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項羽之死

鎖定
《項羽之死》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此篇圍繞項羽這個悲劇英雄,描寫了垓下之圍、東城快戰、烏江自刎三個場面,記敍了項羽一生的最後階段,表現他無可奈何的失敗和悲壯的死亡,是《項羽本紀》中最具悲劇性的一幕。全文三個場次之間的節奏變化,起伏張弛,抑揚徐疾,情理兼勝,妙合無垠,作者運用史實、傳説和想像,傳寫了項羽的窮途末路,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藝術效果,達到了雄奇悲壯的美學境界。
作品名稱
項羽之死
作    者
司馬遷
創作年代
西漢
作品出處
史記
文學體裁
散文

項羽之死作品原文

項羽之死
項王軍壁垓下1,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2,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3!”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4;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5,自為詩曰6:“力拔山兮氣蓋世7,時不利兮騅不逝8。騅不逝兮可奈何9,虞兮虞兮奈若何10!”歌數闋11,美人和之12。項王泣數行下13,左右皆泣,莫能仰視14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15,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16,馳走17。平明18,漢軍乃覺之19,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20。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21。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22,田父紿曰“左”23。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24。項王乃復引兵而東25,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脱26。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27,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28,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29,願為諸君快戰30,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31,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32,四向33。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34。”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35。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36,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37,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38。與其騎會為三處39。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40。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41:“如大王言。”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42。烏江亭長檥船待43,謂項王曰44:“江東雖小45,地方千里45,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46。願大王急渡47。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48。”項王笑曰:“天之亡我49,我何渡為50!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51,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52,我何面目見之53?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54。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55。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56。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57,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58,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59,邑萬户,吾為若德60。”乃自刎而死。 [1] 

項羽之死註釋譯文

項羽之死詞句註釋

1.壁:名詞作動詞,本指軍壘,此處為設營駐守。
2.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裏。楚歌:名詞作動詞,唱起楚地的歌曲。
3.是:指示代詞,指漢軍。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幸:被寵幸。
5.於是:在這種情景下。慷慨:情緒激昂。
6.為:寫。
7.拔:撼動、拔起。蓋:超過。
8.逝:奔馳。
9.奈何:怎麼辦。
10.奈若何:固定句式,把你怎麼辦呢?
11.闋:遍。
12.和(hè):應和。
13.泣:眼淚。
14.莫:否定代詞,沒有人。
15.騎:單人乘一匹馬。
16.直:當。南:向南。
17.馳:騎馬奔馳。
18.平明:天快亮的時候,也叫平旦。時。也叫寅時、五更。
19.乃:才。
20.以:率領。
21.屬:跟隨。
22.田父:農夫。
23.紿(dài):欺騙。左:向左走。
24.以故:因此。
25.引:率領。東:向東走。
26.度:估計,猜測。
27.身:親身經歷。
28.卒:最終。
29.固:本來。
30.快戰:痛快的作戰。
31.刈(yì):砍倒。
32.以為:以之為,把分為。
33.四向:向四面(殺出)。
34.彼:他們。
35.期:約定,如不期而遇。山東:古今異義,山的東面。
36.披靡:草木隨風倒下的樣子,這裏用以形容漢軍潰散。
37.瞋目:瞪大眼。
38.辟易:退避,這裏指驚嚇後退。
39.會:聚集。
40.亡:損失。
41.伏:通服,心服的意思。
42.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東:名詞作狀語,向東。
43.亭長:秦漢時的鄉官。檥(yǐ):通“艤”,使船靠岸。
44.江東:長江在蕪湖到南京一段,為自西南向東北流向,秦漢以後習慣稱自此以下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
45.地方:土地方圓。
46.王(wàng):名詞作動詞,稱王。
47.願:希望。
48.無以:沒有用來辦法。
49.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50.何渡為:為什麼要渡呢?為,句末語氣詞。
51.西:名詞作動詞,向西征戰。
52.縱:縱使。王:使動用法,使稱王。
53.面目:顏面、臉面,在古代顏、色都指臉色,如和顏悦色。
54.長者:古今異義詞,這裏指德高望重的人。
55.短兵:短小輕便的武器。
56.創:創傷。
57.騎司馬:騎兵將領官名。呂馬童:原是項羽的部下。
58.面之:面對項羽。馬童原在項羽背後,不意為項羽回頭看見,只好面對着過去的上司,頗為尷尬。
59.購:懸賞。
60.吾為若德:我就送個人情給你吧。 [2-3] 

項羽之死白話譯文

項王的部隊駐守在垓下,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的軍隊把他重重包圍。深夜,項羽聽到漢軍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項羽於是大為吃驚,説:“難道漢軍把楚國都征服了嗎?他們那邊楚國人為什麼這麼多呀!”項王於是在夜裏起來,在帳中飲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寵跟在項王身邊;有駿馬名騅,項羽一直騎着。這時候,項羽不禁情緒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氣概舉世無雙,時運不濟時騅馬不再奔跑!騅馬不奔跑可將怎麼辦,虞姬呀虞姬,該怎麼安排你才妥善?”項王唱了連唱幾遍,美人虞姬應和着一同唱歌。項王眼淚一道道流下來,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淚,沒有一個人忍心抬起頭來看他。
在這種情況下,項羽獨自一人騎上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後面,當夜突破重圍,向南衝出。天剛亮的時候,漢軍才發覺,命令騎將灌嬰帶領五千騎兵去追趕。項王渡過淮河,部下壯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項王到達陰陵,迷了路,去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説:“向左邊走。”項王帶人向左,陷進了大沼澤地中。因此,漢兵追上了他們。項王於是帶領着騎兵向東跑,到達東城,這時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項王自己估計不能逃脱了,對他的騎兵説:“我帶兵起義至今已經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擋我的敵人都被打垮,我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從來沒有戰敗,因而能夠稱霸,據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終被困在這裏,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今天必死無疑,我願意給諸位打個痛痛快快的仗,一定勝它三回,給諸位衝破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諸位知道的確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
於是把騎兵分成四隊,面朝四個方向。漢軍把他們包圍起幾層。項王對騎兵們説:“我來給你們拿下一員漢將!”項王命令四面騎士驅馬飛奔而下,約定衝到山的東邊,分作三處集合。於是項王高聲呼喊着衝了下去,漢軍像草木隨風倒伏一樣潰敗了,項王殺掉了一名漢將。這時,赤泉侯楊喜為漢軍騎將,在後面追趕項王,項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連人帶馬都嚇壞了,退避了好幾裏。項王與他的騎兵在三處會合了 。漢軍不知項王的去向,就把部隊分為三路,再次包圍上來。項王驅馬衝了上去,又斬了一名漢軍都尉,殺死有百八十人。項王問騎兵們道:“怎麼樣?”騎兵們都敬服地説:“正像大王説的那樣。”
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等在那裏,對項王説:“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讓您稱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項王笑了笑説:“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干什麼!再説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説什麼,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又對亭長説:“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着這匹馬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送給您吧。”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項王回頭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説:“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馬童這時才跟項王打了個對臉兒,於是把項羽指給王翳看:“這才是項王。”於是項王説:“我聽説漢王用千金、封邑萬户懸賞徵求我的腦袋,我送你個人情吧!”説完便自刎而死。

項羽之死創作背景

司馬遷在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創作《太史公書》(後來稱為《史記》)。後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並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為《項羽本紀》。 [4] 

項羽之死作品鑑賞

項羽之死整體賞析

有人把《史記》譽之為悲劇英雄畫廊,西楚霸王項羽則是悲劇羣像中的絕代典型,“項羽之死”這個片斷便是這部曠世悲劇的最後一幕。“喑叱吒,千人皆廢”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間的是歷史長河中曾經“捲起千堆雪”的浪花,羣山萬壑中殷殷不絕的迴響,兩千年來無數讀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長嘆息。
這最後一幕,由垓下之圍、東城快戰、烏江自刎三場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陰陵失道、東城快戰、拒渡贈馬、賜頭故人等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節和細節。司馬遷懷着滿腔激情,運用史實、傳説和想像,傳寫了項羽的窮途末路,不斷豐富、發展了他的性格,讓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藝術效果。
第一場:垓下之圍。大幕剛啓,夜空中傳來若斷若續、如泣如訴的四面楚歌之聲,先奏起背景音樂;然後唱出變徵之音的“虞兮”主調:一起便哀音滿耳,感人至深。“時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結尾三虛字反覆唱嘆,曼聲蒼涼。這支歌由項羽主唱,美人和之,更顯得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以至這位從不曾流過淚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數行下”;他的部屬更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視”,一片嗚咽。這裏唱出的不僅是個人在命運面前無可奈何的悲哀,也包含了連所寵愛的美人都無法保護的悲哀;這裏流出的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英雄犯了錯誤之後的悲哀的眼淚,也是一位偉大的英雄面對最終失敗的懺悔與慚愧的眼淚。司馬遷不愧是偉大的傳記文學家,他對音樂的感發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刺客列傳》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寫荊軻的壯士之別,令“士皆垂淚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鴻鵠之歌”寫劉邦晚年不得立如意為太子的痛苦心態,使戚夫人“噓唏流涕”;而現在(公元前202年),他又用“虞兮之歌”作為項羽之死這最後一幕的序曲,讓悲愴的氣氛籠罩全篇,把讀者引進蒼茫遼遠、四顧寂寥的境界,噙着淚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讀,一讀則欲罷不能。
接下來是第二場——東城快戰。當項羽“自度不得脱”之後,連連説:“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與後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互相呼應,三復斯言;明知必死,意猶未平。錢鍾書説:“認輸而不服氣,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錐編》)“不服氣”,正顯示了他的平生意氣,説明了他自負、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責。快戰之前,司馬遷設計了陰陵迷道這個極富表現力的細節。田父把他指向絕路,看似偶然,其實必然。這是他過去“所過無不殘滅”,喪失人心的結果。“田父紿之曰:‘向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人家騙他,指向左邊,他便不假思索地馳向左邊,表現了他從來不慣騙人,也從來不相信別人敢騙他的直率、粗獷的性格。這裏兩“左”字獨字成句,節奏短促,紙上猶聞其聲,顯示出當時形勢嚴峻緊張,彷彿那五千騎追兵已從征塵滾滾中風馳雨驟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盡蓄筆端。
寫陰陵迷道,目的在揭示這位末路英雄喪失人心;寫東城潰圍、斬將、刈旗,則着意於進一步展開他拔山蓋世的意氣和個人英雄主義的性格。此刻,他絲毫不存幸勝突圍之心,只圖打一個痛快仗給追隨他的殘部看看,確證他的失敗是“天之亡我”。在這位英雄心目中,死,從來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認自己失敗,那才可怕。要死也死個痛快,死在勝利之中。這種心態,可笑而又可悲。在這場“快戰”中,司馬遷再一次運用細節描繪,寫項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赤泉侯……追項王,項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這裏,仍用虛筆,集中寫他的聲音。一呼則漢軍披靡,一叱則不僅人驚,連馬也嚇得後退數里,這是何等的聲威力量!他像一尊凜然不可犯的天神,一隻被獵犬激怒了的猛虎,鬚眉畢張,咆哮跳踉,誰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別是他“復聚其騎”後,“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寫得意,寫自負,聲口畢見,活活畫出項羽豪邁的性格。在這一瞬間,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種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裏還曾意識到自己是千槍萬箭追殺的目標!
第三場:烏江自刎。其中寫了拒渡、贈馬、賜頭三個細節。項羽馬到烏江,茫茫江水阻絕了去路。悲劇的大幕即將落下,司馬遷偏偏在這最後時刻打了一個迴旋,為他筆下的英雄形象補上了最後的濃墨重彩的一筆,設計了“烏江亭長艤船待”這個細節。文如水窮雲起,又見峯巒。項羽本來已無路可逃,司馬遷卻寫成他有充分的機會脱逃而偏偏不肯過烏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殺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與義,苟活倖存與維護尊嚴之間,從容地作出了選擇。江邊慷慨陳辭,英雄的形象更加豐滿完美。那曾經“泣數行下”的血性男子,臨了反而笑了。“項王笑曰”的笑,不是強自矜持,不是悽然苦笑,而是壯士蔑視死亡,鎮定安詳的笑;顯示了他臨大難而不苟免的聖者之勇——“知恥近乎勇”。自慚無面見江東父老,正是由於知恥。這個細節,展示出他的純樸、真摯、重義深情。對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卻不忍愛馬被殺,以贈亭長。因為,“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五年來無數勝利的回憶,猛然兜上心頭。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寫到這裏,實已神完氣足,司馬遷頰上添毫,再加上把頭顱留贈故人這樣一個出人意表、千古未聞的細節。“故人”追之、認之,必欲殺之以邀功取賞;項羽卻慷慨賜頭,“吾為若德”:螻蟻之微,泰山之高,兩兩對比,何等鮮明!
在這最後一幕中,留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個場次之間的節奏變化,起伏張弛,抑揚徐疾。第一場重在抒情,節奏紆徐,情如悲笳怨笛,以變徵之音形成了嗚咽深沉的境界。第二場重在敍事,全用短節奏,進行速度,鐵馬金戈,聲情激越。第三場江畔陳辭,羽聲慷慨。“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連用兩反詰句,頓挫抑揚,極唱嘆之勝。此外,還用了許多形象生動,藴涵豐富的細節,其中必有不少出於傳聞、揣度,但無不使人感到可感可信、入情入理。清劉熙載藝概》所謂“太史公時有河漢之言,而意理卻細入無間”;錢鍾書《管錐編》所謂“馬(司馬遷)善設身處地,代作喉舌”,都是讚揚他設計的細節情理兼勝,妙合無垠。虞姬悲歌,烏江拒渡,贈馬賜頭,一波三折,全憑細節傳神,使全篇文字達到雄奇悲壯的美學境界,讀之令人蕩氣迴腸。在傳記文學中,不説絕後,至少空前。 [5] 

項羽之死名家點評

明·凌稚隆史記評林》引吳賢齊語:“一腔怨憤,萬種低徊,地厚天高,託身無所,寫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極矣!” [5] 

項羽之死作者簡介

司馬遷像 司馬遷像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説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後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6]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長沙:嶽麓書社,1988:90-91
  • 2.    餘恕誠 等.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3-75
  • 3.    徐中玉 金啓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177-195
  • 4.    姚霖.淺析《史記·項羽本紀》立紀的合理性[J].考試周刊,2011(17):44-47
  • 5.    陳振鵬 章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281-285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