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明

(北宋黃庭堅詩作)

鎖定
《清明》是北宋詩人黃庭堅在清明節時觸景生情而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運用了很多對比,首聯是“桃李歡笑”對“墳墓生愁”;頷聯是“動物蟄伏”對“草木生長”;頸聯是“無恥的乞食人”對比“忠貞的隱士”,對比鮮明,引發人的思考;尾聯詩人抒發感慨,無論是賢者還是愚人,最後都是黃土蓋身。詩人將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機與人世間不可逃脱的死亡命運進行對照,表現出了消極虛無的思想,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慨嘆和對社會不平的憤激。 [1] 
作品名稱
清明
出    處
《山谷集》
作    者
黃庭堅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清明作品原文

清明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2] 

清明註釋譯文

清明詞句註釋

①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②“雷驚”句:意思是清明早已過了驚蟄的節氣?萬物正欣欣向榮。蟄(zhé):動物冬眠。
③“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説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後留下的酒飯。回家後卻向妻妾誇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āo):雜草。丘,指墳墓。 [3] 

清明白話譯文

清明佳節時分,桃紅李白,競相綻放,猶如笑臉。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淒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及時的春雨滋潤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絕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他們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至今又有誰知道呢?現在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4] 

清明創作背景

黃庭堅的《清明》作於北宋末年的“元祐黨爭”時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變法時,強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從而形成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新派”和反對新政的“舊派”。舊派也被稱為“元祐黨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司馬光等人。黃庭堅因與蘇軾交好,也略受牽連。 [3] 

清明作品鑑賞

清明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借清明抒發感慨的詩作。
首聯描寫清明之時兩幅不同的畫面。“佳節清明桃李笑”,清明正是春暖花開之時,百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常見的桃花李花更是綻開花苞,盛開於春風之中,似有歡笑之意。 “野田荒冢只生愁刀,清明也正是人們上墳祭祖的日子,走到墳場,只見荒冢累累,心中自然會生出許多淒涼;況值祭祀時候,難免憶及長眠之先人,又要產生悲哀,這就是“只生愁”的含義。畫面雖不相同,但描寫的準確、手法的使用則是一致的。桃李無所謂“笑”,荒冢也不能“生愁”,這只是賦予桃李、荒冢以人的情緒,就是所謂擬人化。
頷聯描寫清明時節生物的活躍情景。“雷驚天地龍蛇蟄”,寫的是動物的活動。春雷震響,天地驚動,動物於冬眠中被驚醒,雷聲告知它們春天已經到來,於是它們便紛紛走出蟄居之處,活躍於春的氣氛之中。 “雨足郊原草木柔”,寫的是植物的生長。春雨貴如油,是説春雨能像乳汁一樣,讓草木迅速生長。雨足之後,郊原上的草木自然就萌發柔嫩了。
以上兩聯寫了桃李、荒冢、龍蛇、草木。頸聯專寫人,人在清明時的活動也是各不相同的。“人乞祭餘驕妻妾”,通過齊人於璠間乞食這一典故寫了愚人的行為。 “士甘焚死不公侯”,乃是通過介子推的故事表現了賢人的氣節。這兩個典故放在清明節的具體環境中,其意義都已超出本身的範圍。
於是作者在最後的尾聯中就有了賢愚不分的慨嘆、蓬蒿滿眼之感觸。他是因清明時節的這些現象,而得出了人生不論賢愚都要一律歸於荒冢這樣一個虛無的結論,這與他在貶謫生活中的消極思想是一致的。
這首詩的景物的描寫、感情的抒發,無不得力於對比。不但桃花與荒冢有對比、齊人與介子推有賢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與人生的無味黯淡也是一組鮮明的對比。 [5] 

清明名家點評

當代學者王星:這首詩最顯著的特色是對比和用典。前兩聯和後兩聯形成生死大對比。前兩聯中第一聯寫景中暗含生死小對比,第二聯寫景中陽剛和陰柔既有小對比,又相輔相成。後兩聯中,第三聯兩種人格直接尖鋭對沖,尾聯引出的也是賢與愚的對立思考。全詩用典貼切、自然、深刻,毫無江西詩派末流的弊病,讓人感慨中華語言文字妙不可言。 [6] 

清明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進士,授葉縣尉。歷任國子監教授、秘書郎,曾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多次被貶,最後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卒於貶所,私諡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於詩,與蘇軾並稱“蘇黃”。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 [7] 
參考資料
  • 1.    (宋)謝枋得選;張凌翔解譯.千家詩全鑑 典藏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6:第253頁
  • 2.    張建華編著.中華傳統節日 清明節: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09:第115頁
  • 3.    王臣著.只願無事常相見 閒品古詩詞之美:東方出版社,2015.07:第124頁
  • 4.    (宋)謝枋得,(清)王相編選;張衞國譯評.崇文國學經典普及文庫 千家詩:崇文書局,2015.06:第112頁
  • 5.    (宋)謝枋得,(清)王相選注;胡憶肖等譯評.《千家詩》評點譯釋: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10:第188頁
  • 6.    王星注評.千家詩: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07:第233頁
  • 7.    艾豔紅,楊利平主編.文學鑑賞: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03: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