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鎖定
張愛玲《洋人看京戲及其他》發表於1943年11月的《古今》第三十四期,正趕上上海掀起第一次張愛玲熱之際。後收入其作品集《流言》。張愛玲以一個洋人看京戲——即外行看內行的態度,慢慢悠悠地帶着讀者看了許多部舊時的戲曲:從《秋海棠》到《玉堂春》,從《紅鬃烈馬》到《烏盆記》,再到《紡棉花》……從京劇到平劇,如數家珍。
作品名稱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作    者
張愛玲
創作年代
1943年
作品出處
《古今》雜誌
文學體裁
散文
發表時間
1943年十一月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作品簡介

張愛玲,中國作家,著有《半生緣》、《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作品。張愛玲原名張瑛,1921年生於上海一個官宦世家。張愛玲的祖父張佩綸,其祖母則是李鴻章的女兒。中學畢業後,張愛玲來到香港讀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她隨之開始了文學創作。張愛玲一生作品頗豐,小説、散文、評論,乃至文學研究,不同體裁,多有所獵。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坦言,“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輕鬆,可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夠嚴肅。但我只能做到這樣,而且自信也並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夠寫得真實些。”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時代背景

張愛玲的散文《洋人看京戲及其它》發表於1943年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以一個洋人看京戲:即外行內行的態度,拉拉雜雜地引領着讀者看了許多部舊時的戲曲:從《秋海棠》到《玉堂春》,從《紅鬃烈馬》到《烏盆記》,再到《紡棉花》如數家珍。在賞析京戲的同時,作者講述了對中國文化的一些感性認識,充分體現了一位才女作家與眾不同的文化視角,也體現出張愛玲對國民性獨樹一幟的視野。在這些京戲中,張愛玲表面看似在描摹戲曲,實則在冷眼觀望人生。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評論鑑賞

王德威:美麗蒼涼的手勢
張愛玲在《洋人看京戲及其它》裏點評她所看過的戲,頗能見人所不能見。《紅鬃烈馬》演活了男性社會的自私,但薛平貴仍然被認為是好人一個,“京劇的可愛就在這種渾樸含蓄處。”《烏龍院》、《紡棉花》一類風情戲藴藏無限兇險,但一兩句沒頭沒腦的插科打諢,或是臨場穿插的南腔北調,就可以讓觀眾忘其所以“中國人的幽默是無情的。”《空城計》搬演的不只是軍事的空城,也是人生的空城。諸葛亮再足智多謀,算不盡歷史的空曠荒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