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滿江

(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發育生物學家)

鎖定
牛滿江(Man-Chiang Niu,1912年10月31日—2007年11月8日),男,漢族,出生於河北省博野縣東程召村華裔美國人,發育生物學家,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任天普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1-2] 
牛滿江於1932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學系;1936年獲得北京大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1937年起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4年—1954年任斯坦福大學助教、研究員;1946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1954年—1960年任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1960年任天普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1962年被聘為天普大學終身教授;1981年底退休;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2007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3-4] 
牛滿江潛心於“mRNA外基因學説”的研究。 [2] 
中文名
牛滿江
外文名
Man-Chiang Niu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省博野縣程委鎮東程召村
出生日期
1912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
2007年11月8日
畢業院校
斯坦福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70年當選為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土

牛滿江人物生平

1912年10月31日,牛滿江出生於河北省博野縣程委鎮東程召村 [1] 
1932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學系。
1936年,獲得北京大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
牛滿江 牛滿江
1937年起,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1944年—1954年,任斯坦福大學助教、研究員。
1946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
1954年—1960年,任洛克菲勒大學普通生理學助理教授。
1960年,任天普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
1962年,被聘為天普大學終身教授。
1973年起,每年來中國工作7-8個月。 [8] 
1981年底,退休。
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 [2] 
2007年11月8日,因病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3-4] 

牛滿江主要成就

牛滿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牛滿江 牛滿江
1953年,牛滿江以原創性的實驗結果提出,mRNA是該中心發揮功能的物質,到1960年證明了mRNA具有特殊功能。1972年後,牛滿江曾與中國生物學家童第周教授共同探討有關細胞和遺傳的問題,他們以動物實驗證明,細胞質信息核糖核酸對於動物發育遺傳有顯著的作用,這項研究成果不僅為細胞遺傳學作出了貢獻,而且對於農業科學和醫學等也具有指導意義。1975年與遺傳學家塔特姆教授合作,發現植物mRNA改變遺傳性,提出外基因學説。1983年至1984年間,牛滿江等人發現魚及蛙卵受精後細胞質內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並證明了這種合成是由信使核糖核酸逆轉錄酶的作用而完成的。 [1-2]  [6-7] 
  • 學術論文
截至2007年11月,牛滿江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 [2] 
  • 授權專利
截至2007年11月,牛滿江的技術,即在玉米里產生大豆蛋白的技術有一項已獲得國際專利。他還有另兩項技術,把干擾素或中藥等物質注入玉米的技術,正在申請中國和美國專利。 [1] 

牛滿江人才培養

1978年,牛滿江打破禁令,接收了中國科學院派往美國的訪問學者,使中美中斷近30年的科學交流得以解凍。他還關心中國留美學生,幫助留美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困難;給留學生提供學習、科研的教材和儀器,為中國留美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科研和工作條件。1980年,他促成南開大學天普大學結成姐妹學校。 [2]  [5] 

牛滿江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54年
1957年
利利學術獎(LiLLie Award) [2] 
1970年
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土 [3] 

牛滿江社會任職

截至2007年11月,牛滿江被聘為80多箇中國科研單位和大學的名譽教授、顧問。 [2] 
部分社會任職情況
時間
擔任職務
1978年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科學顧問兼核酸研究室主任
1982年
天普大學榮譽教授
1984年
湛江市人民政府科學顧問 [10] 
1984年
湛江水產學院(現廣東海洋大學)名譽教授 [10] 
1994年
1998年
上海浦東新開發區科技委員會顧問
2002年
北京農學院名譽教授 [11] 
2005年10月
海南大學名譽教授 [12] 
-
-
青島海洋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名譽教授
-
-
-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學院)名譽教授 [3] 

牛滿江個人生活

  • 尋根謁祖
2002年11月1日,牛滿江在他九十歲華誕之日,偕妻女及牛氏宗親一行到河南省滎陽市尋根謁祖,並赴滎陽汜水鎮十里鋪村參加了十八打鍋台遺址紀念碑揭碑儀式。 [13] 
  • 婚姻家庭
1943年,牛滿江與張葆英女士結婚,生有二女。 [1] 

牛滿江人物評價

牛滿江架起了中美科技合作的橋樑,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台州網綜合自《羊城晚報》《科學時報》) [1] 
牛滿江教授是一位對中國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他對祖國懷有深深的熱愛,為中美之間架設友誼橋樑貢獻了力量,在中美建交和文化交流中做出突出貢獻。(中國科學院評) [2] 
牛滿江先生對中國科學院大學(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培養、課程設置、學科佈局和教學的創新能力建設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對於縮短中國與美國研究生培養的差距、加快挖掘學生的科研潛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時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生命科學院執行院長丁文軍評) [5] 
牛滿江先生不但在學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他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乃至中國科學院的國際合作也作出了很大貢獻。(時任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曹京華評) [9] 
牛滿江是世界研究信使核糖核酸的先行者。(中國新聞網評)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