 美國邁阿密大學(Miami University)化學系。
1997.8-2001.8 副教授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化學系於1999 成為終身教授。
2001.8-2003.9 終身教授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化學系 (Wayne State University)。
2003.9-2007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糖科學與技術組首席科學家。
2011/09-2021年: 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化學系,講席教授
佐治亞州研究聯盟(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傑出學者
2015/04-2018/06: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化學系,系主任
2019/09-2021年: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 [2] 

王鵬主要貢獻

美國AAAS會士; [3] 
承擔過多項中國和美國的科研項目;擁有8項發明專利,參與7部學術專著的編寫,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40多篇,H-指數 57 (Google Scholar) and 47 (Web of Science)。他是多家國際學術刊物的副主編或編委,帶領團隊從事單細胞糖生物學,糖化學,藥物化學,化學生物學,糖蛋白質組學等方面的基礎科學研究及RNA藥物和抗體藥物的
研發。 [3] 

王鵬榮譽稱號:

2021年 美國化學會克勞德·哈德森獎Claude S. Hudson Award(旨在表彰碳水化合物化學在教育、研究或應用方面的傑出貢獻。每兩年頒發一次的獎項是在奇數年份頒發的。)
2012年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
2009年 比爾和梅琳達門基金會的第一階段大挑戰探索獎的獲得者
2000年 與C.-H. Wong 教授共同獲得美國總統綠色化學獎
2000年 Metro Detroit’s Creator from Crain’s Detroit Business
2000年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 Career Development Chair Award
1999年 Camille和Henry Dreyfus基金會Camille Dreyfus教師學者獎
1996年 美國 NIH First Independent Research Support and Transition Award
1988年 NATO 高級研究所NATO獎學金 [2] 

王鵬主要著作

1. Wang, Peng George; Cai, Tingwei; Taniguchi, Naoyuki., 2004, “Nitric Oxide Don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Wiley-VCH.
2. Wang, Peng George; Ichikawa, Yoshi., 2003, “Synthesis of Carbohydrates Through Biotechnology” ACS Symposium Series for 224th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meeting.
3. Wang, Peng George; Bertozzi, Carolyn R., 2001, “Glycochemistry: Principles, Synthesis,and Applications”,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5 篇代表性論文
1. Hongjie Guo, Lei Li, Peng George Wang. 2006.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UDP-GlcNAc/Glc 4-Epimer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O86:B7. Biochemistry, 45.
2. Chang Chen, Yanqiu Shi, Song Li, Qingsheng Qi, Li Gu, Jing Song, Peng George Wang. 2006. A Glycosylated Nitric Oxide Donor, β-Gal-NONOate and its Site-specific Antitumor Activity. Archiv der Pharmazie-Chemistry in Life Sciences, 339(7): 366-371.
3. Yao Qingjia, Song Jing, Xia Chengfeng, Zhang Wenpeng, Wang Peng George. 2006.Chemoenzymatic Syntheses of iGb3 and Gb3. Organic Letters, 8(5), 911-914.
4. Chen Min, Liu Xianwei, Song Jing, Qi Qingsheng, Wang Peng George, 2005. Modification of plant N-glycans processing: The future of producing therapeutic protein by transgenic plants.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25(3): 343-360.
5. Yi, Wen; Shao, Jun; Zhu, Lizhi; Li, Mei; Singh, Mamata; Lu, Yuquan; Lin, Steven; Li, Hanfen;Ryu, Kang; Shen, Jie; Guo, Hongjie; Yao, Qingjia; Bush, C. Allen; Wang, Peng G. 2005.Escherichia coli O86 O-antige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and stepwis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human blood group B antige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