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鯨

(哺乳綱動物)

鎖定
灰鯨(學名:Eschrichtius robustus),隸屬於鯨偶蹄目鬚鯨亞目灰鯨科,體圍比鬚鯨科的種類大,但比露脊鯨小;它的成體長10至15米(雌鯨略大於雄鯨),最大體重超過35噸。體形呈紡錘狀,軀幹粗胖,在鰭肢附近最粗,向尾部逐漸變細。
無背鰭,沿後1/3的背脊上有8~15個低的峯狀突,第一個峯狀突最大,越靠近尾部越小。灰鯨的腹部平滑無縱溝,僅在喉部有1至2米長的縱溝2到5條,喉部有約1.5米長的喉溝2-7條;它的頭長約為體長的1/5,頭後腹側有一對較小的鰭肢,鰭肢寬短呈槳狀,梢端尖;其尾葉寬大,後緣呈平滑的“S”形,並具一處深的中央缺刻。上頜每側有130-180塊鯨鬚板,淡黃色,鬚毛很粗糙;鯨鬚板長40~50釐米。
灰鯨幼鯨為黑灰色,但成年後則呈褐灰色至淺灰色。它的全身密佈淺色斑,以及由鯨蝨和藤壺類構成的白色至橙黃色的斑塊。這些體外寄生物的斑塊成為了該種的特徵之一。
中文名
灰鯨
外文名
gray whale
別    名
克鯨
掘貝者
弱鯨
拉丁學名
Eschrichtius robus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獸亞綱
鯨偶蹄目
亞    目
鬚鯨亞目
灰鯨科
灰鯨屬
灰鯨
分佈區域
僅見於北太平洋及相鄰的海域
命名人及年代
Lilljeborg,1861年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7] 

灰鯨動物學史

灰鯨分類命名

灰鯨科灰鯨屬動物灰鯨 灰鯨科灰鯨屬動物灰鯨
現存的灰鯨被賦予過許多種名,導致至今仍然存在命名混淆的情況。1861年,W.Lilljeborg首次用Balaenoptera robusta的名字命名了灰鯨,它來自於全新世亞化石(4000~6000年前),模式產地是瑞典。W.Lilljeborg認為它是一種新的鬚鯨並將其歸到鬚鯨屬(Balaenoptera)。而到了1864年,英國動物學家格雷建立了灰鯨屬(Eschrichtius),並將Balaenoptera robusta歸入其中。期間,生活在太平洋的灰鯨一直被稱為Rhachianectes glaucus,它們被認為與Balaenoptera robusta不屬同一物種,直到1937年,A.B.Van Deinse和G.C.A.Junge研究得出結論,認為現存灰鯨與W.Lilljeborg早先描述的瑞典亞化石鯨是同一物種。後由J. G. Mead和E. D. Mitchell將Balaenoptera robusta歸為Eschrichtius robustus,並將其作為後者的異名。

灰鯨化石研究

灰鯨科灰鯨屬動物灰鯨 灰鯨科灰鯨屬動物灰鯨
灰鯨的化石非常稀少,一定程度限制了人們對灰鯨進化關係的瞭解。灰鯨的化石記錄僅限於北大西洋地區,已知最早的灰鯨科化石來自日本北海道,時代是上新世晚期,距今約250萬年。隨着一些新化石被發現,學界認為灰鯨科還包括三個已被發現的化石屬:來自意大利的ArchaeschrichtiusEschrichtioides,時代分別是中新世和上新世,以及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Gricetoides,時代是上新世。
根據化石記錄,中新世或上新世早期,灰鯨曾在地中海或北大西洋進化,通過當時開放的中美洲海道向西擴散到太平洋,然後在更新世間冰期又通過北冰洋分散回北大西洋。

灰鯨形態特徵

灰鯨與人的比例 灰鯨與人的比例 [1]
灰鯨體長在10-15米之間,體重達30多噸。全身灰色、暗灰色或藍灰色,有白色斑點,因此得名,也有人稱它是“灰色的巖岸游泳者”,腹面的顏色較淡。身體後部的皮膚上凹凸不平,主要是被岩石或砂擦傷以及藤壺等寄生動物附着後留下的傷疤所形成的賴皮狀皮膚。它的眼睛為卵圓形,位於口角的後面,比其他鬚鯨類的眼睛的位置靠上,上眼瞼略長。耳孔較大,可以插入一枝鉛筆,位於眼睛與鰭肢的基部之間。鯨鬚為淡黃色、每側大約為140-180枚,長度為40-50釐米。須板較厚,鬚毛粗糙,整個須板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它頭上的毛也較其他鬚鯨類多,排列不太規則,上、下頜的前端最多,毛的基部不形成瘤狀隆起。舌狹而厚,前端灰色,其餘部分為粉紅色。鰭肢上有4指,缺少第一指。
它的體形粗胖,尤其是鰭肢的附近最粗,然後由此向尾部逐漸變細。頭部與體長相比較小。雖然沒有背鰭,但也露出背脊,並可見到尾部背面有8-15個小的駝峯狀隆起。鰭肢寬厚,前緣凹凸不平,尾鰭的大小中等。胸腹部有2-4條縱溝,溝的前後長度達1.5米,但沒有褶溝。有人認為褶溝的作用是當動物呼吸時有助於胸腔的擴大或縮小,攝食的時候可以增大口腔的容量,而灰鯨是現有鬚鯨中最原始的淺水類型,所以褶溝尚不如其他鬚鯨那麼發達。噴氣孔有2個,位於吻部最高處的稍後方,2個孔的前端的距離較近,大約為7釐米,後端的距離稍遠,大約為21釐米,略成“V”字形,噴氣孔前後的長度約為20釐米。它噴出的霧柱又矮又粗,上面很平,彼此靠得很近,所以從後面看是捱得很近的兩條霧柱,從側面看上去就象只有一條霧柱一樣。 [2] 

灰鯨近種區別

灰鯨
虎鯨
瓜頭鯨
灰鯨體長在10-15米之間,體重達30多噸
成年雄性平均長度為8米,最大記錄是9.75米,雌性體重3.8噸,雄性體重5.5噸。雌性平均長度為7米,最大長度為8.5米
成體身長2-2.75米,體重70-225千克,雌性略小於雌性
全身灰色、暗灰色或藍灰色,有白色斑點,因此得名,也有人稱它是“灰色的巖岸游泳者”,腹面的顏色較淡
身體上的顏色黑白分明,背部為漆黑色,在鰭的後面有一個馬鞍形的灰白色斑,兩眼的後面各有一塊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為雪白的顏色。下頜及從下頜前端到尿殖區的體腹面白色。有1個白色的葉狀斑從尿殖區向上伸到背鰭後的體側。尾葉的腹面白色或淺灰色,可能具黑色邊緣。在每側眼的後上方具橢圓形的白色眼斑
較大個體的瓜頭鯨嘴唇及下頜尖端往往有一圈白色花紋,體色從黑褐色到黑灰色。瓜頭鯨身體上有一條從頭部延伸到背鰭後的深色區域,顏色是全身最黑的。眼部也有類似的深色區域,像戴了一個黑色面具
灰鯨 灰鯨
虎鯨 虎鯨
瓜頭鯨 瓜頭鯨

灰鯨生存習性

灰鯨遷徙

灰鯨
灰鯨(7張)
它是哺乳動物中遷移距離最長的種類,遷移距離可長達10000-22000公里。在太平洋的北美洲一側,灰鯨從5月下旬到10月末穿過白令海峽和白令海西北部,到水温、光照都較適宜的北極圈內索餌,然後開始南移,穿過阿留申羣島,沿着北美洲大陸沿岸南下,平均每天行進大約185公里。2月間在水温較高、光照充分的加里福尼亞半島的西側以及加里福尼亞灣的南側繁殖。2月份以後再次開始北進,但路線與南下時不同,從夏季的索餌場所到冬季的繁殖場所之間的往返距離大約為18000多公里。在太平洋的亞洲一側,灰鯨從鄂霍次克海穿過宗谷海峽進入日本海,再沿着朝鮮東海岸經過到達中國的南海,其中還有一部分穿過對馬海峽後北上進入中國的黃海。 [2] 
西北太平洋種羣夏季在鄂霍次克海,秋季到廣東和海南省海域越冬;東北太平洋種羣夏季在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和白令海,秋季沿海岸線至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西岸越冬。 [3] 

灰鯨食物

灰鯨主要以浮游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他羣游魚類為食,也吃海膽海星海螺寄居蟹、瑟蝦、海蔘以及海藻等。但在南下洄游時不攝食,胃中是空的,往北洄游時才經常攝食。 [2] 

灰鯨潛水

它也是在淺潛水的時候呼吸數次以後,就接着進行一次時間較長的深潛水,潛水的深度約為100米左右,在水下前進的距離約為1000米,持續時間一般為17一18分鐘。淺潛水時尾鰭並不露出水面,背部也不彎曲,但深潛水時尾鰭常高舉出水面。它的遊速很慢,一般為每小時3-4海里,最快也不超過7一8海里。 [2] 

灰鯨發聲

一些灰鯨特別喜歡發出一種“哼哼”聲,無論何時何地,每小時大約發出50次左右,每次歷時2秒鐘,頻率範圍在20-200赫茲之間,強度可達160分貝,很象是在嘆息或者嘟囔。人們對它發出這種聲音的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是回聲定位或者羣體成員之間交流的信號,也有人認為是對暴風雨、地震地自然現象的反應,最近的發現表明,發出這種聲音的個體大多是沒有找到配偶的個體,於是又推測這種“哼哼”聲可能是它們對於“失戀”的嘆息,或者是一種憤懣和發泄。 [2] 

灰鯨天敵

灰鯨在海洋中的主要天敵是虎鯨,經常遭受虎鯨的襲擊,這時只有將肚皮朝上浮在水面上,用假死的方法試圖躲過災難。 [2] 

灰鯨寄生關係

灰鯨是所有鯨類之中遭遇寄生情況最為嚴重的鯨魚,它們的身上寄生着大量的鯨蝨。感染內寄生物的灰鯨個體很少,已發現的灰鯨體內寄生物有在胃內的簡單異尖線蟲(Anisakis simplex),肝內的吸蟲類(Lecithodesmus goliath),腸內的畦胃吸蟲(Ogmogaster)、絛蟲類(Priapocephalus)和棘頭蟲類的球莖體棘頭蟲(Bolbosoma)等。這些寄生物的感染可能會導致灰鯨出現炎症反應,如胃炎、結腸炎和直腸炎等。
藤壺也是一種寄生在灰鯨皮膚表面的節肢動物,主要分佈在灰鯨相對較短的弓形頭部上方、呼吸孔周圍和背的前部。1種新的藤壺種羣和3種新的鯨蝨種羣都僅在灰鯨身上被發現。但值得注意的是,藤壺和灰鯨屬於偏利共生關係,藤壺的寄生不會給灰鯨帶來實質性影響。

灰鯨地理分佈

灰鯨僅分佈於北太平洋,分東西兩個種羣。亞洲側(即西側種羣)南至中國沿海,向北沿朝鮮、俄羅斯到鄂霍次克海。美洲側(即東側種羣)南達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向北沿美國、加拿大到白令海西北部、白令海峽以北,在中國多見於黃海、東海、南海等温帶海域附近。北大西洋曾是灰鯨的棲息地,但由於人類捕鯨活動,北大西洋的灰鯨在18世紀早期就已絕跡。灰鯨化石可見於北大西洋沿岸的英國、法國、瑞典、美國。
灰鯨地理分佈 灰鯨地理分佈 [4]

灰鯨生長繁殖

灰鯨在6~12歲時達到性成熟。交配和生育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並與遷徙週期同步。交配發生在秋季南遷的中期,並在冬季繁殖範圍的1月至2月繼續進行。灰鯨的交配系統很混雜,個體可以成對交配,也會有5只甚至更多個體在一起翻滾打轉的成羣交配現象。雄性可能會試圖與有新生幼崽的雌性交配,但有幼崽的雌性通常會拒絕與雄性交配。求偶時,雄性灰鯨與雌性灰鯨在遊動過程中會彼此愛撫,如果雌性沒有拒絕雄性的示愛,就會迅速發生交配,並重復進行多次,每次持續10~30秒。
雌性灰鯨的妊娠期11~13個月,通常每兩年生育一胎,生育時間常在12月下旬到3月初,期間的灰鯨正向南遷移至礁湖,而雌性灰鯨就會在礁湖中生產。幼崽會在母鯨到達礁湖的5~6周內出生,生產高峯大約出現在1月上旬。
剛出生的灰鯨幼崽體長大約4.9米,身上的鯨脂很薄,無法在冰冷的北極水域存活,但可在温暖的礁湖中健康成長。幼崽剛出生的幾個小時內,身體不協調,無法正常呼吸和遊動,母鯨有時會用背部或尾鰭將幼崽託到水面,使它能順利呼吸。在母鯨的幫助下,幼鯨在礁湖中實現運動協調,而後與母鯨一起向北遷移至避暑區。幼鯨7~9個月大時斷奶,在春季遷徙或夏季覓食時與母親分開。灰鯨大約在40歲時身體完全發育成熟,最長壽命記錄是80歲。

灰鯨保護現狀

灰鯨種羣現狀

基因研究和差別恢復模式顯示,灰鯨的西北太平洋亞羣獨立於東太平洋亞羣,前者被列為極危物種 [5] 
灰鯨 灰鯨 [1]
無論太平洋東部還是西部的灰鯨,在史前時代都有被巨牙鯊獵殺的紀錄。20世紀初期,沿海土著捕鯨數降至較低水平,興起的商業捕鯨造成的魚類資源消耗,嚴重削弱了傳統的漁獵經濟。19世紀中葉,潟湖育種區的商業捕鯨活動導致東太平洋灰鯨鋭減,1855~1865年,十年高峯捕鯨期,每年捕獲量約在480頭。1967~1996年的調查顯示,僅管有持續捕撈,東太平洋的灰鯨數量正以每年2.5%的增速恢復,1997年~1998年到達24,000-36,000頭的高峯,2001~2002年,下降到15,000-22,000頭,種羣下降的原因解釋繁多,最大可能與食物獲取及環境承載力有關。西太平洋的灰鯨數量保持了過去水平,大約在100~300頭左右。 [5] 
  • 野生種羣
中國: 1961和1962年分別有1頭灰鯨擱淺在福建晉江海灘。
1949年~1979年間在遼寧省、山東省、廣東雷州半島和惠陽大亞灣內、以及海南省都有擱淺或發現的記錄。
2011年11月5日,福建平潭發現1頭擱淺的灰鯨。
全球: 朝鮮海域1966年間的小規模捕獵使這個種羣未能得到恢復,2001年估計不到100頭;東北太平洋種羣也曾在1854~1865年間遭到嚴重捕殺,自1937年開始保護後逐漸得到恢復;據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統計,1987~1988年約有21,000頭;據1997~1998年調查,估計現存種羣約26,600頭。
美洲種羣在20世紀初僅剩幾百頭,1947年起經國際協議禁止獵捕,2004年已恢復到30,000頭;亞洲種羣資源恢復甚是緩慢,當前數量約有200頭。種羣趨勢穩定。 [3] 

灰鯨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東太平洋亞羣列為無危物種(LC),西太平洋亞羣列為極危物種(CR)。 [5] 
2021年2月,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6] 

灰鯨威脅因素

  • 灰鯨容易被漁具纏繞。一旦被纏住,灰鯨可能會拖着漁具遊很長一段距離,或者被錨定在原地而無法遊動。諸如此類事件會導致灰鯨疲勞、進食能力下降或嚴重受傷,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 與各種船隻相撞是海洋哺乳動物,特別是大型鯨魚的主要威脅之一。美國西海岸是灰鯨覓食和遷徙的區域,也是世界上船隻流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因此灰鯨很容易受到船隻的撞擊。在華盛頓的內陸水域和太平洋沿岸的覓食區,灰鯨也很容易與船隻相撞。
  • 海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等人類活動導致的棲息地改變和退化可能會影響俄羅斯庫頁島附近灰鯨的棲息與覓食活動。平台、管道和其他類型的基礎設施建設活動有可能影響灰鯨的獵物羣體。

灰鯨保護措施

自1948年《國際捕鯨管制公約》生效以來,灰鯨一直受到商業捕鯨的保護。
1972年《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和1973年《瀕危物種法》為美國水域內的灰鯨提供了保護。
2002年,墨西哥宣佈將所有領海和經濟禁區用於保護大型鯨魚。在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和中國的領海,灰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保護。
2003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制定了本土捕鯨限額,5年內可捕620頭灰鯨,一年不能超過140頭。
2005年,東太平洋種羣的主要繁殖地被納入保護區,從而限制划船、捕魚和沿海開發的干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