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兆銀

鎖定
温兆銀,男,1963年7月生,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2]  ,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 [3] 中國硅酸鹽學會常務理事,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長,上海市能源研究會理事,美國電化學學會會員,國際固態離子學學會會員,上海奧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兼首席科學家。 [4] 
主要從事固態離子學和化學電源領域的研究工作,開展的研究方向包括固體電解質材料研究與開發、鈉(硫)電池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研究、鋰空氣/鋰硫等新型二次電池研究、核聚變相關的增殖劑及氫同位素純化與分離膜材料研究等。近年來,負責並承擔了國家高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上海市科委項目等50餘項。作為負責人研製成功大容量鈉硫電池被兩院院士評選為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並獲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國家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2007年入選上海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2009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0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獲得省部級一等獎3項 [1]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90餘篇, [5]  [6]  分別入選愛思唯爾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能源類)。 [7-10] 
中文名
温兆銀
外文名
Zhaoyin We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江蘇海安 [1] 
出生日期
1963年(癸卯年)7月
畢業院校
南京化工學院,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主要成就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2010年上海領軍人才
被評為2015、2016、2017、2018、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 [7-11] 
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 [3] 
2012年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12] 
出生地
江蘇省海安縣
導    師
林祖纕 [13]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温兆銀人物簡介

温兆銀研究員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 温兆銀研究員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

温兆銀榮譽獎勵

  • 2020年,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能源類) [7] 
  • 2019年11月,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首屆“身邊優秀榜樣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7-28] 
温兆銀研究員獲評“身邊優秀榜樣”先進工作者 温兆銀研究員獲評“身邊優秀榜樣”先進工作者 [27]
  • 2019年,入選愛思唯爾2018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能源類) [8] 
  • 2019年,獲得2017-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9] 
  • 2018年,入選愛思唯爾2017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能源類) [9] 
  • 2017年,入選愛思唯爾2016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能源類) [10]  [30-31] 
  • 2016年,當選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亞洲固態離子學會(Asian Society for Solid State Ionics,簡稱ASSSI)成立於1986年,致力於推動亞洲國家之間以及亞洲和世界之間固態離子學的交流和發展。 [3] 
温兆銀當選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 温兆銀當選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 [3]
  • 2016年,當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成立於1992年,有11個會員國和地區參加,包括俄羅斯、韓國、日本、中國(含大陸地區、台灣地區、香港地區)、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蒙古、烏茲別克斯坦。 [2]  [32] 
温兆銀研究員入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温兆銀研究員入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32]
  • 2015年,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 [11] 
  • 2015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教書育人十大名師 [5] 
  • 2012年,温兆銀、劉宇、楊建華等完成的《大容量儲能用鈉硫電池關鍵材料及電池的量化製造技術》項目榮獲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一) [12]  [33] 
上海市獎勵辦尹邦奇主任與陳立東、温兆銀、李國榮三位第一完成人 上海市獎勵辦尹邦奇主任與陳立東、温兆銀、李國榮三位第一完成人 [12]
  • 2012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34-35] 
温兆銀研究員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温兆銀研究員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34]
  • 2012年,帶領的團隊評為全國工人先鋒號 [36] 
  • 2011年,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37] 
  • 2011年,帶領的團隊評為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集體 [27] 
  • 2010年,入選2010年上海領軍人才 [38] 
温兆銀入選2010上海領軍人才 温兆銀入選2010上海領軍人才
  • 200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36] 
  • 2009年,研製出大容量鈉硫儲能電池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39] 
時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視察上海鈉硫電池研製基地 時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視察上海鈉硫電池研製基地 [39]
  • 2008年,獲“2006-2007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統創新英才”三等獎 [40] 
  • 2007年,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1] 

温兆銀論文發表情況

根據全球規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A&I)數據庫 Scopus [41]  統計,截止到2021年1月,温兆銀研究員累計發表學術論文 396 篇,總共被引 11642 次,h因子達 56 [6]  [42] 
部分代表性的學術論文:
  1. In Situ Conversion of Cu3P Nanowires to Mixed Ion/Electron-Conducting Skeleton for Homogeneous Lithium Deposition.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0, 10(3), 1902989.
  2. In Situ Generated Firepro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Li6.4Ga0.2La3Zr2O12 As Initiator and Ion-Conductive Filler.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9, 9(25), 1900611.
  3. A 3D Cross‐Linking Lithiophilic and Electronically Insulating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for Garnet‐Type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2007815.
  4. A high-energy quinone-based all-solid-state sodium metal battery. Nano Energy. 2019, 62, 718-724.
  5. Recent advances in anodic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Materials Horizons. 2020, 7, 1667-1696.
  6. Constructing dual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by synergetic electronic and ionic conductors: Toward high-performance LAGP-Based Li-S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9, 23, 299-305.
  7. Manipulating Li2O atmosphere for sintering dense Li7La3Zr2O12 solid electrolyt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9, 22, 207-217.
  8. Coupling solid and soluble catalysts toward stable Li anode for high-performance Li–O2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0, 28, 342-349.
  9. Self-template construction of mesoporous silicon submicrocube anode for advanc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8, 15, 139-147.
  10. Highly stable garnet solid electrolyte based Li-S battery with modified anodic and cathodic interfac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8, 15, 282-290.
  11. Pre-modified Li3PS4 based interphase for lithium anode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Li-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8, 11, 16-23.
  12. Robust and Conductive Red MoSe2 for Stable and Fast Lithium Storage. ACS Nano. 2018, 12(4), 4010-4018.
  13. Local Lattice Distortion Activate Metastable Metal Sulfide as Catalyst with Stable Full Discharge-Charge Capability for Li-O2 Batteries. Nano Letters. 2017, 17(6), 3518-3526.
  14. Self-catalyzed decomposition of discharge products on the oxygen vacancy sites of MoO3 nanosheets for low-overpotential Li-O2 batteries. Nano Energy. 2017, 36, 186-196.
  15. Surface acidity as descriptor of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Li-O2 batte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5, 137(42): 13572-13579.
  16. One-Step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manganese fluoride as an anod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insights into the conversion mechanism.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5, 5(7), 1401716.
  17. Constructing highly oriented configuration by few-layer MoS2: toward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s. ACS nano. 2015, 9(12): 12464-12472.
  18. Main challenges for high performance NAS battery: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3, 23(8), 1005-1018.
  19. A tubular polypyrrole based air electrode with improved O2 diffusivity for Li–O2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2, 5(7): 7893-7897.
  20. A free-standing-type design for cathodes of rechargeable Li-O2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4(11), 4727-4734 (被引用超過249次
  21. Improved cycling performances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with LiNO3-modified electrolyt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1, 196(22), 9839-9843 (被引用超過348次
  22. A lithium anode protection guided highly-stable lithium-sulfur battery.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4, 50(91), 14209-14212 (被引用超過241次
  23.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g doped Li4Ti5O12.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6(11), 1093-1097 (被引用超過232次
  24. Highly dispersed sulfur in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sphere as a composite cathode for rechargeable polymer Li/S batte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1, 196(7), 3655-3658 (被引用超過221次
  25. A nano-structured and highly ordered polypyrrole-sulfur cathod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1, 196(16), 6951-6955 (被引用超過202次

温兆銀社會活動

  • 2020年9月26-29日,第20屆全國固態離子學會議暨新型能量儲存與轉換材料及技術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主辦,貴州理工學院承辦,大會主席為温兆銀研究員和蘇向東教授 [43]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任湘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晉佔平、貴州省科技廳副廳長林浩、以及貴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曾羽,貴州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蘇向東等蒞臨了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各地的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專家學者、企業人士830餘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44-45]  早在2019年12月, 温兆銀理事長及秘書長劉江教授和理事李慶餘教授到貴陽考察20屆全國固態離子學會議的籌備情況,親自到現場查看每一間會議室,仔細詢問周邊旅店的情況,並親自到離備選會場較近的酒店一一調研。過程中,温兆銀理事長一行還就會議的組織方式、需要注意的問題向唐安江院長帶領的會議籌備組提出了要求和建議。 [46] 
2020第20屆全國固態離子學會議會場照片 2020第20屆全國固態離子學會議會場照片 [45]
  • 2019年11月27-29日,全球電池行業盛會——ABEC 2019│第7屆中國(常州·金壇)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峯論壇在江蘇金壇隆重舉行。本屆論壇由ABEC(電池“達沃斯”)組委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主辦,800餘位來自全球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各界代表以及媒體代表等出席,温兆銀研究員出席並發表演講 [47] 
温兆銀研究員在ABEC2019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 温兆銀研究員在ABEC2019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 [47]
  • 2019年8月24-25日,第一屆全國鈉電池研討會在江蘇省溧陽市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和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主辦,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承辦,溧陽市人民政府、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儲能科學與技術》雜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協辦。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研發人員、青年學生、投資機構近300人蔘會。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長、中科院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温兆銀在會上致辭 [48] 
温兆銀在第一屆全國鈉電池研討會上致辭 温兆銀在第一屆全國鈉電池研討會上致辭 [48]
  • 2019年8月17-18日,第五屆全國固態電池研討會在浙江寧波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來自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投資機構近10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技委主任薛羣基院士、中科院物理所陳立泉院士、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寧波市人民政府陳炳榮副市長、寧波國家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黃利琴書記等領導、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黃政仁所長、寧波諾丁漢大學崔平副校長等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曉雄總經理主持,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温兆銀理事長致辭並做大會報告 [49] 
第五屆全國固態電池研討會會場 第五屆全國固態電池研討會會場 [49]
  • 2019年7月22-24日,第五屆全國固態離子學青年學術交流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主辦,新疆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疆化學學會協辦。會議涵蓋的主題包括鋰/鈉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金屬-空氣)電池/傳感器等相關材料、化學問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及優秀青年學者264人蔘加了本次學術會議。 [50]  温兆銀研究員任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 [51]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長温兆銀致辭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長温兆銀致辭 [50]
  • 2019年6月16-21日,第22屆國際固態離子學會議在韓國平昌召開,會議由國際固態離子學會(ISSI)主辦,韓國陶瓷學會承辦。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長温兆銀研究員和多位理事(劉韓星、李泓、胡勇勝、郭玉國、郭新、範麗珍、趙海雷、李慶餘、韓敏芳、劉江、簡家文、夏暉、周園、崔光磊、李長久)參加了會議,其中温兆銀、李泓、胡勇勝、郭玉國、郭新、範麗珍、趙海雷、韓敏芳、劉江、夏暉、崔光磊、李長久分別在會議上做了主題報告、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 [52] 
第22屆國際固態離子學會議的部分參會理事 第22屆國際固態離子學會議的部分參會理事 [52]
  • 2019年5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温兆銀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協助奧能瑞拉完成100MWh產能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示範線建設;硅酸鹽所與華順投資還將共同研發產生的新型儲能電池系統關鍵技術相關專利、專利申請、一般技術及技術秘密轉讓給奧能瑞拉使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5000萬元。温兆銀研究員擔任上海奧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兼首席科學家 [4]  [53] 
温兆銀(左五)和部分團隊成員 温兆銀(左五)和部分團隊成員 [53]
  • 2018年8月5-9日,第16屆亞洲固態離子學會議暨第19屆全國固態離子學會議於在上海同濟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亞洲固態離子學會及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承辦,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温兆銀研究員和黃雲輝教授以及韓敏芳任會議共同主席。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美國、德國、挪威、俄羅斯等國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代表1000餘人參加了會議,大會充分展示了亞洲及我國在固態離子學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與成果,也為探索固態離子學領域的前沿,展望固態離子學的未來提供了一次極佳的契機。 [54] 
亞洲固態離子學會秘書長為會議共同主席頒發榮譽證書 亞洲固態離子學會秘書長為會議共同主席頒發榮譽證書 [54]
  • 2017年8月10-11日,第三屆全國固態電池研討會在無錫市古羅馬大酒店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承辦,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中國科學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等單位協辦,共有來自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和投資機構近6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陳立泉院士任大會名譽主席,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和温兆銀理事長任共同執行主席,温兆銀理事長任會議組委會主席 [55] 
固態離子學分會温兆銀理事長致開幕詞 固態離子學分會温兆銀理事長致開幕詞
  • 2016年11月3-7日,第18屆全國固態離子學學術會議暨國際電化學儲能技術論壇在廣西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和廣西資源縣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主辦,廣西師範大學承辦。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代表共850餘人參加了會議。 [56]  温兆銀研究員和廣西師範大學梁宏教授任大會主席 [57] 
第十八屆全國固態離子學學術會議開幕式 第十八屆全國固態離子學學術會議開幕式 [56]
  • 2016年6月17日晚,由上海市委組織部、市科技黨委、中科院上海分院、市科協等單位聯合主辦,黃浦區科協、上海交通大學工會、市科協學會服務中心承辦的“2016上海科學會堂草坪音樂會”再度在上海科學會堂一號樓奏響。本場音樂會由國家一級播音員張民權主持,部分在滬兩院院士、科技工作者等共計800餘人出席。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温兆銀研究員在音樂會上精彩演唱。 [58] 
温兆銀研究員參加2016上海科學會堂草坪音樂會演出 温兆銀研究員參加2016上海科學會堂草坪音樂會演出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