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

鎖定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寫探春,上片寫初春杭州城東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態,下片寫探春所見的路景、村景以及人的心境,直至進入神話般的幻境。全詞情景交融,春心春景水乳交融,匠心獨運,自然天成。
作品名稱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
作品別名
浪淘沙·探春
出    處
全宋詞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創作時間
1072年
作品體裁
詞牌名
浪淘沙
字    數
54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作品原文

浪淘沙
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內羣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1]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註釋譯文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詞句註釋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賣花聲”。此詞雙調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⑵探春:仕女在正月間遊宴郊野,稱為探春。
⑶暗:色濃。傾:猶傾倒,這裏指漫出來。
⑷檻(jiàn):花池的圍欄。羣芳:各種花草。
⑸綺(qǐ)陌:美麗的道路。斂:聚集、不揚起。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⑹霽(jì):雨雪停止後轉晴。
⑺東君:掌管春天的來去之神。用意:着意,留心。辭:推辭。辛:勞苦。
⑻綻:花蕾開放。英:花。 [2]  [3]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白話譯文

昨天出東城踏看春情。城外牆上的紅杏顏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傾斜下來。而柵欄裏的百花尚未發芽,看來春天的腳步還沒走到這裏。
前面忽然出現一條纖塵洗淨的秀麗小路,原來是前村一帶雪後初晴。司春之神不辭辛勞,恪盡職守,定然是梅花綻放,向人報告春之來臨。 [2]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孔凡禮蘇軾年譜》:“熙寧五年杭州城東探春。”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蘇軾赴杭州任通判。熙寧五年初春,蘇軾到杭州城東郊外探春後作此詞。 [2]  [3]  [4]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作品鑑賞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整體賞析

此詞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寫初春杭州城東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態。“昨日出東城”,點明探春的時間,以及探春的地點杭州城東郊。“試探春情”,一個“試”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動的情態惟妙惟肖地傳達出來了。“牆頭紅杏暗如傾”,寫探春的第一個光景。從牆頭伸出來的紅杏色彩綠得如油漫出來了,讓人們首先領略到“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代葉紹翁遊園不值》),“紅杏枝頭春意鬧”(宋代宋祁玉樓春·春景》)的探春神韻。“檻內羣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用一對矛盾句,提出初春柵欄內各種花草嫩芽嫩葉未發未露,而柵欄外早已春回大地,為過渡到下片進一步寫探春幽情埋下的迴環之筆。下片以承延手法與上片呼應,寫探春的第二個光景路景、第三個光景村景等,直至進入神話般的幻境。“綺陌斂香塵”,寫探春男女們路途上的“春”景。那是一條風景美麗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條“盡日緇塵吹綺陌,迷卻夢遊歸路”(清代納蘭性德百字令·綠楊飛絮》),那是一條聚集着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塵之路,似有一點“行樂歸恆晚,香塵撲地遙”(唐代沈佺期《洛陽道》)的韻味。“雪霽前村”,寫探春男女們進入前村後所見的另一番“春”景。雪止天晴後的前村,留下的便是那被柵欄內冰雪覆蓋着,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種花草與此相映的紅樓與紅杏,可謂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是回答上片埋伏的景情迴環的一妙筆。“東君用意不辭辛”,寫探春者全身心地進入到一種美妙的幻境。指揮春日運動之神,是那樣留心描繪煥發的春光,又是那樣不辭勞苦迎來春心。“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筆鋒一轉,宕開情絲,引起探春者春心欲動的不僅僅是牆頭紅杏,綺陌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還有未猜想到的春光最初到來的地方,一眼見到的便是那花蕾剛剛開放的梅花。最後兩句畫龍點睛,把蘇軾追求梅的高貴品格那樣一種春心境界昇華到了新的高度。
蘇軾將春心與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實屬匠心獨運,自然天成。最後兩筆妙不可言,毛澤東之詞《卜算子·詠梅》與蘇軾這首詞異曲同工,令人回味。 [3]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名家點評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論蘇軾詞》:蘇軾早期所寫的一些遊賞山水的令詞,如該詞是蘇軾表達的一種遊賞遣玩的意興。 [3] 
中國蘇軾研究專家冷成金《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蘇軾》:詞作將城內外春光來臨的遲速作了對比,以襯心境,寓意高遠。一“斂”字將春光與天地融鑄在一起,使之具有了青春少女之人格,將春回大地之初的温潤、拘澀而又生機勃發的情態渲染殆盡。 [3]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作者簡介

蘇軾像 蘇軾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 [5] 
參考資料
  • 1.    唐圭璋.全宋詞(一).北京:中華書局,1965:327
  • 2.    夏 華等編譯.東坡集.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20:3
  • 3.    朱靖華 等.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107-110
  • 4.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29
  • 5.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