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友直

(南宋將領)

鎖定
王友直(生卒年不詳),字聖益。博州高平縣人。南宋初年將領。
王友直起家金朝統治下的河北土豪 [1]  ,自幼隨父歷練,熟諳兵法。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顏亮背盟南侵,王友直聚眾數萬抗金,自稱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撫制置使,攻克大名。隨後率部南歸,被拜為天雄節度使。又以忠義軍統制隸屬於鎮江府都統司,率部增援海州,大樹“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旗幟,擊潰金軍。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宋金戰事再起,王友直堅守昭關,嚴備不懈。戰後移授鎮江御前諸軍統制,又入朝統領侍衞步軍司,累升至殿前都指揮使、奉國軍節度使,總領宿衞禁軍。他治軍嚴整,頗有能名。晚年安於享樂,被連降為宮觀官,徙居信州。後復官武寧軍承宣使
王友直於六十一歲時去世,獲贈武寧軍節度使檢校少保
本    名
王友直
別    名
王九郎
聖益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博州高平縣
主要成就
舉義反金,海州大捷;總領宿衞,軍政嚴明
官    職
武寧軍承宣使
追    贈
武寧軍節度使、檢校少保

王友直人物生平

王友直是博州高平縣人,其家是金朝統治下的河北土豪 [1]  。在十二歲時,王友直跟隨着才略過人、武藝高強的父親王佐遊歷,自此熟習兵法。 [2]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顏亮撕毀盟約,大舉南侵,王友直趁機聯結河北豪傑,立志驅逐金人,恢復中原。他自稱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撫制置使,聚集部眾,分授官職,號召河北各州縣官民舉義勤王。不久後,義軍便發展到了數萬人的規模,王友直於是將其劃分十三部軍,每軍都設置都統制、提舉、提點、提轄、訓練等將官統領。同年九月,義軍首攻大名府,一舉而成功。入城後,王友直安撫軍民,恢復使用南宋的紹興年號,並與眾首領聯名上奏朝廷,想要率部南歸。當時完顏亮所率的金軍主力還在揚州,消息閉塞,王友直準備由壽春渡淮河,途中得到宋廷敕書,勉勵其率軍“搗敵腹心,掎角應援”,加拜檢校少保天雄軍節度使,允許他便宜行事,其餘諸人也各有職授。時為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一日。 [3] 
不久後,王友直遭遇一支金軍,在淮北相持;金軍增兵來援,他權衡利弊,即刻率部渡淮。此前,完顏亮在瓜洲渡江作戰時,被部下殺死,王友直這才醒悟,之前遭遇的不過是撤退的金軍,他對自己沒有全力攻襲而是渡淮撤離的決定深感悔恨。 [4] 
高宗臨江閲軍,王友直前往建康府覲見,獲賜金帶、章服,連同兩個兒子也得到賞賜。王友直恥於前功未成,於是自請效力,被改命為復州防禦使、忠義軍統制官,隸屬鎮江府都統司管轄。 [5]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春,金世宗命太師烏珍(又名五斤)統兵二十萬攻海州(治朐山,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海州守將魏勝告急於沿海制置使李寶。四月,宋廷命王友直偕同統制官張子蓋援救海州。張子蓋受命後,疾行至漣水,於五月十四日抵達石湫河堰,遭遇金軍騎兵萬人陳兵石湫河東,率精鋭騎兵數千出擊,又派王友直與統制張玘出陣大戰。正在決戰開始時,王友直大張旗幟,旗上大書“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九字。又暗中派兵自小路接近金軍後方,憑藉輜重掩護,“左右枕水”,伏兵於其歸路。張子蓋得知王友直已經派兵扼守敵後,於是麾軍進擊,擊潰金軍,逃竄者盡皆溺亡,海州之圍解除 [6]  。戰後,王友直因功轉拜宜州觀察使 [7] 
宋孝宗受禪後,王友直與統制官宋寧數度出奇轉戰。老臣張浚奉命督視江、淮軍馬,一見王友直,便大感喜悦,徵授他為建康府前軍統制。 [8] 
隆興二年(1164年)九月,金軍再度南侵,宣諭使王之望命王友直率前軍戍守昭關。王友直聞命,即刻出兵。另一部宋軍奉命戍守的,聽説金軍抵達,便退保和州,唯有王友直孤軍堅守。金軍進駐黃山,軍聲大震,王友直不為所動,愈加嚴整自持。 [9] 
乾道元年(1165年),王友直移授鎮江府御前諸軍統制,旋即改為步軍司左軍統制兼左驍衞上將軍 [10] 
當初在淮北之戰時,王友直與母親失散,至此時被尋得,於是與其妻子李氏攜帶二女自淮北南歸,受到朝廷重賞。 [11] 
乾道三年(1167年),再任御前諸軍統制,王友直請求退閒為宮觀官,受孝宗手詔慰勞。 [12] 
乾道四年(1168年),王友直自京口入朝覲見,被進升為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衞步軍司公事,後更調升侍衞親步軍都指揮使。 [13] 
朝廷商議派遣馬、步二軍司移駐要地,丞相虞允文想要讓步軍司先行,王友直則請先調馬軍司。待到侍衞親馬軍都指揮使李顯忠進駐建康府,王友直奏稱馬軍路途輾轉,損耗頗多。孝宗遂下詔步軍司不必遷徙。 [14] 
乾道八年(1172年),轉任承宣使,旋即升任殿前副都指揮使 [15] 
淳熙元年(1174年),王友直加領奉國軍節度使。 [16] 
淳熙四年(1177年),總殿步軍司在茅灘大規模檢閲軍隊,所部鎧甲、軍械光亮,號令閒肅有度,王友直因而受到嘉賞。 [17] 
淳熙五年(1178年),王友直進官殿前都指揮使,並在中都獲賜宅第、平江府獲賜田產,參預燕射之禮。王友直晚年安於享樂,軍政不整,以致“募兵擾民”,於同年十月被降授為武寧軍承宣使,罷去軍職。十一月,再降為宜州觀察使。不久後連降為宮觀官,被勒令“信州居住” [18]  。其後因郊祀降恩而得以內遷,屢次擔任祠官,最終復官武寧軍承宣使(一作寧武軍承宣使 [19]  )。 [20] 
淳熙十六年(1189年),朝廷令王友直復職奉國軍節度使,以此官致仕,但被朝臣認為不當授予,最終仍以承宣使致仕。 [19] 
王友直的卒年不詳,享年共六十一歲。死後被追復為武寧軍節度使,並加贈檢校少保。 [21] 

王友直人物評價

脱脱:自紹興和議成,材武善謀之士,無所用其力。若王友直之矯制起兵,李寶之立功膠西,成閔趙密皆足以斬將搴旗,劉子羽轉戰屢勝,呂祉不從劉豫胡世將鄭剛中威震巴蜀。皆中道以歿,是以知宋不克興復也。 [22] 宋史

王友直史料記載

宋史·卷三百七十·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22] 
參考資料
  • 1.    宋代皇權與三衙用將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1-06]
  • 2.    《宋史·王友直傳》:王友直,字聖益,博州高平人。父佐,以材武稱。友直年十二,隨父遊,諳兵法。
  • 3.    《宋史·王友直傳》: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友直結豪傑,志恢復。謂其眾曰:“權所以濟事,權歸於正,何害於理。”乃矯制自擬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撫制置使,餘擬官有差,遍諭州縣勤王。未幾,得眾數萬,製為十三軍,軍置都統制、提舉、提點、提轄、訓練統之。九月戊子,進攻大名,一鼓而克,撫定眾庶,諭以紹興年號。乃與王任、馮谷、張升、牛汝霖列奏於朝,欲領眾南歸。時金人尚在揚州,久不報。友直將由壽春涉淮而濟,道拜敕書勉以率眾搗敵腹心,掎角應援。除友直檢校少保、天雄軍節度使,王任天平軍節度使,馮谷左通議大夫、徽猷閣直學士,張升右朝奉大夫、直秘閣,牛汝霖通直郎、直秘閣,職任各從舊,得便宜行事。時三十二年正月一日也。
  • 4.    《宋史·王友直傳》:旋與敵遇,相拒淮北;敵兵來益眾,友直即率所部渡淮。既而審金主亮已斃,所遇乃歸師,悔不襲擊之。
  • 5.    《宋史·王友直傳》:高宗視師江上,見於金陵,賜金帶、章服,錫賚及二子。友直恥前功不遂,自陳,改復州防禦使,以忠義軍統制隸鎮江都統司。
  • 6.    《中興戰功錄》“張子蓋海州(屬淮東路)”條:紹興三十二年春,虜圍海州,急詔以張子蓋為鎮江府都統制,往援,仍聽張浚節制。浚受命,即為書抵子蓋,勉以功名,令出騎乘敵弊。子蓋至京口,整軍渡江,至楚州,淮東漕臣龔濤謂之曰:“敵眾十倍,兵力不支,宜張虛聲攻淮陽,使之必救,則海州可解。”子蓋曰:“彼若不救,將如之何?”乃亟趨漣水,取便道以進,次石湫堰。虜萬騎陣於河東,子蓋曰:“彼眾我寡,利在速戰,不可令虜知我虛實。”於是率精鋭數千騎馳馬先入,復州防禦使王友直以所部力戰,御營宿衞前軍統制張玘,為流矢中其腦,沒於陣。子蓋曰:“事急矣。”繼之奮臂大呼,馳入虜陣,諸將士卒亦死鬥,虜兵遂大敗,擁於河,溺死幾半,餘騎遁去。圍遂解。
  • 7.    《宋史·王友直傳》:越四月,詔偕統制張子蓋援海州。方接戰,友直張一旗,大書“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以自表。潛由小逕背敵陣,因其輜重,扼歸道橋,左右枕水。張子蓋知友直已乘敵後,麾軍進擊,敵潰走,盡溺死,圍遂解。轉宜州觀察使。
  • 8.    《宋史·王友直傳》:孝宗受禪,友直與統制宋寧數出奇轉戰。張浚都督江、淮,一見喜之,闢建康前軍統制。
  • 9.    《宋史·王友直傳》:隆興二年九月,金人犯邊,宣諭使王之望命以前軍戍昭關,友直不逾時即行。他軍同戍者,敵至,輒退保和州,友直孤軍堅守。金兵駐黃山,鼓柝相聞,益整暇自持。
  • 10.    《宋史·王友直傳》:乾道元年,移鎮江御前諸軍統制,俄改步司左軍統制兼左驍衞上將軍。
  • 11.    《宋史·王友直傳》:初,淮北之戰,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訪得之,乃與其妻李攜二女自淮而還,錫予加厚。
  • 12.    《宋史·王友直傳》:又明年,除御前諸軍統制,請祠,手詔慰勞。
  • 13.    《宋史·王友直傳》:四年,繇京口入覲,進神、龍衞四廂都指揮使,主管步司公事,遷侍衞親步軍都指揮使。
  • 14.    《宋史·王友直傳》:朝廷議遣馬、步二司移屯重地,丞相虞允文欲先發步司,友直請以馬司先。及馬帥李顯忠屯金陵,友直奏馬軍道途轉徙,困斃已甚。有旨免移步司。
  • 15.    《宋史·王友直傳》:八年,轉承宣使,旋除殿前副都指揮使。
  • 16.    《宋史·王友直傳》:淳熙元年,授奉國軍節度使。
  • 17.    《宋史·王友直傳》:四年,總殿步司大閲於茅灘,鎧仗精明,號令閒肅。
  • 18.    《宋史·孝宗紀三》:(淳熙)五年……冬十月……乙卯,奉國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王友直以募兵擾民,降為武寧軍承宣使,罷軍職,統制以下奪官有差……十一月……王友直再降為宜州觀察使、信州居住。
  • 19.    《宋史·職官志十》:淳熙十六年,寧武軍承宣使、提舉佑神觀王友直復奉國軍節度使致仕,臣僚論列,仍守本官職致仕。可以予而不予,嚴公法也。
  • 20.    《宋史·王友直傳》:明年,進殿前指揮使,賜第中都,賜田平江,燕射鹹預。晚節宴安,軍政稍失律,授宜州觀察使。尋罷宮觀,徙居信州。以郊祀恩內徙,三奉祠,復武寧軍承宣使。
  • 21.    《宋史·王友直傳》:卒,年六十一,追復節度使,贈檢校少保。
  • 22.    《宋史·卷三百七十·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