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牌頭鎮

鎖定
牌頭地處諸暨西南部,北距諸暨市區14.5公里,是一個歷史古鎮,挾有文化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等優勢,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又是重要的工業基地,還是重要的文教中心。
2019年10月,牌頭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 
中文名
牌頭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諸暨市
面    積
87.65 km²
下轄地區
27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575
郵政編碼
311800
氣候條件
亞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91 萬(截止於2003年)
方    言
吳語太湖片(諸暨方言)

牌頭鎮古鎮概況

諸暨市轄鎮。位於市境西南部。轄牌頭1個社區和長潭街、鬥巖、金龍塔、靖江、九霞、坑西新、樓稼坂、牌上、牌頭、牌一、前山新、三保裏、山下週、雙高、同文、王勞軍、西山下、下嶺腳、小硯石、新樂、新升、新五、興埠、新樂一、義井、越峯、中華27個行政村。浙贛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浦陽江穿境而過。 [2] 

牌頭鎮沿革

1953年為牌頭鎮,1958年撤銷屬上游公社,1981年復建鎮。1996年,面積85.9平方千米,人口5.2萬人,轄牌頭、牌上、義井、小硯石、西山前、西山後、何村埠、中華、王家宅、楊曙霞、植樹王、邵友、拜曲、水霞張、下嶺腳、王勞軍、寺下張、珠村、坑西、樟塔等70個行政村和牌頭1個居委會。1999年末轄70村1居,人口52645人,面積85.86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51638人,面積86.75平方千米。2001年末人口50543人(其中非農5107人),面積88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49785人,2003年末人口49191人。
2005年末,面積87.65平方千米,人口4.88萬人,轄牌頭1個居民區和牌頭、牌上、義井、祭祀、茅山後、三國到地、小硯石、坑塘下、大莊、新莊、西山後、西山前、夏宅埠、何村埠、大眾、桑園、鳳樓、中華、賈橋、裏邵、王家宅、何沈、楊曙霞、後泉畈、植樹王、邵友、長潭、新酈、拜曲、金家山頭、馬家弄、水霞張、椒山塢、溪口、桃樹塢、鸛鳴、楊傅、鳳凰、徐何、高霞、下嶺腳、金家牆弄、牌軒下、霞澤畈、九年、溪北、姜宣家、前山廟、樓瑤駕、花前畈、寶稼塘、王勞軍、東山王、長潭街、寶村、毛宅畈、上樓宅、埂大、寺下張、朱家塢、後充嶺、山下週、珠村、梅溪、坑西、樟塔、蔣家塢、楓塘、金坑、寺龍7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工農路14號。 [2] 

牌頭鎮基本概況

牌頭鎮地處諸暨西南部,北距諸暨市區14.5公里,南離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僅48公里,是諸暨的南大門,素有“婺越要衝”之稱。全鎮區域面積87.65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底,轄27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近6萬(其中外來人口近萬人)。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0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813元,綜合實力躋身“諸暨市六強、紹興市十八強、浙江省第六十一位”。

牌頭鎮地名由來

據傳,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大將胡大海在龍王殿鬥巖山扎兵。元朝兵馬駐紮在金家山頭,整天擂鼓激戰,雙方傷亡極大,人頭遍地,故此得名“排頭”。後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在現下市頭設有牌坊,後人逐漸將“排頭”改稱為“牌頭”。現因牌頭鎮駐地為牌頭村故名。

牌頭鎮區位交通

牌頭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杭金衢高速公路、杭金公路、浙贛鐵路和浦陽江依次縱貫全鎮,其中高速公路和浙贛鐵路在牌頭分別設有互通口和客貨車站,便捷的交通進一步顯現了區位優勢,在現代人流、物流、信息流中,牌頭成了一個重要的節點,業已跨入省級中心鎮和市級六大組羣中心鎮行列。

牌頭鎮經濟發展

牌頭鎮工業經濟

牌頭鎮中心小學 牌頭鎮中心小學
工業是牌頭經濟的主要支撐,其中製造業又是牌頭工業的主體,該鎮圍繞“依託工業區強合力,創新技術強活力,拓展外向強張力,擴張總量強實力”,立足發揮產業、區位優勢,牌頭鎮黨委、政府一手抓規模企業升級,一手抓中小企業培植,成效明顯。
2006年,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達1.2億元,實現工業產值700366萬元,銷售收入671256萬元,利潤總額53441萬元,新產品交貨值81016萬元,協議利用外資1340萬美元,實到外資554萬美元,自營出口2380萬美元。
效益工業發展成效顯著。1、環保塊狀迅猛發展:作為省級環保基地,有環保裝備企業10家,工業總產值31億元,產品立足全國,面向世界,2006年可達到40億元。2、骨幹企業支撐明顯:6家市級規模企業,3家苗子企業,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共28家,其工業產值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5%,形成環保機械、日用化工、輕紡服裝、橡膠輪胎四大主導產業,進一步支撐全鎮工業經濟。3、重點項目進展順利:2005年新批千萬元以上項目16只,在建千萬元項目22只。實施工業立鎮,乘勢而上,培育特色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正成為牌頭的富民之策、強鎮之本。

牌頭鎮效益農業

牌頭鎮 牌頭鎮
截至2006年底,牌頭鎮有耕地32027畝,其中:水田27709畝,旱地317畝,土地資源豐富,是一個農業大鎮。而發展效益農業,是牌頭鎮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也是將牌頭建設成農業強鎮的關鍵舉措。通過抓宣傳引導促進農民轉變觀念,抓基地建設帶動農民調整結構,抓典型示範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完成“萬畝土地整理,萬畝低產田改造”工程,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
截至2006年底,賈橋的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吊瓜、特種水產等種養規模已超過5000畝,其中賈橋無公害蔬菜基地評為紹興市科普示範基地。2006年,新增市級農業苗子企業2家,名牌產品2只,農業特色化和產業化得到有效結合。在此基礎上,建設3個“十里”,即依託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線豐富的旱地資源和交通條件,着力發展經濟林,構建“十里花果長廊”;利用浦陽江兩岸水田和充足的水資源,着力發展養殖業,建“十里魚米之鄉”;發展坑西新村一帶半山資源,着力發展適用林和筍竹兩用林,建“十里綠化生態帶”,促使全鎮農業加快步伐朝着產業化、特色化、高效益方向邁進。

牌頭鎮文化教育

牌頭還是重要的文教中心。“耕讀傳家”和“同文”學風聲譽浩蕩,佔地800多畝的集鎮教育區氣勢恢宏,集聚了省重點中專紹興農校、省一級重點中學牌頭中學、省農業示範初中牌頭鎮中、省示範小學牌頭鎮小等一批現代化學校,尤其是牌頭中學(前身為同文中學),因培養了張秋人、宣中華等我黨早期活動家和學生領袖而聲譽顯赫。先後被評為“諸暨市教育先進鎮鄉”、“紹興市教育綜合實力強鎮”、“省教育強鎮”。

牌頭鎮所獲榮譽

在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同時,鎮黨委、政府狠抓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先後榮獲“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鎮”、“浙江省衞生鎮”、“紹興市信訪三無鄉鎮”等榮譽稱號,鎮黨委先後被命名為紹興市“六好黨委”、紹興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牌頭鎮旅遊資源

牌頭鎮概況

牌頭鎮 牌頭鎮
牌頭是一個歷史古鎮,挾有文化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等優勢。早在宋代相關文書中,就有了牌頭的記載,並留下了不少古蹟。鎮東的越山,為吳越古戰場,歷史悠久。千年古剎越山寺,始建於唐代,名揚浙東。鎮西的鬥巖,素有“小泰山”之稱,是五泄一浣江國家級風景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有道凝山、古漢墓葬羣、江南第一天然大佛等名勝古蹟。

牌頭鎮諸暨大佛

諸暨大佛 諸暨大佛
中國第一天然彌勒大佛。除大佛面部稍作修琢外全尊坐佛輪廊為自然形成。佛像高81.60米,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其高度比四川樂山大佛還高21.4米。該佛頭大、身小、腹部隱入樹林中。佛頭寬30米,高37米,呈趺坐入定之狀,微笑,慈眉,善目,祥和。

牌頭鎮金井龍潭

金井龍潭又稱“仙翁潭”,一巖壁裂隙噴泉而成水潭,潭深約2米,長約3米,巖隙所湧清泉,水質清冽。四季不息,日夜不停,大旱不涸,久雨不溢,鑑之純潔,飲之甘甜。據省有關部門專家檢測,泉水含多種微量元素,可直接飲用,且有益於身心健康。內塑金龍兩條,一浮水面,一騰空間,淙淙清泉由巖縫經龍口湧出。外建封閉式石牌坊,額匾上鐫“金井龍潭”四字。兩旁對聯曰:“金井龍王府,白雲仙人家”。兩邊塑龍首人像,拱手肅立。《康熙諸暨縣誌》載“飛泉從峽中噴出,鏗然如聞琴瑟”。有緣者早晨可見白霧氤氲,浮漾飄忽其間,更使龍潭傳説出神入化。

牌頭鎮白雲禪院

白雲禪院是鬥巖風景區的主體建築。其地原為近山村落王姓義塾,後由村民王愛泉捐助建為殿宇。

牌頭鎮曲徑通幽

從鬥巖山麓到半山,有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羊腸小道,拾級而上,可盡情飽略幽雅的綠蔭和悦耳的泉聲。

牌頭鎮靈龜登台

石屏後側,有一棵百年古樟樹,樹蔭下,有直徑約2米多的石龜趴於巖上,正探頭移足向上爬行,其形態異常逼真。

牌頭鎮鬥巖風景區

牌頭,一個人傑地靈之鎮,不僅擁有深厚的人文文化,更有着豐富的旅遊文化。鬥巖旅遊區,人稱“佛佛皆巖,巖巖皆佛”的景點,就位於牌頭鎮,其離諸暨市區12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是五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鬥巖之名説法頗多,主要有三種:一是這裏的山岩非常陡峭,當地百姓稱之為“陡巖”,“陡”與“鬥”在當地音相近。二是此地山峯錯落參差,形如北斗七星,北斗被稱為“鬥宿”,故有此名。三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於1365年在此乘大霧發動過“新州大戰”,大敗張士誠主力,奠定了明天下的建國基礎,“鬥”這裏是打仗的意思。
鬥巖羣山蜿蜒起伏,山體溝壑縱橫,猶如游龍盤繞。石,是鬥巖的骨;山嵐,是鬥巖的魂。山頂岩石裸露,山岩的形狀大多相似呈圓狀,山腰之下林木茂盛。鬥巖景區以峯險、巖秀、泉清、風涼為特色。山峯並不十分高大,主峯海拔僅在494米左右,由於地處平原地帶,緊鄰杭金高速公路,給人以挺拔崢嶸,孤峯插天之感。鬥巖南側1.5公里處為西黃岩,中部有一因山體與岩石長期變動,凹陷而成的巨型巖洞,後人曾在洞中建廟,稱為西黃廟。西黃岩高有50米,長100米,顏色呈赭黃。其中有一岩石如猴在四顧,名為“猴頭巖”。西黃岩巖頂有“盤陀卧石”,從遠處看恰似如鱷魚出遊。從西黃岩遠眺鬥巖,組成鬥巖的眾多岩石均呈佛面,故鬥巖又有“千佛山”之稱,因此,光是一座鬥巖就讓牌頭成了旅遊名鎮。

牌頭鎮名人

牌頭鎮宣中華

宣中華 宣中華
宣中華原名仲華,乳名洪霖,字廣文,筆名依凡,別號無我,又號樂觀子。諸暨市牌頭鎮中央宣村人。他是浙江早期學生運動領袖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
1920年夏,宣中華“一師”畢業,次年春,應陳望道之邀,赴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工作。不久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0月,他與張秋人等人赴莫斯科出席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受到列寧的親切接見。1922年秋,宣中華應中共早期黨員沈定一函邀,赴蕭山衙前任教育會總幹事。在此期間,參與組織發動了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農民運動——蕭山衙前農民運動
1924年1月,宣中華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受黨組織指派,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隨後,他出席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3月,他回杭州成立了國民黨浙江臨時省黨部,並當選為執委,負責組建各縣市黨部和領導工農民眾運動。1926年3月,國民黨浙江省黨部正式成立,宣中華當選為常務執委兼宣傳部部長,並由中共上海區委指派擔任省黨部中共黨團書記,為浙江的國共合作統一戰線作出了貢獻。對此,周恩來曾將宣中華與李大釗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等相提並論,予以高度評價和讚揚。
此後,宣中華積極從事組建浙江臨時省政府和迎接北伐軍等重要工作。1927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在杭州發動武裝政變。宣中華由杭赴滬,不幸在上海近郊的龍華火車站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宣中華被捕後,國民黨特務喪心病狂對他輪番暴虐,酷刑逼供,並以槍殺相威脅。宣中華大義凜然,堅強不屈。4月17日深夜,遍體鱗傷的宣中華,被押解至龍華荒郊,慘遭國民黨大刀隊殺害。年僅29歲。

牌頭鎮張秋人

張秋人 張秋人
張秋人(1898-1928),學名慕翰,別名秋蓴。諸暨人。1921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研究會”,下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青年團中央候補委員、中共上海區委候補委員、青年團江浙皖區兼上海地委書記。1926年在廣州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等職。1927年9月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同年底,在杭州被捕。次年2月在浙江陸軍監獄就義。
張秋人的墓碑位於牌頭鎮水霞張村前山頭。墓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墓丘直徑3.5米,塊石砌築。墓地有磚砌圍牆和門樓。

牌頭鎮錢之光

錢 之 光(1900.11(庚子年) — 1994(甲戌年).2)諸暨牌頭王家宅人。夫人劉昂蔡暢侄女)。老共產黨員,全國人大代表。錢之光是新中國紡織工業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參與建立了新中國的紡織機械製造業體系,適時滿足了大規模建設的需要,使我國棉、毛、麻、絲等紡織業得到全面發展。為了克服糧、棉爭地的矛盾,解決人口的穿衣問題。他提出了發展天然纖維化學纖維並舉的方針,引進國外技術,建設了上海金山、遼寧遼陽、天津、四川長壽和江蘇儀徵等大型化纖生產基地,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化纖工業大國之一。

牌頭鎮錢希均

錢希均(1905—1989),女。浙江諸暨牌頭王家宅人。1905年出生,1922年入上海平民女校學習。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入黨,1926年與毛澤民結婚。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30名女戰士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出版部發行科科長、交通員,中共順直省委組織科、機要科科長,中央蘇區《紅色中華》報發行科科長。參加了長征。到達陝北後,任陝甘寧邊區國民經濟部秘書長。1946年任中共上海滬西,浦東區委組織部部長。曾參與領導上海申新第九棉紡織廠工人罷工。建國後,任輕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是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牌頭鎮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牌頭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3]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