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汝楨

鎖定
潘汝楨,字鎮樸,一字多皇、克生,號石乳,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人,明代官員、閹黨。 [17-18]  [20]  [28]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授縉雲知縣,調慈溪 [19] 多有貪污。 [21]  累遷河南道御史 [19] 特地上疏彈劾已經引退居家的東林黨魁李三才 [12] 
天啓二年(1622年)任福建道御史 [19] 為負責考察地方官的左都御史鄒元標罷免。 [13]  五年(1625年)補浙江道御史 [19] 六年(1626年)為魏忠賢首建生祠頌美 [11] 七年(1627年)累升南京兵部左侍郎。 [19]  本年崇禎帝即位,被劾罷。 [10] 
崇禎二年(1629年)欽定逆案,潘汝楨被髮配充軍 [17] 
全    名
潘汝楨 [18] 
別    名
潘汝禎 [19] 
鎮樸、多皇、克生 [18]  [20]  [28] 
石乳 [19] 
所處時代
明末 [19] 
出生地
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 [18] 
主要成就
首立生祠頌美魏忠賢 [11] 
最高官職
南京兵部左侍郎 [19] 

潘汝楨人物生平

潘汝楨,字鎮樸 [18] 一字多皇 [20] 克生 [28]  ,號石乳,某年八月二十九日出生於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貫軍籍 [18] 
潘汝楨五經研習《禮記》,中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聯捷三甲進士,觀政大理寺,授浙江縉雲縣知縣。三十二年(1604年),調浙江慈溪縣知縣 [19] 任內多有貪污。 [21]  三十四年(1636年)擔任浙江鄉試同考官。 [28]  三十七年(1609年),升户部雲南司主事,管舊太倉。三十八年(1610年),考選。 [19]  四十年十月初一日(1612年10月24日) [1] 河南道御史,巡視屯田。四十二年(1614年),巡視中城,管十庫,調巡視東城。 [19]  時東林黨魁李三才被劾隱退,忌者擔心其被複用,御史劉光復先劾,劉廷元率同僚繼之,潘汝楨更特地上疏議論彈劾。 [12]  四十三年二月初四日(1615年3月3日),巡按山西 [2] 丁母憂歸。 [24]  四十六年(1618年),補河南道御史,巡視兩關,差節慎庫。四十七年(1619年),丁憂歸。 [19]  泰昌元年(1620年),太僕寺卿姜應麟以潘汝楨前為慈溪令貪墨事諷之,潘汝楨遂與之成仇,暗中讓吏科給事中薛鳳翔劾其老病失儀,宜致仕。 [21] 
天啓元年九月二十日(1621年11月3日),除福建道御史。 [3]  二年二月初六日(1622年3月17日),巡視京營 [4]  時左都御史鄒元標主管在外地官員的考核,離職或是留任全憑公論。潘汝楨與同僚過庭訓一向有人議論,等過庭訓官期任滿,潘汝楨的評價充滿了讚揚的話。元標上疏彈劾,二人一起稱病離職。 [13]  五年六月初七日(1625年7月10日),補浙江道御史。 [5]  十二月十二日(1626年1月9日)升太僕寺少卿,分管東路。 [6]  六年三月初六日(1626年4月2日),升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 [7]  閏六月一日(7月23日) [14] 上疏請為魏忠賢建祠,詔賜名「普德」,為建生祠之始。 [11]  七年三月二十日(1627年5月5日)升南京兵部右侍郎 [8] 七月初八日(8月18日)再升添設左侍郎。 [9] 
同年崇禎帝即位,着手清算魏黨 [16] 天啓七年十月三十日(12月7日)以禮科都給事中吳弘業劾削籍。 [10]  崇禎二年三月十五日(1629年4月8日)欽定逆案 [15] 潘汝楨以“首開諂附”名列“交結近侍次等”,發配充軍 [17] 

潘汝楨個人作品

《烈孝龍川王公碑記》 [22] 

潘汝楨主要成就

首立生祠頌美魏忠賢。 [11] 

潘汝楨軼事典故

潘汝楨為慈溪令時曾將公款寄往家中,其父潘為山堅決不受,説:“陶母尚知封壇退鮓,你難道認為我連女子都不如嗎?” [23] 
潘汝楨在俯順輿情本中有“廠臣心勤國恤,念切民隱”等話。 [17] 

潘汝楨史料記載

《萬曆辛丑科履歷·潘汝禎》(上圖藏) [19] 
道光桐城續修縣誌·卷十二 人物誌 宦跡 潘汝楨》 [24] 

潘汝楨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備註
曾祖父
潘文智
——
祖父
潘仰
——
潘為山
號成宇,府學生,享年八十。以子潘汝楨貴封文林郎、河南道御史。
張氏
——
潘汝祥
——
湯氏
——
長子
潘映軫
字楚星,縣學生,性儉約寒素,年二十九卒。
次子
字次魯,崇禎十二年(1639年)副貢,考選台州府通判弘光時冒推官銜謁選,因激變而奔杭。後仕清至福建福寧道副使
以上內容來源 [18]  [23]  [25-27] 

潘汝楨人物評價

韓爌:交結織監,潛通內廷,首建逆祠,尤為始禍。 [17] 
參考資料
  • 1.    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五百 萬曆四十年 十月 一日 6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2.    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五百二十九 萬曆四十三年 二月 四日 3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3.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十四 天啟元年 九月 二十日 5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4.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十九 天啟二年 二月 六日 4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5.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六十 天啟五年 六月 十七日 8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6.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六十六 天啟五年 十二月 十二日 4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7.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六十九 天啟六年 三月 六日 6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8.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八十二 天啟七年 三月 二十日 3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9.    熹宗哲皇帝實錄 卷八十六 天啟七年 七月 八日 7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10.    附錄 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 天啟七年 十月 三十日 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11.    張廷玉 等《明史·卷三百六 列傳第一百九十四 閹黨 閻鳴泰》:生祠之建,始於潘汝禎。汝禎巡撫浙江,徇機户請,建祠西湖。六年六月疏聞於朝,詔賜名「普德」。
  • 12.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 李三才》:三才既家居,忌者慮其複用。四十二年,御史劉光復劾其盜皇木營建私第至二十二萬有奇。且言三才與于玉立遙執相權,意所欲用,銓部輒為推舉。三才疏辨,請遣中官按問。給事中劉文炳、御史李徵儀、工部郎中聶心湯、大理丞王士昌,助光復力攻三才。徵儀、心湯,三才嘗舉吏也。三才憤甚,自請籍其家。工部侍郎林如楚言宜遣使覆勘。光復再疏,並言其侵奪官廠為園囿。御史劉廷元遂率同列繼之,而潘汝禎又特疏論劾。
  • 13.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鄒元標》:其年十二月改吏部左侍郎。未到官,拜左都御史。明年,典外察,去留惟公。御史潘汝楨、過庭訓雅有物議,及庭訓秩滿,汝楨注考溢美。元標疏論之,兩人並引疾去。
  • 14.    附錄 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 天啟六年 閏六月 一日 3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15.    附錄 崇禎實錄 崇禎二年 三月 十五日 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7]
  • 16.    張廷玉 等《明史·卷三百五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 魏忠賢》:王素稔忠賢惡,深自儆備,其黨自危。
  • 17.    文秉《先撥志始·卷下 欽定逆案》:一交結近侍次等……潘汝禎,首開諂附。交結織監,潛通內廷,首建逆祠,尤為始禍。俯順輿情本有“廠臣心勤國恤,念切民隱”等語……以上依交結近侍官員引名例律減等充軍
  • 18.    《萬曆二十九年進士登科錄·潘汝楨》(加州大學藏):潘汝楨,貫直隸安慶府桐城縣,軍籍。縣學生,治《禮記》。字鎮樸,行一,年二十九,八月二十九日生。曾祖文智。祖仰。父為山,母張氏。具慶下。弟汝祥。娶湯氏。應天府鄉試第三十三名,會試第四名。
  • 19.    《萬曆辛丑科履歷·潘汝禎》(上圖藏):潘汝禎,石乳,《禮記》,癸酉八月二十九日,桐城人。庚子三十三,會四十三,三甲一百十九名,大理寺政,授縉雲知縣。甲辰調慈溪。己酉升户部雲南司主事,管舊太倉。庚戌,考選,壬子授河南道御史,印馬屯田。甲寅巡視中城,管十庫。巡視東城。巡按山西。丁憂。戊午,補河南道御史,巡視兩關,差節慎庫。己未丁憂。辛酉服除福建道御史。壬戌巡視京營,養病。乙丑起浙江道,本年升太僕寺少卿。丙寅升浙江巡撫,右僉都。丁卯,升南兵部右侍郎,升左侍郎。本年為民。
  • 20.    喻思恂 續《蘭台法鑑錄·潘汝楨》:潘汝楨,字多皇,直隸桐城縣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三十六年由慈溪知縣授户部主事。四十年改河南道御史,本年屯田印馬。
  • 21.    《雍正慈溪縣誌·卷七 名臣 姜應麟》:光宗立,起太僕少卿。御史潘汝楨舊為邑令,多所乾沒。應麟諷之,亟至,成嫌隙。陰令吏科薛鳳翔劾其老病失儀,宜致仕。
  • 22.    《光緒慈溪縣誌·卷五十二 金石下 烈孝龍川王公碑記》:賜進士第文林郎知慈溪事桐城潘汝楨撰文。(正文略)
  • 23.    《道光桐城續修縣誌·卷十七 人物誌 篤行 潘為山》:潘為山,號成宇,郡諸生。砥行力學,有至性,家貧以筆耕事二親,毳不缺。子汝楨為慈谿令,一日以官物為壽,卻還之,且詒書讓之曰:“陶母猶知卻鮓,若視人顧出女子下耶?”卒年八十。以子貴封文林郎河南道監察御史。
  • 24.    《道光桐城續修縣誌·卷十二 人物誌 宦跡 潘汝楨》:潘汝楨,字鎮璞,萬歴間登進士第四,授縉雲知縣,著循吏聲。調繁慈谿,益加意拊循,尤重文敎,進邑子弟課之,成就甚眾。尋拜監察御史,視屯,疏興屯利弊甚悉。復按山西,釐好剔弊,墨吏股慄。丁母憂歸,廬墓三年,鄉裏以孝稱。起復巡關,選將領,核軍儲,飭守禦之備,邊烽無警,累遷掌河南道,以病歸。尋陞僉都御史巡撫浙江,慈嚴並用,時議開金湯、雲霧兩山鑛,汝楨恐全淛為累,抗疏力爭之,乃免。再陞南兵部左侍郎。汝楨清謹和易,有長者風。立朝渾厚得大體,居鄉尤寛慈,坦白撫孤姪成立,授田廬與已子等。遇宗族姻好曲盡恩誼。
  • 25.    錢澄之《所知錄· 卷六 阮大鋮本末 小紀》:台州推官潘映婁,奄黨潘汝楨子,也在台激變奔杬,請兵除亂,值北師至,遂投誠,補杭州同知……映婁以已卯副榜考授通判銜,宏光時冐推官謁選,大鋮不知,上疏引映婁為証,猶稱其通判原銜,映婁恚。
  • 26.    《道光桐城續修縣誌·卷十七 人物誌 篤行 潘映軫》:潘映軫,字楚星,少司馬汝楨長子。萬歴閒邑諸生。少好學有識量,不慼慼於貧賤。及司馬公貴,儉約如寒素,田廬僕馬一無所好,乃至徒步數十里。性恬慎,閉閤讀書,不問家人生產。是時桐簪纓鼎,盛世祿之家鮮克,由禮而稱佳公子無閒言者,惟映軫及馬太僕之子懋襄而已。年二十九早卒。子金芝,太學生,亦淳謹有父風。
  • 27.    《道光桐城續修縣誌·卷十二 人物誌 宦跡 潘映婁》:潘映婁,字次魯,少司馬汝楨之二子也。崇禎丙子擬元,己卯又擬元,僅得副。車入北雍,試輒冠多士,才名藉甚。時上方破格用人,將有不次之擢,為怨家所嫉,誣以夤綠。上召見親試之,手批文理平通,誣者始沮。初官台州推官,著聲明允,順治丙戌擢杭州鹽法道。時兵戈搶攘,商族阻滯,映婁約已薄税,多方招徠之,鹺課以裕。既以公正,賈罪直指下吏、議鞫之日。浙商千餘人號泣稱寃,至有受拷掠,卒明其無他者,主者雖欲文,致於法無由也。丁亥陞福寕道,甫下車即撫緩凋瘵,政務寛慈,閩人有杜母之頌。及解任,士民為立去思碑,記德政,永志弗諼焉。映婁天才博麗,經濟宏通,而竟不得一第,論者惜之。然卒以才多見忌,與時牴牾,雖歴任臬司,終未大顯其用雲。
  • 28.    《萬曆三十四年浙江鄉試錄·考官名冊 潘汝楨》(日本內閣文庫藏):寧波府慈谿縣知縣潘汝楨,克生,直隸桐城縣人,辛丑進士。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