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袋狼

(袋鼬目袋狼科哺乳類動物)

鎖定
袋狼(學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是有袋鼬目袋狼科哺乳動物。體長1米餘;肩高約60釐米;口裂寬闊,具犬齒;育兒袋開口向後;尾長,逐漸變細,筆直不彎;全身被短毛,密而粗。上體黃褐色或褐灰色,或淺棕黃色;自肩胛背側經腰背、臀部達尾基有棕黑色橫紋,臀部橫紋最長;下體色淺。與狼的區別最重要的一點是其屬於有袋類動物,雌獸腹部有非常淺的、向後開口的育兒袋,袋內有2對乳頭。因身上斑紋似虎,又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
袋狼曾廣泛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以及新幾內亞島),棲息於開闊的林地、草原和石礫中。白天多棲身於石礫中,夜間外出捕食,多單獨或以家族形式狩獵。奔跑速度並不快,但會緊追不捨,直到獵物疲憊不堪為止。以袋鼠類、小型獸類和鳥類為食。交配季節為夏季,每胎產3-4仔。幼仔在母獸育兒袋裏哺育3個月後可獨自活動,但仍跟隨母獸約10個月。
袋狼在塔斯馬尼亞存活了相當長的時間,卻被英國早期的殖民者瘋狂殺滅。當時大量家畜被狗所傷,人們誤以為是袋狼所為大肆屠殺。到1910年在野外就已很少見到了;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9月7日死於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
中文名
袋狼
拉丁學名
Thylacinus cynocephalus
別    名
塔斯馬尼亞虎
塔斯馬尼亞狼
外文名
英文 Thylacine, Tasmanian Tiger, Tasmanian Wolf
法文 Loup marsupial
西班牙文 Lobo Marsupial, Lobo de Tasamania
同義學名
Didelphis cynocephala Harris, 1808
國際瀕危等級
野外滅絕(EW) [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袋鼬目
袋狼科
袋狼屬
袋狼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Harris, 1808)

袋狼動物學史

袋狼化石

袋狼第一次出現距離現今約400萬年。至1990年代初,至少已發現7個物種的袋狼化石。迪森袋狼(Nimbacinus dicksoni)是這7種被發現的化石中,年代最久遠的物種,可追溯至2300萬年前,也是體形最小的。袋狼曾廣泛生活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5千年前,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與食性相同的袋狼發生爭鬥,袋狼隨後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草原漸漸消失,僅在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上還有生存。澳大利亞的原住民首次接觸袋狼,已發現許多袋狼雕刻在岩石上,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 [1] 

袋狼滅絕

自1770年英國探險家科克到澳大利亞探險以來,袋狼因為被懷疑襲擊羊羣,所以被牧民所痛恨,然而多數事件的元兇其實是澳洲野犬。移民們把袋狼視為敵人,認為其為“殺羊魔”,並且在政府的獎賞制度鼓勵下進行大肆屠殺,加上狗的引入和人類侵佔其棲息地,使其近乎絕跡。當政府欲停止袋狼絕種趨勢時,情況已無法挽救。1933年有人捕獲一隻袋狼,命名為本傑明,飼養在赫芭特動物園,1936年因管理員疏忽曝曬而死亡,此後再沒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1] 
1936年後不斷傳出有酷似袋狼的動物在新幾內亞襲擊家畜的消息,也有許多目擊者聲稱他們看到袋狼,但卻無法證明袋狼確實仍存於世。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發現腐爛的動物屍體,經專家證實確為袋狼屍體,但對其是否為新鮮屍體或是多年前留下的乾屍科學家看法分歧。袋狼是否已經滅絕,不得而知。但如今科學界普遍認為袋狼已經滅絕。 [2] 
1999年澳洲博物館館長麥克‧阿契在悉尼博物館發現一個自1866年被保存在酒精中的小袋狼標本,麥克‧阿契便着手研究從中抽取DNA使袋狼復活的可能性,2000年5月13日又在其他博物館發現六個類似的標本,使得相關的基因庫更為完整。麥克‧阿契表示,袋狼將在50年內通過複製科技重現於世。 [3] 

袋狼分類

從動物分類上來看,雖然袋狼(它的育兒袋不那麼明顯)更接近袋鼠袋熊,但因它的外形實在太像狗和狼了,所以將其列入袋鼬科,或將其單列為袋狼科。科學家們以為,塔斯馬尼亞狼其實與其他任何種犬沒有關聯,之所以將它歸入犬類,在於它的進化環境和進化形式與澳洲野狗大體相同。 [3] 

袋狼形態特徵

袋狼肩高約58釐米;體長約180釐米,這個長度包括48-61釐米的尾巴;體重30千克。體毛濃密而軟,長約15毫米,耳朵直立,長約8釐米。體型瘦長,臉似狐狸。後腿比前腿長,該頭骨與狗的頭骨非常相似,但具有有袋動物的特徵。其他差異包括較小的腦殼和具有幾乎90度張開的下頜。並且習性似虎,通常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 [2] 
在四足肉食動物中,袋狼的嘴巴據説可以張開80度,這樣,撕咬的範圍就更大。同時,袋狼這種古老的食肉獸有着較多的原始特徵,和更晚些的貓科、犬科獸類相比,體色棕褐,背、腰、臀部有15-16條黑褐色橫紋,它的骨骼比較纖細,肌肉爆發力不大,而能夠大張的口腔骨骼構造,則顯示其咬合力較弱。前足5趾,後足4趾。腹部有向後開口的育兒袋,袋內有2對乳頭。尾巴細而長。袋狼呈灰色或者黃褐色。 [2] 

袋狼棲息環境

袋狼棲息於開闊的林地和草原。生活在樹林較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來到它們生活的土地上,它們就會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曾經在塔斯馬尼亞廣泛分佈,但在開闊的森林和林地中最為豐富。它們也生存在從低(東部)到高(西北)降雨量的大多數生境類型中,但在西南地區密度較低,降雨量非常高,土壤肥力非常低,植被是丘狀草原(紐扣草), 濕灌木叢或濕森林。 [2]  [4] 

袋狼生活習性

袋狼經常潛伏樹上,然後突然跳到獵物背上,一口可以將獵物的顱骨咬碎。夜間外出捕食,白天棲身於石礫中。多單獨或以家族形式捕食。因其口裂很大,捕食動物時常將獵物的頭骨咬碎。袋狼是肉食性動物。它肚子上的肌肉和骨架能有效地脹大,能使袋狼吃下大量的食物。經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會飛的鳥類為獵取出目標。它跑的速度並不快,但是會緊追不捨,直到獵物疲憊不堪為止。它們往往是一口咬住獵物的頭使獵物結束生命。 [2] 

袋狼分佈範圍

袋狼曾廣泛生活於澳洲和新幾內亞,5000年前,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與食性相同的袋狼發生爭鬥,袋狼隨後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草原漸漸消失,僅在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上還有生存。
袋狼分佈圖 袋狼分佈圖 [8]

袋狼繁殖方式

夏季交配,每胎產3-4仔。幼仔在母獸育兒袋裏哺育3個月後可獨自活動,但仍呆在母獸身邊約10個月之久。肚子有着像袋鼠那樣養育幼崽的袋子。 [2] 

袋狼保護現狀

袋狼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2年ver3.1——滅絕(EX)。 [4] 

袋狼種羣現狀

1933年有人捕獲一隻袋狼,命名為班哲明,飼養在赫巴特動物園,1936年因管理員疏忽曝曬而死亡,此後再沒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1936年後不斷傳出有酷似袋狼的動物在新幾內亞襲擊家畜的消息,也有許多目擊者聲稱他們看到袋狼,但卻沒有鐵證可以證明袋狼確實仍存於世。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發現腐爛的動物屍體,經專家證實確為袋狼屍體,但對其是否為新鮮屍體或是多年前留下的乾屍,科學家看法分歧。袋狼是否已經滅絕,不得而知。但科學界普遍認為袋狼已經滅絕。 [2] 

袋狼相關研究

袋狼克隆技術

2002年5月,克隆項目小組宣佈,袋狼DNA酶複製成功,從庫存標本瓶中浸泡着的一隻袋狼的幼仔體內細胞中成功提取了克隆所需DNA。
2009年2月,澳大利亞博物館囿於現有技術條件不得不忍痛中止袋狼的克隆項目。消息一經傳出,澳各大小報章競相轉載,一時間人們無不為之扼腕嘆息,更有媒體乾脆報道説“克隆項目已徹底失敗”,“該研究項目已遭放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與數年前該博物館宣佈啓動克隆項目時所造成的轟動效應形成巨大反差。 [5] 

袋狼基因組測序

古生物學家Michael Archer指出,陳列在博物館中的袋狼樣本可以用來提取可用遺傳物質DNA。得到這些DNA片段的序列僅僅是第一步,還要想辦法把這些序列拼接起來得到完整的基因組。如果袋狼的整個基因組序列被測定了,把實驗室得到的、攜帶有袋狼全序列基因組的核酸,植入到袋狼的近親物種袋獾(Tasmanian devil)的去核卵細胞中,然後植入袋獾的子宮中進行發育,在順利的情況下,就能誕生一隻小袋狼。 [5]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袋狼標本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袋狼標本

袋狼最新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6年9月17日報道,近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田野裏,有人拍到塔斯馬尼亞虎飛奔的畫面。塔斯馬尼亞虎,又稱袋狼,這種動物在1936年已宣告滅絕,如今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6] 
塔斯馬尼亞虎(視頻截圖) 塔斯馬尼亞虎(視頻截圖)
塔斯馬尼亞虎保護協會的建立者尼爾·沃特,他聲稱這就是滅絕已久的塔斯馬尼亞虎,對此,尼爾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視頻裏的動物脖子較粗、尾巴長且硬、與眾不同的排尿方式、走路時後足偏平,這些現象都表明了這個動物就是塔斯馬尼亞虎。他還表示,一旦確認了塔斯馬尼亞虎依舊存活,塔斯馬尼亞虎保護協會將竭盡全力保護它,讓它重返家園。 [6]  2022年12月,據BBC報道,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滅絕後,它的遺骸被認為失蹤長達85年。澳大利亞當地一個博物館發現,這具遺骸就藏在博物館的一個櫥櫃中,期間曾多次被拿出去展覽,但人們從未意識到這就是地球上最後一隻袋狼。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