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子羽

(北宋至南宋初年官員、將領)

鎖定
劉子羽(1097年-1146年10月2日),字彥修,建州崇安縣五夫人, [4]  資政殿大學士劉韐長子。 [5] 
劉子羽幼時就學習儒家經典著作,少年時代隨父駐防浙東,攻讀兵書。宣和末年,金兵南侵,劉家父子堅守河北重鎮真定,立功,補將仕郎,轉宣教郎,代制浙東安撫司,後又升為朝請大夫。建炎三年(1129年),升為秘閣修撰,池州知府,後改為集英殿修撰,隨張浚出保川陝。紹興二年(1132年),擔任利州路經略使兼知興元府。為保衞川陝。多次與金兵作戰,取得勝利。紹興四年(1134年),人朝任職,為朝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此間認識朱松,成為知交。後提舉江州太平觀。次年十二月,以集英殿修撰知鄂州。紹興六年(1136年)九月,復以徽猷閣待制知泉州府。紹興七年(1137年),淮西酈瓊叛,同張俊合戮之。紹興八年(1138年),為御史常同所攻,趙鼎以疏救之,後以散官安置漳州。 [4] 
秦檜當權後,專主和議排斥異己,羅以十罪,上批劉子羽出白州安置。紹興十二年(1142年),被罷官離朝,提舉太平觀,蟄居崇安五夫。紹興十三年(1143年),受朱松之託,為朱熹義父,收養朱熹母子,為之經理家事,卜葬、卜居、擇術、求田諸事一應安排妥帖。紹興十六年(1146年)十月二日,病逝於五夫。其為儒將,能詩,著有《題武夷山鐘模石》《題瑞巖扣冰古佛》等。 [4] 
概述內圖片來源: [1] 
彥修
所處時代
出生地
建州崇安五夫裏府前村
出生日期
1086年
逝世日期
1146年
本    名
劉子羽
官    職
提舉太平觀、知鎮江府等

劉子羽人物生平

劉子羽秉賦剛毅,10歲精通經史,11歲隨父親、北宋名將劉韐過軍旅生活 [2]  。戰亂頻繁,他棄文習武,“盛暑嚴寒,必清晨著單衫,入教坊學射矢三百。”青年時代就通曉韜略,武藝超羣。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劉子羽蔭補將仕郎(相當從九品),隨軍任安撫司書寫相宜文字,協助治理州事。
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臘率眾起義,攻越州。劉子羽參與鎮壓農民起義軍,被任命為太府簿,遷衞尉丞(相當從七品),擢升衞戍寺丞。
靖康初,金帥斡離不盡取燕山州縣(今北京西南),劫掠相、婺二州(今河北臨漳、諸叔),進攻黎陽(今浚縣東南)。宋守軍聞風喪膽,金兵長驅直入。劉子羽調守真定(今河北正定)。是年冬,金兵來犯,劉子羽堅守數月,擊退金兵,遂以軍功升朝請大夫。宋欽宗以他忠勇可嘉,調汴河(今河南滎陽西南索河)上游,扼制金兵南侵。金人乘真定調防,直陷京師。劉子羽父親劉韐死於靖康之難,他扶柩歸葬家鄉,誓與金兵不共戴天。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劉子羽任直秘閣修撰兼知池州(今屬安徽)。他上書言事:“論天下兵勢,當以秦隴(陝西、甘肅)為本。”改集英殿修撰知秦州。未到任,又改任行在建康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兼樞密機宜文字職。當時,推舉張邦昌僭位的都巡檢範瓊擁兵自重,威脅朝廷,經張浚會同劉子羽共同計議,施計剪除範瓊,改編所部。張浚任川陝宣撫制置使時,以劉子羽智勇雙全,請他參議軍事,命他到秦州總制五路兵馬,建立兵將法規,軍威大振。劉子羽統制所部,接連收復延安、晉寧、麟府以及鹿坊、鞏縣等州縣失地,因軍功卓著,晉升為徽猷閣待制。
建炎四年,金兵南侵。張浚擬調五路大軍40多萬人馬與金兵決戰。劉子羽卻以宋軍聯合作戰困難,堅主屯兵據守為上策。張浚堅持己見,分道出同、鹿二州,驅兵南下,行至富平(甘肅慶陽西南),兩路宋軍相遇,兵將互不協調。金兵乘機攻城略地,宣撫司退保興州(今陝西略陽),民心渙散,有人主張退守夔州(今重慶奉節巫溪一帶),劉子羽衡量得失,力主堅壁固守,待機而動。張浚同意,劉子羽受命復至秦州,招集散兵十數萬,派吳玠扼守大散關及和尚原,吳師古屯兵熙河(今甘肅臨洮),孫渥、賈世方據守階、成、鳳三州,以堵截金兵來路。金兵遂不敢來犯。當時因連年戰亂,漢中饑荒,劉子羽請調漢中。到任後他“開關通商輸粟,揖睦鄰援,飭兵練卒,扼險待敵”,深得軍民擁戴。
紹興元年(1131年),金兵侵犯大散關。劉子羽率宋軍三百,於潭毒山設防,死守三泉。金兵久攻不下,只得退師。隨後,金將撒離喝移師攻打鳳翔,但由於劉子羽早就部署堅壁清野,金兵面對空城,一無所獲。金將撒離喝不甘撤軍,又派使者10人向劉子羽勸降,被斬掉9個。劉子羽的抗金決心矢志不移,他聯合吳玠 ,用游擊戰術對付金兵,金兵疲於奔命,只得下令撤軍。宋兵追殺,金兵死傷無數,接連收復金、均、房三州。劉子羽鎮守元府,奸臣朱勝非向宋帝進讒,誣告張浚統軍失誤,張師遂遭貶謫,劉子羽也降職到白州(今博白縣,1832年博白縣誌有載),後經吳玠及眾官員保舉,劉子羽提舉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觀,復任徽猷閣待制,改知福建泉州。當時泉州是對海外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政務繁重,劉子羽為政清廉,重視民風教化,致力興學,把以前荒廢的舊學館修葺一新,“徹而新立,堂宇規模,略效太學,至今為閩中之觀”。
先祖名人
先祖名人(7張)
紹興十一年,劉子羽為沿江安撫使、鎮江知府。此時,金人毀約,揚言興師南侵。他團結軍民,致力抗金,堅壁清野,將淮東百姓遷居京口,軍民雜處,秋毫無犯,邊境安定。當時,金主派人沿江南下議和,大船上打出“江南撫諭”的旗幟,劉子羽對金使這種侮辱性的做法異常氣憤,派兵把大旗拔掉,出鎮江境後才允許還旗。此舉招致投降派忌恨,先詔復他的待制職,後又罷官。劉子羽遂奉祠歸裏,時年45歲。
裏後,劉子羽從此淡泊功名,寄情山水,曾暢遊武夷山,在七曲琅 巖觀賞了鐘模石,有感於中,認為酷似編鐘的岩石可以感應清霜而為仙曲《賓雲曲》伴奏,又可金鐘長鳴示警抗金,於是,口賦一絕《題鐘模石》:
誰鑄三鍾欒乳形,不須筍虞自能鳴。
仙君欲奏賓雲曲,只感清霜便發聲。
劉子羽隱居故鄉五夫裏時,興辦學館,撫養教育少年朱熹,併為他建紫陽樓,作為他起居、修學之所。劉子羽於紹興十六年病逝。朱熹寫輓詩二首:“天界經綸業,家傳忠文心,謀謨經國遠,勳烈到人深,廊廟風雲斷,江湖歲月侵,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久矣身無用,前思願莫償。豈期今老大,復此重悲傷。淚向遺書盡,心隨宿草荒。諸君那不死,慟絕鬢成霜!”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受彭城侯劉珙的委託,為其亡父、抗金名將劉子羽撰並書神道碑文。劉公神道碑至今尚存,為福建省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子羽史書記載

劉子羽字彥修,崇安人,資政殿學士韐(ɡé)之長子也。宣和末,韐帥浙東,子羽以主管機宜文字佐其父,破睦賊,遷衙尉丞。韐守真定,子羽闢從。會金人入。父子相誓死守,金人不能拔而去,由是知名。以書抵宰相,論天下兵勢,當以秦、隴為根本。
建炎三年,大將範瓊擁強兵江西,召之弗來,來又不肯釋兵。知樞密院張浚,與子羽密謀誅之。一日,命張俊以千兵渡江,若備他盜者,使皆甲而來。因召俊、瓊及劉光世赴都堂議事,為設飲食,食已,諸公相顧未發。子羽坐廡下,恐瓊覺,取黃紙趨前,舉以麾瓊曰:“下,有敕,將軍可詣大理置對。”瓊愕不知所為,子羽顧左右擁置輿中,衞以俊兵,送獄。光世出撫其眾,數瓊在圍城中附金人迫二帝出狩狀。且曰:“所誅止瓊爾,汝等固天子自將之兵也。”眾皆投刃曰:“諾。”有旨分隸御營五軍,頃刻而定。瓊竟伏誅。浚以此奇其材。
浚宣撫川、陝,闢子羽參議軍事。至秦州,立幕府,節度五路諸將,規以五年而後出師。明年,金人窺江,淮急,浚念禁衞寡弱,計所以分撓其兵勢者,遂合五路之兵以進。子羽以非本計,爭之。
官屬有建策徙治夔州者,子羽叱之曰:“孺子可斬也!四川全盛,敵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鐵山、棧道之險,未敢遽窺耳。今不堅守,縱使深入,而吾僻處夔、峽,逐與關中聲援不相聞,進退失計,悔將何及。奈何乃為此言乎?”浚然子羽言。
明年,金人復聚兵來攻,再為吳蚧所敗。浚移治閬州,子羽請獨留河池,調護諸將,以通內外聲援,浚許之。明年,玠以秦鳳經略使河池王彥以金、均、房鎮撫使戍金州。二鎮皆飢,興元帥臣閉糴,二鎮病之。蚧、彥皆願得子羽守漢中,浚乃承製拜子羽利州路經略使兼知興元府。子羽至漢中,通商輸粟,二鎮遂安。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3] 

劉子羽墳墓

修葺後的劉子羽墓 修葺後的劉子羽墓
劉子羽墓位於武夷山市五夫府前蟹子坑,佔地150平方米,西向,平面呈“鳳”字形,墓冢圓台形,穹頂,直徑3米,由河卵石圍砌。墓前立碑石一方,高180釐米、寬75釐米,碑面陰刻“大宋忠定公劉子羽墓。”原墓附有神道、石像,享亭,以及宋淳熙五年(1178),受其子劉珙委託,由朱熹手書,張栻書額“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微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後墓地失修傾圮。現墓按宋制,由劉子羽後裔於2009年對墓址進行勘定並修葺。
史載,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 11月15日“二更,忽風雨大作,羽怒視北天,大呼:‘國恨家仇、國恨家仇’,一代名將,憤然而逝,年51歲。”因有生前未能“恢復中原故土、迎二帝還都”而“無顏見父”,劉子羽逝世後,遵其囑“葬於辰拱山父墳對望之蟹子坑”。據《宋史·列傳·劉子羽傳》記載:劉子羽,字彥修,崇安五夫里人。十一歲隨父劉韐從軍“佐其父,破睦賊,徵方臘。”在和尚原、仙人關、饒風關、富平大戰中與岳飛吳玠吳璘兄弟大敗金兀朮,開闢川陝第二戰場,穩定了南宋戰局。因不附秦檜,奉祠歸裏。紹興十三年(1143)朱松病逝建甌環溪精舍,劉子羽親臨病榻,受朱松託孤。在五夫裏潭溪河畔築“得屋五間、器用完備,可以樹、有圃可蔬、有池可魚”的紫陽樓安頓朱熹一家。養育了朱熹,這位“歷數唐千載下,如公僅有兩三人”的巨擘。
劉氏一家滿門忠烈,父劉韐靖康之難中,以“君辱臣死”而自縊殉節;劉子羽一生戎馬倥傯,力主驅逐撻虜,克復中原;弟劉子翬為詩人、理學家,又是朱熹的老師;子劉珙,官至參知政事,剛直不阿,不事權貴。祖孫三代四人死後,分別諡為忠顯公、忠定公、文靖公、忠肅公。在五夫鄉里,“辦書院,興水利,好賢樂善,輕財喜施,閭人至今德之。”後人譽五夫劉家為“三忠一文,”是“忠節與斯文並重之典範”。

劉子羽劉公神道碑

三清殿 步出文物陳列館,沿宋街前行,前面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三清殿。三清殿是中國道教宮觀的主要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隆慶元年(1567 年)冬應召北上時,曾在殿中牆上題詩一首:"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徵蠻。他年覓取封候印,願向君王換此山。" 三清殿前有一組石碑,其中最高的這塊是劉公神道碑。它連基座高3.7米,寬1.45米,原立於五夫鎮劉子羽墓道上,1981年5月移至於三清殿中珍藏。1985年10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神道碑詳記宋代大儒劉子羽的家世及生平事蹟。劉子羽,崇安五夫人,官至右朝議大夫,在江蘇鎮江知府任上時,因觸怒投降派秦檜,被罷職家居。他是朱熹之父朱松的摯友。朱松死進,朱熹年僅14風,遵父遺囑,奉母舉家投奔劉子羽劉子羽侍為子侄,精心教誨,終於使朱熹成為一代大儒。為報答劉子羽撫育之恩,朱熹含淚撰文並書寫了這篇情真意切,共有3725字的碑文。碑額上的篆字:"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系南宋張栻所書。神道碑左邊這塊詩碑,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龔一清的140字《遊武夷記》七言古詩。右邊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間崇安縣知縣劉靖題寫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現代文豪郭沫若視察武夷山時抒寫的“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的《遊武夷泛舟九曲》詩碑。1985年10月有關部門還在三清殿中心堂設立"中美武夷山蘭亭學院" (後改為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招收了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學員。他們中有大學教授、建築學家、電影導演、記者、心理學家等,在武夷山邊觀光遊覽邊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受外籍學員的歡迎。

劉子羽人物事蹟

宋代崇安五夫裏劉氏是累世簪纓大族著姓,有“三忠一文”之美諡。“三忠”指劉韐、劉子羽、劉珙,因劉韐死後諡為忠顯公,劉子羽、劉珙死後也先後諡為忠定公和忠肅公,故世稱之為“三忠”;“一文”指劉子翬,死後追諡為文靖公。
崇安五夫裏劉氏,以劉翔為始祖。劉翔生子劉庸,劉庸生子劉光位,劉光位生子劉玉,劉玉生子劉文廣,劉文廣生子劉太素,劉太素生子劉民先,劉民先生子劉韐,劉韐生子劉子羽、劉子翼、劉子翬,劉子羽生子劉珙。傳至劉珙,已是劉翔第十代孫。其間,大約到北宋後期劉翔第六代孫劉太素之時,族人承續祖訓、光宗之氣日盛,開始“崇禮文,篤經術,謹遊從,厚風化。是載是循,久而弗怠”,使崇安五夫裏劉氏日漸人文蔚起。劉太素終生“以儒學教授鄉里”,雖沒做官,但後來卻以孫劉韐為貴,從此開啓劉氏一族延續數代的家聲。劉韐乃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大忠臣,被朝廷追贈為朝議大夫。崇安五夫裏劉氏也因他而名聞天下,爾後成為兩宋之際顯赫於朝野的軍事世家和文化望族。
劉韐(1067-1127),字仲偃,宋哲宗紹興元年(1094)進士,歷任江西豐城縣尉、秦州隴城縣令、陝西轉運使越州知府、福州知府、荊南知府、徽猷閣待制、顯模閣直學士。因多次擊退金兵的進攻,受到宋欽宗的器重,升為資政殿學士。宣和四年,朝廷合議聯合金兵攻打契丹,命童貫為兩河宣撫,劉韐為童貫的參議官,帶兵收復燕州地區。劉韐奉命在河北招募了一批“敢死戰士”,編成一支隊伍,欲以黑龍水德之勢,助童貫破大遼奪燕雲之地。而不肯再在相州服弓手職役岳飛,就是最先應募為“敢死戰士”而去見劉韐的其中一位。岳飛從軍後,得到劉韐的賞識,起初被委以小隊長之職,後因戰功被提升為統管13個小隊的兩個副隊長之一,最後成為一代名將而彪炳史冊。岳飛是眾所周知的民族大英雄,他的崛起和功名蓋世,除了自身素質和適逢天時外,應該説,劉韐對他的器重和提攜也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靖康元年(1126),金人大舉南下,北宋王朝形勢危急。劉韐在此國家危急關頭出任京城四壁守禦使,負責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的防守事務。十一月,金兵攻陷汴京。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兵俘虜宋徽宗和欽宗二帝。汴京失陷後,劉韐奉欽宗之命出使金軍大營議和。金軍派僕射韓正將劉韐安排在一所寺廟居住。韓氏對劉韐説:“國相知君,今用君矣。”劉韐正氣凜然道:“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為也。”韓氏還告訴劉韐,金人正在計劃另立一異姓取代趙氏做中原漢人的新皇帝,並準備用劉韐任僕射,“與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貴。”劉韐聽後仰天大呼:“有是乎!”韓氏走後,劉韐寫了一封遺書,派親信連夜回家通報給家人兒女,然後沐浴更衣,在寺院中上吊自殺。
劉韐在遺書中説:“金人不以予為有罪,而以予為可用。夫貞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君;況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把忠君和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的劉韐選擇了“捨生取義”的傳統最高道德標準劉韐捨身取義、為國盡忠的壯舉,受到朝野的一片頌揚。南宋高宗下詔追贈他為資政殿大學士、太師,尊諡為“忠顯”。甚至連敵對的金人也敬佩他的忠烈,因此將他的遺體入殮暫時安放在寺廟西岡上。80天后,劉韐家人獲得機會將他的遺體運回崇安五夫裏葬於拱辰山南。
劉韐娶夫人李氏,封秦國夫人,繼呂氏,封韓國夫人。生有三個優秀兒子:劉子羽、劉子翼、劉子翬,均為南宋初的著名文人。劉氏家族發展至此,家業日大,影響日廣。
劉子羽(1097—1146),字彥修,少年隨父駐防浙東。金兵南侵,父子死守真定(今河北正定),於是出名,補將士郎,轉宣教郎,代制東安撫司書寫機宜文字,以功轉為朝議大夫,授直秘閣。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秘閣修撰池州知府,後改集英殿修撰張浚出任川陝宣撫處置司時,劉子羽被聘為參議軍事,“浚雖衄師,卒全蜀,子羽之力居多”。眼7?演紹興二年(1132),劉子羽任利州路經略使興元府知府,率部駐守關中漢中,部署協調各將領,與吳玠等人力抗金兵,為保川陝又屢立戰功,使南宋半壁江山得以保存。紹興四年(1134),因富平之役與張浚一同被免職,責授單州團練副使白州安置。不久復出,任提舉江州太平觀、知鄂州、權都督府參議軍事,再次鎮撫川陝一帶。此後,劉子羽幾度宦海沉浮,紹興八年(1138),御史常同論子羽十罪,以散官安置漳州。紹興十一年(1141)張浚薦子羽復元官,知鎮江府兼沿江安撫使、徽猷閣待制。因力主抗金,晚年受投降派秦檜打擊排擠,復提舉太平觀。紹興十六年(1146),劉子羽含恨去世,葬於五夫裏蟹坑,終年50歲。諡為“忠穆”,後改諡“忠定”,追封魏國公
劉子翬(1101—1147),字彥衝,號屏山,又號病翁,人稱屏山先生。早年以父蔭進入仕途,歷任承務郎、通判興化軍、莆陽郡丞、承議郎。30歲時,因父親殉難,劉子翬哀傷過度,染成疾病,無法再擔負官職。於是,辭歸崇安故里長達17年之久,專心研究儒學並集徒講學。年輕時喜歡佛學,後潛心研究《周易》,煥然得道。劉子翬無子,以兄劉子羽最小兒子劉玶為後,遺著由嗣子劉玶編為《屏山集》20卷,朱熹為之作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集中談理之文,辨析明快,曲折盡意,無南宋人語錄之習。論事之文,洞悉時勢,亦無迂闊之見……詩風格高秀,不襲陳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熹成為一代理學大師,與劉子羽、劉子翬兄弟倆的教誨分不開。劉子羽不僅是一位力主抗金的愛國將領,而且是一位學問淵博的學者。他做官時與吏部侍郎朱松相交莫逆。劉子翬隱於五夫裏時與當時大學者胡憲劉勉之朱松等為道義之交。朱松去世時,將子朱熹託付給劉子羽、劉子翬。並對朱熹説,“籍溪胡原仲、白水劉致中、屏山劉彥衝,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學皆有淵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聽,則吾死不恨矣。”
紹興十四年(1144),劉子羽不負朱松之託,將朱熹母子從建州(今建甌)城南遷到崇安五夫里居住,在自己的宅旁為朱熹母子造了一所宅居———紫陽樓,以供止宿讀書之便。朱熹從15歲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遷居建陽為止,共50年整。朱熹搬到五夫裏時,劉子翬正在崇安講學。朱熹跟隨他到崇安,“朝夕於之側”,“頓首受教”。
劉子羽娶福國夫人熊氏、慶國夫人卓氏,共生了三個兒子:長子劉珙;次子劉瑺,任承務郎;庶子劉玶,任從事郎。
劉珙(1122-1178),字共父,一字共甫,又作恭父,天生資質奇特,自少跟隨叔父劉子翬學習,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考取進士。歷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禮部郎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泉州知府、瞿州知府、潭州知府、湖南安撫使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乾道初進職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成為當朝宰相。“以大有為之臣事大有為之君”,?眼10?演後因堅持己見冒犯孝宗皇帝,受到降職處分,被再度調離朝廷,到地方任職。先後出任隆興知府、江西安撫使、知荊南府、湖北安撫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行宮留守,最後升任觀文殿大學士淳熙五年(1178)去世,贈光祿大夫,為“忠肅”,後追封為魯國公
“忠孝節義”,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維護其階級統治的道德規範,是中國儒學所推崇的美德,亦為國人評判民族英雄和有功於國家之臣的傳統標準。五夫裏劉氏家族興於斯文,聞於忠義,一脈相承。劉韐在金兵攻陷京城之前,其職務就被昏庸欽宗趙桓所罷免。當京城陷落,二帝被俘,一幫佞臣卻派劉韐出使金營。劉韐之所以敢應命出使“亡國大使”,他所想到的不是個人生死問題,而是“忠於君命”。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領命,並在利誘面前盡忠死節。至於劉子羽,一生為國揮戈疆場,30年如一日,轉戰於川陝邊界的險山峻嶺。劉珙,曾官至當朝宰相,論事堅決,不避權勢,在治國安民、整頓地方吏治、興辦教育、振制弊政、賑災救民等方面均取得了優良政績,連孝宗皇帝都不得不承認劉珙的“不妄忠言而才又非他人所及”。
綜觀中國古代許多家族,或以武略為主缺少文韜,或以文韜為主缺少武略,而劉氏家族文武兼備,且延續數代,這在中國古代家族史中實屬罕見,堪稱典範。特別是劉氏家族從重視讀書治學修身的家風到踐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節操,斯文與忠節並重。它不僅表現在劉韐祖孫三代自身的文韜武略兼備,還突出地表現在對曠世文武奇才護育或獎掖的無量功德:文者,教導一代理學宗師朱熹也;武者,提攜一代民族英雄岳飛也。煌煌史冊,單憑這點,就足以讓劉氏家族名垂萬古。
劉韐、劉子羽、劉珙祖孫三代之忠節可嘉,然劉子之斯文孝義亦可稱道。朱熹向劉子翬請教入道門徑和次第,劉子翬告訴朱熹從《易經》中得到入道的門徑,並以“不遠復”三字告誡朱熹。劉子羽待朱熹如子侄,為朱熹之義父;劉子翬悉心教導朱熹,為朱熹之恩師。朱熹後來將儒學發揚光大,成為理學大師,這不能不説得益於劉子羽、劉子翬的悉心培養。劉氏的家學淵源,既滋養了本家族的文韜節操,又哺育了朱熹的才學。而朱熹的成才成名,又反過來使劉氏家族忠節之舉與斯文之風得到進一步弘揚光大,影響後世。朱熹在其後的幾十年中,對劉家的撫育感恩不盡,並對義父劉子羽身遭秦檜等奸臣迫害深感憤慨。由於當時劉子羽得罪於投降派的權貴,所以卒時喪儀簡約,身後蕭條,既沒有諡號(後孝宗感劉子羽為官正直,封其為右朝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少傅,諡“忠定”),也未建立神道碑。對此,劉子羽長子劉珙深感內疚,臨死前把立碑的夙願託付好友朱熹。他在寫給朱熹的遺書中説:“珙不孝,先父之墓木已拱,而碑未克立,蓋有待也。今家國之仇未報,而珙銜恨死矣,以是累子,何如?”?眼11?演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劉珙臨終時對朱熹的拜託,如同當年朱松臨終時對劉子羽的拜託,義重情深,何其類似!朱松朱熹,劉子羽和劉珙,構成了兩對父子之間生前與身後的前輩為後輩、後輩為前輩的交互關係。這種相關聯的紐帶,除了歷史本身的巧妙選擇和安排外,便是忠義與斯文內在的相互影響和作用。
朱熹受劉珙重託之後,立即籌劃為劉子羽建神道碑。這一年,岳飛已被追諡為“武穆”,主戰派得勢,立碑時機已漸趨成熟。朱熹遂探研劉氏族譜,按照其師劉子翬撰寫的劉子羽行狀,親撰並手書子羽神道碑,且函請張浚之子、南宋著名學者張栻用篆書題寫了碑額。子羽碑全稱為“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篆額作者張栻曾任武夷衝佑觀提舉,對劉氏家族頗為景仰,過從甚密。朱熹在長達3725個字的碑文中,以酣暢的筆墨歌頌了劉子羽協助南宋初年宰相張浚,開闢川陝第二戰場,確保南宋半壁江山的軍功和政績,列舉了他和崇安籍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兄弟浴血保衞四川的幾次驚心動魄的戰鬥事蹟,歌頌了劉氏祖孫三代英勇抗金的功勳。碑文道:“劉公家自忠顯公以來,三世一心,以忠孝相傳,事業皆可紀,公所處尤艱且勤,績效最著,不幸困於誣,不卒其志,而中也以沒。”?眼12?演其中“三世一心”指劉韐、劉子羽、劉珙。劉韐祖孫三代對趙宋王朝的繼與存,投注了幾多心力甚至生命。他們被追贈的諡號均以“忠”字開頭,從中亦可看出劉家對趙宋的忠誠。
然而,該家族盡忠報國的表現何以如此傑出?劉氏的忠節乃是該族儒學斯文之風經久累積而至。正是這個家族歷來注重儒家文化學養與秉持民族氣節相融合,立言立德以儒家為準則、立身立功以忠節為規範,經邦弘化、經世致用的結果。這一點,在後人的著述中亦得到充分印證。
為弘揚劉氏家族的忠節思想,以教化劉氏後人及鄉里,劉珙之子劉學裘,編著了劉氏《傳忠錄》。他在自序中寫道:“學裘家,自忠顯死靖康之難,而子孫痛家國之仇未雪,父詔其子,兄語其弟。朝夕所以講明者,自忠之外,無他説。所以三世著見於事業者,亦粗表,暴先生以為忠之傳者,在是也。”倪思?眼13?演為《傳忠錄》作序中寫道:“自古忠臣義士所以樹立於天壤間者,各隨其性分之所當盡而已。……教之忠,以何道哉?學是也,故不維學之於師友又貴於家傳之。”徐次鐸的絕世之筆便是為《傳忠錄》作序?眼14?演,《序》中道:“劉氏之世德行業譜諜,爵裏皆在焉。獨以忠名尊事君紀百行之原也,劉氏之大,自忠顯。”由此可見,劉氏家族的忠名在南宋當世早已贏得舉國君民的確認和敬仰,也説明了“忠名”來之於“學名”,與家學、家傳、家教、家風的密切關係。
中國的家族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這也是構成中國社會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在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家族的作用與國家的關係千絲萬縷,難以割斷。國,正是由千百個不同的家族組成的;家族文化,也折射和體現國之文化。崇安五夫裏劉氏家族的盡忠報國、民族大義、人品節操、斯文教化、從善樂施等等,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美德的集中體現;劉氏家族的忠節思想與斯文家風,對於弘揚傳統美德,加強思想文化道德建設,促進社會的和諧,仍有許多可鑑之處,值得我們珍視和挖掘。
劉子羽白州履痕
宋代大臣劉子羽曾被謫遷白州,而他與一代大儒朱熹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朱熹14歲,家裏突然發生了不幸的變故,父親朱松病逝。其父彌留時將後事託付給武夷山籍的摯友劉子羽,要朱烹拜劉子羽為義父,並要兒子跟隨義父到武夷山麓的開耀鄉五夫裏拜遏世居那裏的理學宿儒胡憲、劉勉之劉彥衝為師。他説:"籍溪(五夫裏的別稱)胡原仲(胡憲)、白水劉致中(勉之)、屏山劉彥衝,此三者,吾友也,其學皆淵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是聽,則吾死不恨矣!"後劉子羽待朱熹如子侄,精心教誨,終於使朱熹成為一代大儒。
為不負好友的重託,在朱熹奉母遷居武夷山五夫裏之後,紹興十四年(1144年),受朱松遺命重託的劉子羽即為孤兒寡母在自己的宅旁造了一所宅居--紫陽樓,以供止宿讀書之便。紫陽樓,又名紫陽書堂、紫陽書室,朱熹從15歲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遷居建陽為止,共50年整。它位於武夷山市五夫鎮東面的府前村首。後毀於民國,尚存遺址。紫陽樓歷代都曾重修過,如今看到的是兩年前為申報"世遺"而重建的。明.戴銑卷七雲:"朱子故宅在五夫裏潭溪之上,屏山正對。"這居室地處羣峯疊翠的屏山腳下,位於碧水混流的潭溪之濱。樓的四周青山環繞,古樹參天,山明水秀,荷塘蓮花,映日盛放。屋後幾畦青圃鑲嵌着半畝方塘。紫陽樓的構築格式莊重典雅,青磚素瓦,一檢兩進。前進為朱轟書齋及寢室。中堂懸匾曰"紫陽書室",是表示不忘故土,將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的紫陽山為居室之稱。
朱熹逝世之後,其名遠播,故宅遂成為文化遺蹟。其近旁尚有朱烹當年汲水之井,名為"靈泉"。水清如鏡,甘例冠全五夫之井水,村人飲用至今,雖大旱之時,猶湧泉不涸。
據説,當年朱烹在此苦讀時,無意間瞥見方塘中的雲彩映襯着消瘦的人影,再回首看看屋後的靈泉,頓生感悟,於是吟出了飽含哲理的千古名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劉子羽(1096-1146),字彥修,祟安五夫里人劉科長子,少年隨父駐防浙東,曾佐其父鎮壓方臘起義。在北南宋交替時期,金兵南侵,父子死守真真定(今河北正定),是宋朝廷中主張抗金的骨幹人物之一,於是出名。先補將士郎,後轉宣教郎,旋任安撫司參議、川陝佐宣撫史,書寫機宜文字,以功轉為朝議大夫,授直秘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秘閣修撰、池州知府,後改集英殿修撰。
後與張浚密謀誅殺驕將範瓊宋高宗時,叛將範瓊擁兵佔據長江上游高宗皇帝召見他,他不肯來;來了之後又不肯解散軍隊、交出兵權。朝廷內外,對此議論紛紛。當時,"苗、劉之亂"剛被平定,各路勤王部隊尚未撤離,於是,主管樞密院的張浚(諡號忠獻)和同僚劉子羽密謀除掉範瓊。一天,劉子羽派張浚的勤王部隊將領劉光世率領一千人渡江,裝作剿捕別的盜賊的樣子,趁機召範瓊都堂商議軍情,並設酒宴招待範瓊他們。吃完酒飯,大家互相觀望,沒有動手。劉子羽坐在堂下,恐怕範瓊察覺,使事情中途發生變化,急忙拿了一張黃紙,走到範瓊面前,舉着黃紙對範瓊説:"下來!有沼書在此,將軍可奉命令到大理寺對質o"範瓊驚呆了,一時不知所措。劉子羽向左右使了個眼色,把範瓊推架到車上,喚張浚的士兵押送至獄中。不久即將範瓊殺掉。張浚讓劉光世出外招撫範瓊的部眾,並且説:"所殺的只是範瓊一個人,你們本是天子親自統率的士兵呀!"眾兵都放下了刀槍,齊聲説:"願從命。"於是,把他們全都改編到別的軍隊中去。
張浚出任川陝宣撫處置司時,劉子羽被聘為參議軍事。張浚力保四川,得力於劉子羽之功居多。紹興二年(1132年),劉子羽任利州路經略使兼興元府知府,為保川陝又屢立戰功,使南宋半壁江山得以保存。紹興四年(1134年),趙構下沼召張浚至臨安,説要委以他樞密之職。及張浚既奉命南還,因富平之役戰敗,中丞辛炳、內侍御史常同等人趁機投井下石,彈勁張浚喪師失地,誣以跋扈不臣諸罪,宋高宗即將張浚落職,居於福州。
由於連帶關係,劉子羽被貶於荒僻的白州,其有七絕詩云爾:"目送孤鴻獨倚樓,晚風吹淚更橫流。蕉花落處蠻煙碧,六十三程是白州o"史書載:"張浚已枉,子羽尤枉。擢王似為宣撫使盧法原為副使,與吳 並鎮川、陝。既而辛炳、常同,又迭論頤浩過失,於是頤浩亦罷為鎮南節度使,提舉洞霄宮,命趙鼎參知政事,且授劉光世為江東、淮西宣撫使,屯兵池州,韓世忠淮南東路宣撫使,屯兵鎮江岳飛為江西南路制置使,屯兵江州。"
起初,劉子羽參宣幕,吳 統制軍馬,頗相厚善。後劉子羽坐事安置白州,吳憐其母老,力解'於朝,直至納節請贖。朝廷以其義高千古,幾年後即赦免劉子羽。
後秦檜當朝,劉子羽不附和議,得罪了秦桔,於紹興八年(1138年)起居閒職,後於岳飛被害的第二年,即紹興十二年(1142年),慘遭秦桔一夥進一步陷害,被迫罷官在家閒居。紹興十六年(1146年),他含恨去世,葬於原籍五夫裏的蟹坑。由於當時他得罪於投降派的權貴,所以喪儀簡約,身後蕭條,既沒有溢號("忠定公"是以後由孝宗封溢的),也未建立神道碑,甚至墓前的幼樹已經長成大樹,他的子孫仍然沒能在他的長眠之地刻碑銘勳。對此,劉子羽的長子劉珙深感內疚,30年後,劉珙臨終前不得不把立碑的夙願託付好友朱熹。他在寫給朱熹的遺書中説:"珙不孝,先父之墓木已拱,而碑未克立,蓋有待也。今家國之仇未報,而珙銜恨死矣,以是累子,何如?"
為報答劉子羽的撫育之思,朱熹不負好友之託,應劉於羽之子劉珙之邀,含淚撰文並書寫了一篇情真意切的碑文,僱工勒石,並函請張浚之子、南宋著名學者、吏部尚.書張村書用篆書題寫了篆字碑額:"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奠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o朱烹以酣暢的筆墨歌頌了抗金名將劉子羽協助南宋初年宰相張浚,開闢川陝第二戰場,確保南宋半壁江山的軍功和政績,列舉了他和祟安籍抗金名將吳勁兄弟倆浴血保衞四川的幾次驚心動魄的戰鬥事蹟,歌頌了劉氏祖孫三代英勇抗金的功勳。碑文文字精練明快,情感深沉,是一篇傳記文學的佳作。張村書曾任武夷衝佑觀提舉,對劉氏家族較為景仰,過從甚密,書寫碑額時,寓情於筆墨,功力自是不凡。朱熹手書的楷書,字體端莊清俊,筆畫道勁挺拔,是迄今傳世的朱熹手跡中字數最多的書法珍品。朱烹1張村書均為南宋書法家,兩位大師精心合作的佳作,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後世研究宋史宋代書法以及劉子羽家族的重要史料,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劉子羽貶白州期間,曾在白州洞房山築尋山堂,終日閉門讀書,絕少與外界接觸。宋宰相蔡京之子蔡絛其時也被謫白州,他不時與蔡絛相約白州城敍舊,結交了不少朋友。一位白州友人寫了一.首詩贈與他:"千巖飛雨鎖虹橋,橋上仙人吹洞蕭。夢與弄珠遊灑水,一時落盡海門潮o"海門即今合浦廉州鎮
由於劉子羽、蔡絛等文人、謫官的到來,加上無數商賈在南流江穿梭來往,南來北去,對博白的文化教育和語言風俗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既促進博白的開發,又推動了語言的'融會、變化與發展。
朱熹之父朱松向他委以託孤重任之時,他已在家鄉五夫裏賦閒兩年。他的幼弟劉彥衝,當時也積憤息影於五夫裏屏山下著書立説o這一年,劉子羽之子劉珙,初試鋒芒,中了進士,正躊躇滿志,誓欲繼承乃祖、乃父、乃叔的未競事業o·祖孫三代,功勳卓著,為世人所矚目。據祟安五夫裏(劉氏宗譜>;記載,五夫裏劉氏是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之裔,世代顯赫,至劉子羽時,在社會上權勢尚大,祖業也很富足,家學更有淵源。這正是朱松臨終託孤的意旨。劉氏家族斯文一脈,世代相承。劉洪後來還任過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之職,並與乃祖乃父乃叔共膺"三忠一文"的美説,即忠顯公劉韋、忠定公劉子羽、忠肅公劉珙、文靖公劉彥衝,他們的凜然正氣和道德文章薰陶着幼年的朱烹,使他迅速脱穎而出。
紹興十八年戊辰(1148年),朱燻19歲,從武夷山的五夫裏奔赴臨安應試,一舉喜登進士第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
劉珙,曾築仰高堂於屏山峯下,讀書寫作。朱熹又在隱屏峯築晚對亭於峯麓,兩亭遙遙相對。故劉珙有詩唱道:"晚對無人但翠屏,春猿秋鶴自飛吟",後人就把這座蜂改稱為"晚對峯"了。這裏又是文化呂明之處,南宋後期大學者熊禾(字勿軒)曾建有洪源書堂與眾儒切磋理學,並從事朱子學的註釋。從此之後;朱熹的一系列著作,如(四書)有了題記,(三禮)有了考異,(春秋)有了議論,(孝經)有了序言等。熊禾曾撰有評朱學的一對名聯:"宇宙間三十六名山地無武夷之勝,孔孟後千五百餘載道莫文公之尊。"對朱熹理學集大成的偉績豐功作了恰切的評價。
如今,在武夷山武夷宮內,聳立着一塊高3.7米1寬1.5米的巨碑,這就是1985年10月被列為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的劉公神道碑。神道碑左邊的一塊詩碑,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龔一清七言古詩,共140字。右邊的一塊石碑,是清朝雍正年間祟安縣知縣劉增題寫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現代文豪郭沫若先生視察武夷山時題寫的詩<;遊武夷泛舟九曲):"九曲清流繞武夷,掉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筋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1985年有關部門還在三清殿中心堂內設立了中美武夷山蘭亭學院,後來更名為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招收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學員。他們當中有大學教授、建築學家、電影導演、記者、心理學家等。這些學員可以在武夷山邊觀光遊覽1休閒度假,邊學習研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後南宋孝宗皇帝感劉於羽為人為官正直、收朱蕉為義於、功德無量之義舉,封劉子羽為右朝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少傅。碑文內中道:"好賢樂善,輕財喜施,於姻親舊故貧病因厄之際,尤孜孜不焉,又得將士心,人人樂為盡死,愛民禮土,敦尚教化,不畏強禦,有古良吏風----"劉公家自忠顯公(劉子羽父劉鉑,官至開封京城四壁守禦史)以來,"三世一心,以忠孝相傳,事業皆可記,公所處尤艱且勤,績效最著,不幸困於誣,不卒其志,而中也以沒。祟安的五夫在宋代是人才薈萃之地,劉氏家族長期以來在祟安五夫繁衍、生息,"三忠一文"在當時影響很大。朱熹成名之後,對劉家感恩不盡,並對劉子羽身道秦桔等奸臣迫害深感憤慨。他受劉洪重託之後,'立即籌建劉子羽神道碑o這一年,岳飛已被迫諡為"武穆".,主戰派得勢,立碑時機已漸趨成熟。朱熹遂不失時宜地在祟安五夫裏探研劉氏族譜,並按照其師劉彥衝撰寫的劉子羽行狀寫就了神道碑文草稿。第二年(1179年)春,他赴江西南康軍任職,在公務繁忙之餘還再三斟酌修改碑文稿。神道碑竣工後運往祟安五夫裏,豎立在劉子羽墓前,面對着朱烹寓居的府前村劉宅,迄今已有800多年。之後,因墓地失修圯毀,神道碑倒塌,瀕臨斷裂涅沒之危險。為拯救珍貴之物,祟安縣政府於1981年將此碑移置武夷山風景區中心點的武夷宮,以供中外遊客觀賞和研究。
民族英雄張浚與劉子羽、吳玠
“子羽白於足下:昔使相拔子羽於罹難,子羽嘗謂之知音。然意使相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後知足下不以子羽駑鈍,以國士待子羽。子羽常懷之慾報。子羽直性狂放,眾人多所不堪,只因子羽素與足下相知,故多容讓子羽耳。吾昔亦讀書,但性有所不堪,實不可強改之。今語於達人,子羽外不隨俗,內不失正,常嘆與其一世同其波流,而悔一生乏味耳。先賢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我輩凡俗人,不可得先賢餘味。不遇我公,子羽一生窘窮也……”他寫完這些,被自己和張浚的知己情懷深深感動,沉吟片刻,繼續寫道:“子羽現在向您告別,我沒有別的囑託,只希望您能夠努力加餐,為國家留下中興的元氣……”
吳玠的信,劉子羽寫的極短。他知道,吳玠在守蜀的戰略思想上和他的想法南轅北轍。吳玠本是關陝六路中永興軍普通的一員小將,是劉子羽發現了他的將才後,吳玠才能夠漸漸獨當一面。初露頭角後,威武大將軍曲端發現宣撫處置司有扶植吳玠,取代自己的意思,曾經藉口他在關中失利,要殺吳玠。幸虧劉子羽力保,才使曲端未能得逞。吳玠為人梗直,很少在大事上容讓別人。紹興元年,劉子羽和吳玠就為了選擇大軍集結地的戰略觀點不同,非常嚴肅地爭執了一次。結果兩人誰也無法説服對方,於是各自分兵把守仙人關和定軍山。三年後還是如此,劉子羽認為憑險把守秦嶺、商洛一帶的要害,不讓金兵進入漢中,如果戰事順利,宋軍可以進軍關中,戰事不利就退保蜀口,所以在饒風關就事先和諸將約定,萬一失敗,他在金牛鎮等待吳玠等人來會師。而現在看來,吳玠當時不反對,只是不願意和劉子羽在陣前爭執,事後還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回師西去,把守仙人關了。吳玠也有他的理由,作為秦隴出身的武家,吳玠對關隴六路的喪失感到莫大的屈辱,他苦苦守住仙人關,就可以讓敵人不能乘勢奪取關、隴六路剩下的階、成、岷、鳳、洪五州,並且還能支援鳳翔、隴州剩下的幾個戰略據點。同時,吳玠認為,敵人在秦隴的兵力數量並沒有佔據絕對的上風,金兵無法同時擊敗劉子羽和永興軍一西一東兩支部隊。如果永興軍也將主力集結到漢中,那麼金兵不但可以輕易盡奪關隴六路,而且可以集中兵力直下漢中,把打敗宋軍主力和奪取蜀口的兩個任務,一起來做。
子羽明白吳玠不會因為兩人的舊情,放棄自己的作戰方略,所以只是寫道:“昔者大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也;孔明不逼徐庶入蜀,鄙其短而憐其孝也。此可謂能相始終,真相知也。子羽今與君絕矣!”他在生死之間,原諒了吳玠的失信。
參考資料
  • 1.    像取自清光緒修《江蘇毘陵劉氏宗譜》。
  • 2.    劉必達  .百度[引用日期2016-01-02]
  • 3.    宋史  .二十四史[引用日期2016-01-02]
  • 4.    徐俐華主編;陳國代副主編.武夷文籍擇錄[M].北京:華藝出版社,2011.05.第180頁
  • 5.    楊倩描主編.宋代人物辭典,上[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01.第4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