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鈴花

(安息香科安息香屬植物)

鎖定
玉鈴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是安息香科,安息香屬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4米,樹皮灰褐色,嫩枝略扁,葉片紙質,互生,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粗鋸齒,葉柄被黃棕色星狀長柔毛,花白色或粉紅色,芳香,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梗和花序軸近無毛;小苞片線形,早落;花萼杯狀,花冠裂片膜質,橢圓形,花蕾時作覆瓦狀排列,花冠管長約4毫米,花絲扁平,花柱與花冠裂片近等長,無毛。果實卵形或近卵形,種子長圓形,5-7月開花,8-9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遼寧東南部,山東、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朝鮮和日本也有分佈。屬陽性樹種,生長在海拔700-1500米的林中,適於較平坦或稍傾斜的土地生長,以濕潤而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該種木材淺黃色至黃褐色,材質堅硬,富彈性,紋理致密,加工容易;木材可作器具材、雕刻材、旋作材等細工用材;花美麗、芳香,可提取芳香油及觀賞;種子油可供製肥皂及潤滑油。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別    名
白雲樹
中文學名
玉鈴花
拉丁學名
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柿目
安息香科
安息香屬
玉鈴花
命名人及年份
Sieb. et Zucc. ,1835

玉鈴花形態特徵

玉鈴花
玉鈴花(8張)
喬木或灌木,高10-14米,胸徑達15釐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嫩枝略扁,常被褐色星狀長柔毛,成長後無毛,圓柱形,紫紅色。 [5] 
葉紙質,生於小枝最上部的互生,寬橢圓形或近圓形,長5-15釐米,寬4-10釐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無毛或僅葉脈上疏被灰色星狀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側脈每邊5-8條,第三級小脈近於橫出,在下面明顯隆起;葉柄長1-1.5釐米,被黃棕色星狀長柔毛,基部膨大成鞘狀包圍冬芽,生於小枝最下部的兩葉近對生,橢圓形或卵形,長4.5-10釐米,寬3-5釐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葉柄長3-5毫米,基部不膨大。
花白色或粉紅色,芳香,長1.5-2釐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6-15釐米,下部的花常生於葉腋,有花10-20餘朵,基部常2-3分枝,花序梗和花序軸近無毛;花梗長3-5毫米,密被灰黃色星狀短絨毛,常稍向下彎;小苞片線形,長3-5毫米,早落;花萼杯狀,高5-6毫米,寬4-5毫米,外面密被灰黃色星狀短絨毛,頂端有不規則5-6齒;萼齒三角形或披針形;花冠裂片膜質,橢圓形,長1.3-1.6釐米,寬4-5毫米,外面密被白色星狀短柔毛,花蕾時作覆瓦狀排列,花冠管長約4毫米,無毛;雄蕊較花冠裂片短,花絲扁平,上下近等寬,疏被星狀柔毛或幾無毛;花柱與花冠裂片近等長,無毛。果實卵形或近卵形,直徑10-15毫米,頂端具短尖頭,密被黃褐色星狀短絨毛;種子長圓形,暗褐色,近平滑,無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 [2] 
該種小枝最上部葉的葉柄基部膨大成鞘包圍着冬芽,是區別於該屬其他種的主要特徵。 [3] 

玉鈴花生長環境

温帶樹種,喜温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環境,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忌澇。也能耐受半陰環境。屬陽性樹種,生長在海拔700-1500米的林中,適於較平坦或稍傾斜的土地生長,以濕潤而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3] 

玉鈴花分佈範圍

該種是安息香屬植物分佈至中國最北的一種,可達遼寧東南部(鳳城),向南見於山東(煙台)、安徽(黃山、嶽西)、浙江(孝豐、昌化、天目山)、湖北(含豐)、江西(婺源、修水)。朝鮮和日本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日本。 [3] 

玉鈴花繁殖方法

玉鈴花 玉鈴花
精選種子: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選,選出健壯、發育完全、無病蟲害的種子。
低温沙藏:沙藏前對種子進行消毒,方法是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撈出密封30分鐘後,用清水沖洗陰乾。沙牀地選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也可在室內沙藏;沙牀寬1.2-1.5米,長2-3米;沙藏時先在底層鋪5-10釐米的中沙,然後一層種子一層沙,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2:1或3:1,沙的含水量為飽和含水量的60%,以手抓沙有水印但不流出水為宜,沙藏層數依種子數量決定,但一般總高度不超過30釐米,頂層再蓋5釐米中粒沙。種子鋪於沙牀後設通氣管道等設施並定期撿查沙牀温、濕度,防止種子腐爛變質。
整地作牀:選擇通風向陽、排水良好、靠近水源、土質疏鬆而肥沃的圃地,土壤深翻20-30釐米,清除雜物,打碎土塊,結合翻耕每667平方米施入3000千克優質腐熟的有機肥,同時每667平方米耐用3%吠喃丹1千克進行土壤消毒。苗牀規格為寬1-1.36米,長10-15米,高20-25釐米,步道寬30-35釐米;做到邊溝低於中溝,中溝低於步道溝。
適時播種:播種時間為4月中下旬,播種方法為人工撒播。平整苗牀後,在牀面上均勻地撒下經沙藏的玉鈴花種子,平均每平方米播種量為0.05千克(具體播種量也可按技術水平、圃地狀況等適當增減),然後覆土蓋種,土厚0.5-1釐米,播種後牀面上用稻草等物覆蓋,厚2-3釐米。 [4] 

玉鈴花栽培技術

玉鈴花 玉鈴花
間苗定苗:在幼苗展開2一4個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撥除生長過於密集,發育不健全和受傷、感染病蟲害的幼苗,使幼苗分佈均勻,間苗的同時,選擇陰雨天對過於稀疏的地段進行補栽。以後視幼苗生長情況進行第2、第3次間苗。在7月上旬以前進行定苗,定苗後每平米保留苗木30株左右。
鬆土除草:苗圃地鋤草要及時,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在地面濕潤時連根拔除。
水肥管理:施肥掌握少量多次原則,前期以施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為宜,後期可施少量複合肥。苗圃地發現有積水應立即排除,做到內不積水,外不淹水。 [4] 

玉鈴花病蟲防治

5月中下旬用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0.2%溶液或50%甲基立枯靈可濕性粉劑0.05%溶液,防治苗木立枯病,每隔7天噴灑1次,連續2-3次。 [4] 

玉鈴花主要價值

樹形美觀,色澤豔麗,葉、花、果、姿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現代城鄉綠化的優勢樹種之一。木材可供建築、製作器具、雕刻等,是良好的用材樹種之一。種子榨油,可用於制皂及滑潤滑脂機械。花美麗、芳香,可供園林觀賞及提取芳香油。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