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人師表

(漢語成語)

鎖定
為人師表(拼音:wéi rén shī biǎo)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唐·李百藥《北齊書·王昕書》。 [1] 
“為人師表”的原義是指在道德和行為方面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和典範,後來把這一成語廣泛用於教師身上;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 [2-3] 
中文名
為人師表
拼    音
wéi rén shī biǎo
近義詞
率馬以驥以身作則
反義詞
誤人子弟道貌岸然
注音字母
ㄨㄟˊ ㄖㄣˊ ㄕ ㄅㄧㄠˇ
成語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為人師表成語出處

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唐·李百藥《北齊書·王昕書》)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為人師表”。 [1] 

為人師表成語故事

楊揞是北齊重臣,官至大丞相,其學識和品行都是可圈可點的。楊揞敬重王昕的學識和品德,把他作為自己學習的表率,可見王昕不是等閒之人。王昕生活在南北朝的亂世之秋,但他鶴立雞羣,一身正氣,成為那個時代不同凡響的人物。王昕見識不凡,極有才幹,但為人耿直,説話不留情面,人們都很敬重他。 [2] 
北魏時,王昕被汝南王元悦徵召為騎兵參事。一次,王昕和元悦一同外出射獵,回來的路上,元悦命令王昕為他牽馬。王昕則丟掉繮繩,任馬隨意奔跑。有一次,元悦讓王昕騎馬在前,他為王昕執鞭趕馬。王昕沒有推讓,昂頭騎在馬上,神情十分自然。元悦的屬下看了十分氣憤,便對元悦説:“大王的地位尊貴無比,卻屈尊為王昕牽馬,王昕竟然坦然接受,毫無感激之情。這種人實在太傲慢了 大王不要一味地遷就他。”元悦卻寬容地説:“王昕恃才自傲,無理之處很多,但我府中只有他一位賢良之士,許多事情離不開他。從大局考慮我不好責備他,你們也不要生事。” [2] 
元悦還經常將錢拋撒在地上,看到下屬們爭搶的場面,感到十分得意。而只有王昕感到這種遊戲有失體統和人格,便站在一旁不為所動。一天,汝南王元悦與下屬飲酒,喝得昏天黑地。席間,元悦站起身來想挪一下座椅, 旁邊的人爭着站起來幫忙,而王昕卻坐在一旁毫不理會。酒席上大家狂歡濫飲,喧鬧不止,王昕不喜歡這種嘈雜的場合,便離席在一間閒屋裏躺下 了,元悦多次派人請他回到宴席上,王昕執意不肯,元悦便親自去叫他説:”你覺得自己有點才能,就藐視自己的主人嗎,你這樣做算得上是仁義之士嗎?“王昕回答説:“你沒聽説殷紂王迷戀酒色,加速了自己的滅亡,你不吸取殷紂王的教訓,還讓我來承擔罪責嗎?”元悦聽後,無法辯駁,大笑而去。 [2] 
王昕入朝後,也沒有改掉他秉直的個性。當時元修為帝,孝武帝遍體有鱗文,喜好武術,性格強硬,為人無禮,不拘不節,有時裸露上身,與近臣嬉戲遊玩,但每當看到王昕,馬上穿衣正冠,恢復常態。 [2] 

為人師表成語寓意

王昕的學識和品德被楊揞、汝南王元悦、孝武帝尊重。如今的社會,為人師表,主要是指人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説:“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在師之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就是將對教育事業的堅定信仰,化為自己雙肩,上的職責。”教師如此,其他職業也是如此,任何規章制度,都不可能代替人格的魅力。 [2] 

為人師表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為人師表”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常用來指教師。 [3] 
  • 運用示例
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太平御覽·卷五四二·禮儀部·拜》:“魏文帝在東宮,武帝謂曰:‘荀公為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 [1] 
明·焦竑玉堂叢語·方正》:“敬宗忝為人師表,而求謁中貴,他日無以見諸生。” [1] 
現代·蘇步青《理想·學習·生活》:“社會上要尊重教師,教師也要尊重自己,一舉一動要為人師表。” [3] 
現代·凌力星星草》:“見李鴻章始終不改恭敬的態度,曾國藩的氣消了。為人師表的尊重得到了充分的滿足,這才比較寬舒地笑了笑。” [3] 
現代·葉聖陶《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我以為在當今的時代,這是教育工作者為人師表的極其重要的一項。” [3] 
參考資料
  • 1.    為人師表  .漢典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854-855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學識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