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飛

(民族英雄)

鎖定
熊飛(?一1276),字翼之,廣東東莞東城榴花村人(今東莞市東城街道新圍村),漢族廣府民系民族英雄 [2]  。宋末著名理學家李用(東莞白馬村人)之婿,有武略,善騎射。 [1] 
全    名
熊飛
翼之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東東莞
逝世日期
1276年
主要成就
起兵抗元

目錄

熊飛人物生平

熊飛墓
熊飛墓(7張)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春,元軍陷宋都臨安,南宋王朝已臨崩潰局面。熊飛憤於國破家亡,在岳父李用的支持鼓勵下,聯絡東莞各地義士,毅然率義軍北上投奔文天樣,抗擊元軍。熊飛將到江西時,被元將黃世雄所阻,乃詐為歸附,借為元朝守潮州之名,引軍沿循州、惠州返回東莞
熊飛第一次起兵勤王失敗後,居住在東莞的宋宗室趙必勸他尊奉宋帝,然後再起兵,還捐出家資三千緡(一緡為一千文)、米五百石作軍需。他採納了趙的意見,打起宋軍旗號,再次起兵抗元。
九月,黃世雄得悉熊飛在東莞再次起兵,便派部將姚文虎領兵陷莞城,兵逼榴花村。熊飛在銅嶺阻擊,元軍全軍覆沒,姚文虎被殺。銅嶺戰後,熊乘勝收復莞城,並揮軍攻打廣州,黃世雄愴惶北逃,遂克廣州。
這時元將呂師夔率軍由江西進入廣東梅嶺,廣東制置使趙溍命熊飛和夏正炎為將,領兵北上禦敵。十月,與元軍在大庾嶺發生遭遇戰,宋軍戰敗,熊飛退守韶州,為敵所困。十一月二十一日,劉自立變節降元,打開南城門,元軍便蜂擁入城,熊飛所部與元軍展開巷戰,終因寡不敵眾而殉難。
熊飛殉難後,東莞人民敬仰他的民族氣節,把他的衣冠與亡妻李氏合葬在榴花新圍後 面山崗下的熊氏墓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東莞舉人何仁山倡導重修熊飛墓。建國後1982年和1999年也分別進行了重修。 [1] 
許之鑑,莞城城西人。熊飛起義,他集兵千餘人跟隨熊飛抗元。榴花戰役,他的戰功最大。熊飛殉國後,跟從文天祥於汀洲,駐兵潮陽。元兵突至,力戰五坡嶺,被執,不屈死。

熊飛熊飛墓

新圍村熊飛墓位於銅嶺山腰,始建於宋末,是抗元義士熊飛與亡妻李氏合葬的衣冠冢。清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名儒何仁山倡導,闔邑紳民重建,1982年、1999年重修。坐南向北,墓長8米,寬4米,磚石灰砂結構,享堂二個。1999年,在熊飛墓旁建熊飛將軍紀念亭,紀念亭牆壁存有“熊飛墓”碑刻。1989年該墓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熊飛墓 熊飛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