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詞麗句細評量

鎖定
《清詞麗句細評量》是2015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學泰。 [1] 
中文名
清詞麗句細評量
作    者
王學泰 [1] 
出版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頁    數
552 頁
ISBN
9787506081191
定    價
55 元
開    本
23cm*16cm*2cm
裝    幀
平裝

清詞麗句細評量主要內容

本書是王學泰關於舊體詩的點評、隨筆和鑑賞文。既有針砭時弊,又有對師長的緬懷,也有對社會文化現象的思考。文章包括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對社會、人生與世界的深刻觀察。全書文筆從容,旁徵博引,感情淳厚,且不失詼諧幽默。以平和心態和冷靜態度審視,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匯其中,讓讀者感受到淡定、超然的力量。本書材料豐富,文字生動,敍述富有張力與內在激情。雖是歷史著作,但洋溢着強烈的現實關懷,是錢理羣先生備受好評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瞭解那段歷史,乃至當代共和國史的重要著作。 [2] 
舊體詩是對中國傳統詩體,如絕句、律詩等詩歌體式的通稱。該書是王學泰對柏楊、聶紺弩、啓功等當代文化大家的舊體詩研究,揭示詩句背後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不為人知的思想與命運,也包括對特殊歷史時期的思索。
詩是民族的感情抒發,更是民族苦樂的忠實記憶。《詩經》之“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食”與“事”即給後人極大的影響。對中國知識分子而言,詩是在權力話語外,對其物質與思想世界的記錄與寄託。
本書是王學泰先生數十年思想之大成,既有針砭時弊,又有對柏楊楊憲益聶紺弩啓功等當代詩人詩學、人生際遇的深度解析。全書文筆從容,旁徵博引,感情淳厚,且不失詼諧幽默。以平和心態和冷靜態度審視,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匯其中,使人感受到中國知識分子的淡定與超然。
[3-4] 

清詞麗句細評量出版背景

舊體詩是對中國傳統詩體,如絕句、律詩等詩歌體式的通稱。作為文學史專家,王學泰先生選擇舊體詩為切入點,絕非偶然,本書通過對柏楊、聶紺弩、啓功等當代文化大家的舊體詩研究,揭示詩句背後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不為人知的思想與命運。其中對聶紺弩詩的深入研究,填補了國內研究領域的空白,而其中對“文革”等特殊歷史時期的思索,更引人深思。 [5-6] 

清詞麗句細評量圖書目錄

代序 詩,曾經是一種精神價值
第一輯:當代舊體詩點評
留得詩篇自紀年
餘生幾朝夕,宜樂不宜哀——讀啓功先生詩詞
獨向吟壇樹旌旄——李汝倫與舊體詩詞創作
賦詩頗具少陵風——李汝倫的“政治詩”
天人互愛時方泰,物我相戕禍乃成——説熊鑑先生舊體詩
鴻毛更比泰山難——老兵、建築師、文史學者、詩人和他的銅豌豆精神
二十世紀長恨歌——柏楊先生的舊體詩
不識詩仙與酒仙——讀楊憲益先生的《銀翹集》
學成半瓶醋,詩打一缸油——讀楊憲益先生《銀翹集》
獨享詩名六十年——評邵燕祥的“打油詩”
紺弩詩的霸氣——關於紺弩詩的風格
説不盡的聶紺弩——作為詩人的聶紺弩
聶紺弩詩三十首點評
聶紺弩詩與舊體詩的命運
廿年辛苦不尋常——讀《聶紺弩舊體詩全編
大道如天任我行——罕見的老幹部詩人——牟宜之
第二輯:有關詩的隨筆
從柏楊獲獎説到宋琬的監獄詩
文字獄·“烏台詩案”及後遺症
《洪憲紀事詩》中的王壬秋和楊度
説 “旗人”詩
説《欽定熙朝雅頌集》
清中葉的暢銷書《隨園詩話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公關“詩”
《憶秦娥》與唐代長安交通
不敢用比興的宋詩
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跋《劫餘室詩稿》
第三輯:詩歌史上一些問題之我見
對《李白與杜甫》的一些異議
大儒杜甫
周篆和他的《杜工部詩集集解》
劉基的悲劇及其在詩文中的表現
重讀《詩經》——評《詩經名物新證
明初詩歌流派論
第四輯:詩詞鑑賞
《賓之初筵》與周人飲酒
賒粳一飽見真情——杜甫《病後過王倚飲贈歌》讀賞
筆曲情深悼傷忠良——談吳文英的《高陽台·過種山》
花露易晞憶娉婷——讀吳文英的《絳都春·南樓墜燕
滄波故苑記別情——讀吳文英的《木蘭花慢·紫騮嘶凍草
楓冷吳江夢芙蓉——讀吳文英的《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生動飛舞的連理海棠——讀吳文英《宴清都·繡幄鴛鴦柱》
江南古調招楚魂——讀吳文英的《澡蘭香·盤絲系腕》
長安不見使人愁——讀陳經國的《沁園春·撫劍悲歌》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讀陳經國的《沁園春·詩不窮人
誰雲聖達節 知命故不憂——讀陳經國的《沁園春·我自無憂》
一幅茫茫煙水圖——葉紹翁的《嘉興界》
桃源深處有人家——葉紹翁的《煙村》
至死不改漢衣冠——朱之瑜的《避地日本感賦
戳向穢政的匕首——屈大均的《民謠》
鐵屋中的呼喊——讀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十四
掀開“皇帝的新衣”——讀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十九
於無聲處聽驚雷——讀龔自珍的《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
令人迷醉的人格力量——讀龔自珍的《投宋於庭翔鳳
一種春聲忘不得,長安放學夜歸時——讀龔自珍的《三別好詩》
第五輯:
詩歌,心靈上的一塊淨土——中國古典詩歌要籍叢談·後記
編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