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京

鎖定
洛京是洛陽的古稱,“洛”是洛陽簡稱,“京”具有都城意義。由於自夏商周以來洛陽長期作為中國首都,因此人們常用洛京稱呼洛陽。
洛京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 [1] 
洛京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都,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和超過1500多年的建都史。早在三皇五帝時代,黃帝和帝嚳就曾建都洛陽,開啓了洛陽的建都史。考古學上洛陽的建都史始於3700年前的夏朝;而文字中的古都洛陽最早出現於商朝甲骨文中;到了周朝洛陽的地位變得神聖化,成為中國的化身。元朝以前,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等除了秦朝以外的歷朝歷代皆建都或遷都於此。
被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世界城市科學發展聯盟、國際姐妹城市聯盟聯合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稱號 [2]  ,分別是龍門石窟、絲綢之路和隋唐大運河。
中文名
洛京
外文名
Luo Jing
別    名
斟鄩
西亳
洛邑
雒陽
別    名
洛京 展開
指    代
洛陽
年    代
夏、商、周、漢、魏、晉、隋、唐等
行政級別
首都
面    積
100平方公里(北魏)
主要景點
龍門石窟、白馬寺、應天門、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周王城博物館等

洛京歷史記載

《晉書·王浚傳》:“使者未及發,會洛京傾覆, 浚大樹威令。”
唐代蘇頲的“東嶽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唐代李白的“風流少年時,京洛事遊遨。”
唐代王維的“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唐代杜甫的“京洛雲山外,音書靜不來。”
唐代白居易的“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唐代孟浩然的“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唐代韋應物的“驅馬涉大河,日暮懷洛京。”
唐代韋應物的“洛京十載別,東林訪舊扉。”
唐代武元衡“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宋代宋孝宗的“洛京元在望,禹穴且相仍。”
元代王惲的“野粉宮牆兩邊。洛京依舊鎖嬋娟。”

洛京歷史沿革

洛京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河洛文化的發源地,“中國”一詞最早便是用來稱呼洛京的;在夏朝到宋朝這三千年裏,洛陽一直是中原地區和東亞地區的核心。

洛京三皇五帝時期

洛京是黃帝和帝嚳的都城。《山海經》記載“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即青要山是軒轅黃帝的都城,名為密度。青要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曹村鄉,是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括地誌》又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嚳之墟。

洛京華夏第一都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河洛地區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等君主皆以斟鄩為都。在商朝殷墟發現後,考古學家徐旭生“按圖索驥”在洛陽盆地找到了一座夏朝時期的都城遺址,即二里頭遺址。
2018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發佈會宣佈“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開啓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由此正式確立了洛京華夏第一都的地位。

洛京文明之都

洛京是夏商周三代共同的都城。夏商周三代是華夏文明制度的重要形成期,夏商開啓奴隸制王朝、商朝建立完整的文字體系、西周誕生了禮樂制度。
在夏朝建都洛陽之後,新建立的商朝繼續建都於洛京地區。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中丁執政的時候,商朝歷史最為混亂。他為了鞏固政權,把首都從亳遷到囂,亳不再是中央所在地。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
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周武王客商西歸途中定鼎洛陽,在嵩山祭祀上天宣佈周王朝定都於洛陽。周公和召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周成王在周公的輔佐下正式遷都洛陽。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周穆王時期,天下動亂,周共王遷都南鄭(今陝西渭南),由此西周都洛歷”武王、成王、康王、昭王和穆王共124年“

洛京軸心時代

西周在遷都關中後,於771年在犬戎入侵下滅亡。太子宜臼在諸侯支持下建立東周,並再次建都洛陽。東周共傳25王,歷時515年,這一時期雖然諸侯割據,相互為戰,但卻是中華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時代,即中國的”軸心時代“。誕生了”孔子、老子、墨子等“大批影響中國千年的思想家。

洛京兩漢首都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定都洛陽,大封功臣。後因東方異姓諸侯過多,為安全考慮遷都關中,但漢高祖在位期間常年居住洛陽。公元8年王莽篡位,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後掃平天下,再建漢朝,還都洛陽。東漢國祚195年,其中統一全國的時間為153年(36年平公孫述-董卓進京)。遠超西漢的120年(前112年平南越-8年王莽篡漢)和唐朝的134年(621年平江南-755年安史之亂)統一時間。

洛京魏晉之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因此國號為“魏”。延康元年(220年),漢獻帝禪讓帝位於曹丕,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西晉(265年—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統一王朝,傳四帝。從晉武帝建國開始,國祚51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