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南豆腐文化節

鎖定
淮南豆腐文化節是由原商業部、原國內貿易部、原國家國內貿易局、中商會先後分別與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南市人民政府承辦,每年9月15日海峽兩岸(淮南台北)同時舉辦的,集文化、旅遊、經貿於一體的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自1992年起連續在淮南舉辦了十八屆。
中文名
淮南豆腐文化節
承    辦
淮南市人民政府
舉辦時間
每年9月15日
開始時間
自1992年

淮南豆腐文化節節日簡介

豆腐宴 豆腐宴
中國豆腐文化節是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南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旅遊局承辦,每年9月15日海峽兩岸(淮南、台北)同時舉辦的,集文化、旅遊、經貿於一體的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自1992年起在淮南舉辦了十九屆(1998年和1999年因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水災等原因停辦2年)。添動內容豐富,對旅遊、飲食等產業的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提高淮南知名度,讓淮南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淮南,促進淮南與海內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中國豆腐文化節正在向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的水準邁進。

淮南豆腐文化節舉辦緣由

豆腐文化是中華民族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飲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過去宣傳的不夠,在西方一些國家中以為豆腐是日本的發明。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光大華夏美食,促進人類健康,推動中外豆腐文化交流和經濟技術合作,由原商業部和台灣省豆腐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分別於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台北舉辦了首屆淮南豆腐文化節,同時將9月15日淮南王劉安誕辰日定為淮南豆腐文化節。

淮南豆腐文化節舉辦地點

由於豆腐的故鄉在淮南,淮南八公山豆腐飲譽海內外,所以,首屆淮南豆腐文化節結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於弘揚民族文化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考慮,1991年初積極爭取淮南豆腐文化節的承辦權,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業部決定:第二屆淮南豆腐文化節於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舉辦。後因淮河流域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故推遲到1992年。由於第二屆淮南豆腐文化節舉辦得非常成功,原商業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並由安徽省原副省長張潤霞在第二屆淮南豆腐文化節閉幕式上宣佈:淮南豆腐文化節今後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舉辦。
因第二屆淮南豆腐文化節淮南推遲一年舉辦,而台灣屆時舉辦了,因此產生了海峽兩岸淮南豆腐文化節屆次不一致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93年原商業部出面協商,決定今後海峽兩岸舉辦淮南豆腐文化節都不再使用屆次,統一改用年號。後為了表明豆腐節的連續性和舉辦地,2002年經主辦單位中商會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舉辦的次數計算改為屆次,今年將舉辦第十一屆淮南(淮南)豆腐文化節。
從1992年起,淮南市先後16次(1998年和1999年因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水災等原因停辦2年)成功地舉辦了淮南豆腐文化節。節慶期間共接待中外賓客2萬多人,其中外賓和港澳台胞千餘人。田紀雲孫起孟馬文瑞李德生盧榮景傅錫壽回良玉等國家和省級領導同志,上千名地市、省直部門領導,牛滿江洪光住等數百名專家、學者,數十個文化經貿團組先後參加節慶活動。200多位中外記者先後到淮南採訪。1993年5月29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地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孫起孟、洪學智、李葆華、王鬱昭陳作霖等領導同志到會,張勁夫同志發表了熱情洋溢地講話。1996年淮南市設計並由國家電信總局發行了46.8萬套“淮南豆腐文化節電話磁卡”,開地方“節慶”全國通用電話磁卡發行之先河;1997年還通過安徽省郵電局發行了印製精美的淮南豆腐文化節200電話卡,也產生較好的影響。組委會先後編印了《淮南豆腐文化節節刊》(三集),《淮南豆腐菜譜》(三集),以及《淮南大豆製品》、《八公山豆腐》等書籍,將豆腐文化向更深層次拓展。

淮南豆腐文化節活動內容

淮南豆腐文化節先後安排了開、閉幕式,豆腐文化國際研討會,豆腐菜餚烹飪大賽,經貿活動,文化活動,觀光旅遊等六個方面大中型活動共60多項。

淮南豆腐文化節開幕式

開幕式隆重熱烈,中央省市領導、中外來賓及數十萬羣眾參加。開幕式文藝表演場面壯觀,內容豐富,格調高雅,充分展示了淮河的古老風韻、民族文化風采以及淮南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淮南豆腐文化節文化研討會

2011淮南豆腐文化節開幕式 2011淮南豆腐文化節開幕式
豆腐文化國際研討會百家爭鳴,共30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發表論文百餘篇,彙編了豆腐文化論文六集。部分論文中的科技成果已轉化為生產力,2000年淮南市成功開發研製生產了一種純天然無糖,集豆漿、豆腦、豆腐為一體的方便綠色食品“益益”牌方便豆腐粉,較好地解決了豆腐保鮮、運輸難題,為淮南豆腐走向世界創造了條件。

淮南豆腐文化節烹飪大賽

“首屆全國豆腐菜餚烹飪大賽”由中商會、中烹協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規格高、權威性強、參與面廣、影響力大。吸引了16個省市自治區的26個團隊和217名選手參賽,名廚彙集,各顯技藝,充分展示當今豆腐菜餚烹飪的最新水平,上萬人前往參觀,受到與會來賓和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成為豆腐節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發展潛力的活動項目。

淮南豆腐文化節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豐富多彩。上海解放日報赴淮慰問演出團、淮南人民解放軍海政歌舞團、淮南人民解放軍八一摩托車隊、國家跳傘隊、中央民族歌舞團、淮南煤礦文工團等國家級文體團組及毛阿敏彭麗媛李雙江蔣大為李谷一楊麗萍等著名演員來淮為節慶作精彩表演 [1] 西安武清淮陰友好城市歌手大賽和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交流展以及友好城市書畫、文學筆會,促進了海峽兩岸的交流以及淮南與各省、市間的文化交流與交融。民間藝術踩街表演、金秋燈展花展、大型焰火晚會等使節慶更加絢麗多彩。

淮南豆腐文化節經貿活動

經貿活動緊緊圍繞招商引資和擴大銷售作文章,重點舉辦了產品展銷會、商品交易會和經貿洽談會。產品展銷會由全國、全省及淮南市的十多種展銷會組成,全國20多個省市(包括台灣)近千家企業上萬種產品參展,產品豐富,交易活躍。商品交易會商賈雲集,集展銷、訂貨、洽談、交易為一體,每年安排30餘項活動內容。豆腐文化節期間共推出招商項目400多個,簽約項目200多個,韓國美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集團 先後來淮投資建設。豆腐文化節的經貿成交總額達80億元,其中合同金額64億元,已落實40多億元,經濟效益比較可觀。

淮南豆腐文化節觀光旅遊

觀光旅遊活動漸入佳境,主題活動內容不斷增加,形式更加新穎,充分展示了淮南古老的文化和淮河兩岸秀麗風光。豆腐節期間開發了豆腐尋源遊、淮南風光遊,卧龍山風景區茅仙洞風景區、上窯風景區等景點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特別是八公山風景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投巨資復建了漢淮南王劉安宮、白塔寺、大門等景點,借豆腐節舉辦之際隆重推出八公山旅遊節,成功地樹立了八公山風景區的良好形象,迅速打造了八公山旅遊品牌,有力促進和帶動了淮南旅遊產業的發展。節慶期間共接待國內外遊客數十萬人,促進了旅遊經濟發展。隨着淮南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旅遊項目的加速建設,旅遊活動已成為豆腐節的主體活動之一,促進並帶動豆腐節的長遠發展。
辦節條件和投資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淮南以辦節為動力,加大了文明城市建設力度,新建了市體育場、市博物館、陳洞路立交橋、廣電大廈、電力大廈、郵電大廈,拓寬了206國道,建設和維修了數十條城市道路,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服務功能,改善了投資環境。
淮南豆腐文化節充分體現了“豆腐為媒,文化搭台,經貿、旅遊唱戲”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淮南較好的經濟基礎,良好的投資環境,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兩 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淮南豆腐文化節的舉辦,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光大華夏美食,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淮南知名度,讓淮南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淮南,促進淮南與海內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淮南豆腐文化節正在向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的水準邁進。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淮南大力加強對豆腐文化的宣傳,豆腐文化節越辦越火,並邀請了大陸、港台各大明星前來助陣!
淮南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文化源遠流長。豆腐文化的豐厚積澱有待我們去開發、去光大。作為豆腐故鄉的淮南人民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持續辦好淮南豆腐文化節,為弘揚國粹豆腐、光大華夏美食,促進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淮南豆腐文化節豆腐歷史

豆腐作為一種傳統養生食品,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淮南在豆腐的發明、製作、食用及以豆腐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為人類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也為人類的現代文明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明代大藥理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二五卷《谷部》中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並詳細介紹了豆腐的製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劉安襲父封為淮南王,建都壽春。劉安好道,為求長生不老之藥 ,招方士數千人,有名者為蘇非等八人,號稱“八公”。他們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談仙論道,著書煉丹。在煉丹中以黃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與石膏相遇,形成了鮮嫩綿滑的豆腐。劉安煉丹未成卻發明豆腐。之後,豆腐技法傳入民間。
豆腐發祥地淮南八公山 豆腐發祥地淮南八公山
豆腐古時名稱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時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錄》中説:“日市豆腐數個,邑人呼豆腐為小宰羊”。大約到了唐、宋以後就稱之豆腐了。唐代鑑真和尚在天寶10年(公元757年)東渡日本後,便把豆腐技術傳進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業一直視鑑真為豆腐製作的祖師。豆腐,在宋朝傳入朝鮮,19世紀初傳入歐洲非洲北美,逐步成為世界性食品。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發祥地。由於八公山泉水澄清味甘,終年不竭,特別是豆腐發源地周圍農民世代相傳的高超技藝,使八公山豆腐獨具特色,久盛不衰。與眾不同之處:一是口感細膩綿滑、營養倍加豐富;二是細若凝脂,潔白如玉,清鮮柔嫩;三是託於手中晃動而不散塌,擲於湯中久煮而不沉碎。其味在清淡中藏着鮮美,吃起來適口清爽生津,可葷可素,歷史上曾作為貢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製作的“豆腐宴”已經成為淮南地區獨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淮南豆腐文化節豆腐功效

豆腐,不僅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醫療保健作用。豆腐及其製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動脈硬化機會。嫩豆腐中還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細胞的正常活動和新陳代謝起着重要的作用。經常食用豆腐不僅對神經衰弱和體質虛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目前豆腐已經被全球公認為“國際性保健食品。”

淮南豆腐文化節豆腐文化

淮南豆腐文化節豐富內涵

豆腐問世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它同世間任何一件有價值的商品都藴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樣,豆腐製作工藝的不斷髮展,豆腐製品種類的逐步繁多,豆腐菜餚的日益豐富,豆腐品嚐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質,林林總總,構成了獨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是以豆腐為載體,以豆腐的獨特品味、豐富營養、風格品質、藴含哲理、歷史淵源等為基礎,由飲食滲透到人類精神領域的一種文化。
民間流傳着許多豐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樸實的豆腐歌謠,富有哲理的豆腐諺語與幽默風趣的豆腐歇後語,這些勞動人民的口頭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頭。

淮南豆腐文化節相關詩作

宋、元、明、清詠豆腐題材的古體詩就有20餘種,今人詠豆腐的舊體詩詞和新詩也在百首以上。這些詩詞追溯了豆腐的源頭,憑弔 了豆腐的發明人,描述了豆腐的製作工藝,讚美了豆腐的優美質地,解釋了豆腐藴含的哲理,內容極為豐富。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極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時,經常親自動手製作美味豆腐菜,“東坡豆腐”的雅號流傳至今。曾有詩曰:“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南宋愛國詩翁陸游的“濁酒聚鄰曲,偶來非宿期。拭盤推連展,洗釜煮黎祁”。在詩中,把豆腐作為美味佳餚招待親朋好友,展現出一幅農家樂的景象。而元代鄭允端《豆腐》一詩中“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從原料、豆腐的製作過程到成品都很齊全,極力讚美豆腐的色、香、味、美,並譽其為“五鼎食”。清代胡濟蒼的詩詞“信知磨礪出精神,宵旰勤勞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屬貧人。”不寫豆腐的軟嫩味美,而寫豆腐的藻雪精神,由磨礪而出,方正清廉,不流於世俗,讚美其風格高尚。

淮南豆腐文化節相關散文

以豆腐為題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學家楊萬里《誠齋集》中《豆盧子柔傳--豆腐》為最早,其文用擬人的手法把豆盧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潔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風,曾隱於滁山,以漢末出現,至後魏始有所聞,構思有趣。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頌》,頌揚了豆腐的食用和醫用的作用。近年豆腐題材散文更常見報刊。他們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描寫了豆腐文化的外延與內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淮南豆腐文化節相關小説

小説是文學中的一大類別,以生活為原型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豆腐也是其情節描述的對象。在我國古典小説名著《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儒林外史》和魯迅小説《故鄉》,傳統戲劇《雙推磨》,現代古裝京劇《豆腐女》以及電影《白毛女》和《芙蓉鎮》等作品中,都有對豆腐的描寫或是以豆腐為內容的作品。僅以《儒林外史》和《紅樓夢》兩本鉅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寫就不下數十處。

淮南豆腐文化節膳食文化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於豆腐自身的營養(高質量蛋白質,不含膽固醇 )和官感(即無色、無味、無形)的兩大特點,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創造許多烹飪、品嚐、描寫、讚譽豆腐的膳食文化。關於豆腐菜的傳説也很多。或講其來歷,或講其特色,或講其命名,同時又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故事交織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每道豆腐菜餚都有一種獨特風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就有豆腐菜餚千餘道。淮南是豆腐的發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這些菜餚不僅製作精美,而且看起來賞心悦目,吃起來味美溢香,説起來更是各有典故。隨着豆腐的走向世界,淮南人吃了兩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為西方餐桌上的珍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