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別名《小海蒂》)是瑞士兒童文學作家約翰娜·斯比麗創作的長篇小説,1880—1881年首次出版。
- 作品名稱
- 海蒂
- 外文名
- Heidi
- 作品別名
- 小海蒂
- 作 者
- 【瑞士】約翰娜·斯比麗
- 文學體裁
- 長篇小説
- 首版時間
- 1880-1881年
- 字 數
- 176000
海蒂內容簡介
編輯海蒂從小父母雙亡,生活在貧窮的環境中,由姨媽撫養長大。後來姨媽找到了一份工作,不能繼續照顧海蒂,就把她送到了爺爺那裏。海蒂天性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助人為樂,對別人充滿了愛和關心,她生活周圍的人都因為她而獲得歡樂。正是在她純真的感情感染下,飽經滄桑、心情抑鬱的爺爺變得開朗起來。
海蒂8歲時又被姨媽帶到法蘭克福,在一個大户人家給12歲的癱瘓姑娘克拉拉當玩伴。在這裏,她接觸到了初步的教育。但是,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適應不了巨大的環境變化,由於思鄉心切,她變得日益消瘦,精神恍惚,不到一年時間,便又被送回到高山牧場。
隨後,在鄉村牧師的勸説下,祖孫二人終於搬回到爺爺從前居住過的村子。並同村民們建立了友好融洽的關係。
癱瘓姑娘克拉拉,在海蒂走了之後,感覺很孤獨,一切又恢復到從前那樣毫無樂趣,心情憂鬱起來。不久就被人送到了山上找海蒂,和海蒂住在一起開始接受自然的療養。
海蒂作品目錄
編輯海蒂的學習和漫遊歲月 | 海蒂學以致用 |
---|---|
登上奧西姆高山牧場 | 來自遠方朋友的消息 |
在爺爺家 | 高山牧場上的延續 |
在牧場上 | 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大事 |
在老奶奶家 | |
接二連三的到訪,更多的事情發生了 | |
新篇章和新生活 | |
羅特麥耶小姐不平靜的一天 | |
塞斯曼家亂成一團 | |
塞斯曼先生在自己的家裏聽到了從來沒有聽説過的事情 | |
一位老奶奶 | |
小海蒂有得有失,進步與退步共存 | |
塞斯曼家出現了幽靈 | |
在夏日的傍晚重新登上高山牧場 | |
禮拜天,當鐘聲敲響的時候 |
海蒂創作背景
編輯《海蒂》是斯比麗為自己的小兒子閲讀而寫的自傳色彩很濃的小説,
[5]
斯比麗最初是在邁恩菲爾德探望好友時開始這個故事的創作的,因此這裏被認定為正宗的海蒂的故鄉。
[6]
後來她喜歡獨自漫步在耶寧斯村莊周邊,並在散步時構想海蒂的故事。歷經十年最終完成了《海蒂》的創作。
[7]
海蒂人物介紹
編輯海蒂
海蒂在阿爾姆山上獲得了無窮的快樂,而她一旦離開大自然,進入人類社會的倫理環境中,就會感到極度不適應。在法蘭克福生活期問,富有的塞斯曼先生一家雖然能夠給海蒂提供漂亮的衣服、寬敞的房問、精美的飲食,但她也必須遵守這個現代城市家庭的倫理規則,包括不許隨意外出,必須按時入睡和起牀,上課時不許説話,等等。
[2]
克拉拉
克拉拉早年喪母,塞斯曼先生對她格外地疼愛呵護,僕人們對她的照顧也非常周到。然而,由於沒有考慮到克拉拉的兒童天性,所以他們的很多關愛和照顧都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克拉拉從小身體虛弱,行走不便,於是家人就讓她坐在輪椅上,一步路都捨不得讓她走,結果導致克拉拉極度缺乏鍛鍊,身體越來越差,險些徹底喪失了行走能力。塞斯曼先生為了給女兒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整天忙於自己的生意,但他沒有意識到缺少了父親的關愛和陪伴,女兒會有多麼的孤獨。
[2]
海蒂作品鑑賞
編輯海蒂作品主題
瑰麗的自然美和温馨的人情美是這部小説的突出特色。作品通過小海蒂的學習和旅行生活,將窮人與富人。成年與幼年、山鄉與城市等各具風格的世界聯繫起來,譜成一曲童心美的頌歌,意在啓發讀者注意身邊的角落,以愛心去待人處世。
[8]
雖然海蒂是作者虛構出來的理想人物,但讀者卻不會產生虛幻之感,而是從她身上看到了人的本性。《海蒂》的魅力,正在於它充分地展示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在爾虞我詐、相互傾軋、人性扭曲的現實生活中,能喚醒人們心中的愛與愛心,重新思考何為幸福,何為生命的意義。因為人類的天性以善為本,愛與被愛是人們每個人一生中必有的行為和感受,是人人心中永不泯滅的渴望,是生命的根基。
[9]
海蒂藝術特色
該小説所串聯的細節都非常動人,例如海蒂為了親自體會一下瞎眼老奶奶失明的苦楚,她竟閉上眼睛學着摸索;她人在法蘭克福,心卻總想着阿爾卑斯山的人們。悄悄揹着塞斯曼家人積聚吃剩的麪包卷,準備回鄉時帶給瞎眼老奶奶,等等。
[5]
該小説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以阿爾卑斯山優美的風景為背景,用極其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阿爾卑斯山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樸實淳厚的風土民情以及海蒂對美好家園的熱愛,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美好的阿爾卑斯山畫卷。
[1]
這部小説裏,具有許多真實感人的生活場景描寫和恰到好處的藝術細節刻畫。天真、善良而又害羞的小海蒂,她那濃濃的鄉愁叫人心疼。喜歡放羊而不喜愛學習的牧羊童彼得,善於啓發和引導孩子的克拉拉的奶奶等形象也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10]
小説人物不論成人與兒童都形象豐滿,富於立體感。
[8]
海蒂作品影響
編輯海蒂作者簡介
編輯約翰娜·斯佩麗,瑞士女作家。一生主要從事兒童教育和兒童文學創作。1852年嫁給一個律師,遷居蘇黎世。1879年開始創作16卷故事集《海蒂》,1895年用德文改寫,此書出版使作者一舉成名。她的作品還有小説《在弗羅尼墳上的一片葉子》(1870),《海瑪希洛斯》(1881),《沒有故鄉》(1881)以及《克麗特莉》(1882)等。
[8]
- 參考資料
-
- 1. 精英兒童館編著,感動孩子的50部兒童經典[M],武漢出版社,2008.11,第73-74頁
- 2. 李綱;《海蒂》中兒童的倫理選擇與成長[J].外國文學研究.2013年01期
- 3. [瑞士]斯比麗著,海蒂,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8.7,目錄頁
- 4. 陳政主編,一口氣讀完新課標名著 九年義務教育版[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07,第108頁
- 5. 韋葦著,世界兒童文學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05,第237頁
- 6. 黃金山總策劃;《暢遊新西蘭》編輯部編著,暢遊瑞士 就這本最棒![M],華夏出版社,2015.10,第195頁
- 7. 實業之日本社海外版編輯部編著,瑞士=SWISS[M],旅遊教育出版社,2015.04,第202頁
- 8. 張美妮等編,世界兒童文學名著大典 (上卷) 外國部分[M],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05月第1版,第371-372頁
- 9. 王琪編,胎教40周同步指導[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07,第167頁
- 10. 約翰娜·斯比麗著,海蒂[M],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9.09,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