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生緣

(張愛玲著長篇小説)

鎖定
《半生緣》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長篇小説,初載1950年4月25日至1951年2月11日上海《亦報》,首次出版於1951年11月。
該小説以沈世鈞顧曼楨的情感悲歡離合為軸心,講述了都市中沈世鈞、顧曼楨、許叔惠、石翠芝等青年男女於亂世中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小説展示了女性視角下對人生、愛情婚姻的選擇,體現了女性在困境中的生存狀態與生命意志,以及作者對於各個人物深切的關照。 [1] 
作品名稱
半生緣
作品別名
十八春、惘然記
作    者
張愛玲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51年11月
字    數
約22.2萬字

半生緣內容簡介

顧曼楨是一個小家之女,家境貧寒,自幼喪父。一家老少七口全靠其姐顧曼璐做舞女養活。顧曼楨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她偶然結識了世家子弟沈世鈞,兩人在相處中互生好感並相愛,沈世鈞深深同情顧曼楨的處境,決定與之結婚。兩人發生矛盾後,沈世鈞因父親病急而回南京,顧曼楨卻因姐姐顧曼璐為籠絡住丈夫祝鴻才的“花心”,誤落入他們設下的殘酷圈套,被祝鴻才強姦,隨即又被幽閉在曼璐家中直至生子。其間,沈世鈞找到顧曼璐,顧曼璐卻告訴他,顧曼楨已另嫁他人,沈世鈞只得懷着絕望離開上海。 [1] 
一年後,曼楨在善良的霖生、金芳夫婦的幫助下逃出了醫院。重獲自由的曼楨希望能重新開始生活,但接踵而來的打擊使她跌進絕望的深淵,甚至改變了她人生的軌跡。她從許叔惠那裏得知了世鈞和石翠芝結婚的消息,心如死灰。姐姐曼璐病死後,兒子榮寶受到女僕的虐待,曼楨便決定和祝鴻才結婚。後來,曼楨與祝鴻才離婚,奪下孩子的撫養權。幾年之後,叔惠回國,在他的幫助下,曼楨與世鈞見面了。十四年過去了,世鈞和曼楨有了各自的生活,他們之間,正如曼楨説的回不去了。 [2] 
《半生緣》封面

半生緣創作背景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中共高層及文化界領導人先後指示下,兩家市民小報《大報》和《亦報》得以保留,旨在為其在舊社會所聯繫的特定讀者羣服務,並引導較為落後的分子在新社會進步。1950年,張愛玲以筆名“梁京”於《亦報》上連載長篇小説《十八春》,1951年11月,由上海亦報社出版單行本。《十八春》中,曼楨與世鈞因“支援東北”的契機重新遇見,以喜劇結局為小説畫上句號。1952年11月,張愛玲以“港大復讀”名義悄然離開大陸。旅居海外的張愛玲改寫了小説《十八春》,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小説以《惘然記》為題連載於1967年2月至7月《皇冠》月刊。1969年7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小説改名為《半生緣》。 [3]  [4] 
張愛玲在寫給宋淇的信中,提及《半生緣》的創作很大程度上參照了美國作家馬寬德的《普漢先生》。 [5] 

半生緣人物介紹

顧曼楨:曼楨接受了良好教育,是一個獨立自主、有自我思考與判斷能力的女性。當姐姐嫁給祝鴻才後,曼楨堅持一個人打兩份工肩負起家庭的責任,供弟弟們讀書上學,用獨立與尊嚴撐起了貧弱家庭的一片天。在愛情層面,她的貞操觀不同於舊時代的其他女性,雖然被祝鴻才強姦,但她並不覺得有愧對世鈞的地方,她對世鈞的愛仍是濃烈的,即使被關在小房間中還想盡一切辦法給世鈞通信。當她終於有機會逃時,她忍痛拋下剛出生的孩子,不顧虛弱的身體逃出姐姐的控制,獲得了自由。但在現實的羈絆下,她為了孩子犧牲自己,嫁給祝鴻才。 [4] 
顧曼璐:曼楨姐姐。曼璐在父親逝世後,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淪落為舞女。隨着妹妹曼楨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好轉,加之自身姿色衰退,她決定遠離風塵之地,但找到一個好歸宿何嘗容易。迫於壓力,她選了祝鴻才。婚後,祝鴻才色性難改,到處尋花問柳,對她極為冷淡,甚至拳腳相向。為了鞏固地位,曼璐自私地決定借妹妹曼楨的肚子生個孩子。最後,曼璐因病早逝。 [6] 
沈世鈞:曼楨戀人。世鈞出生於做皮革生意的商家,衣食無愁。世鈞討厭舊式家庭,對生意也不感興趣,他努力到外面求學和工作,以主宰自己的前程。然而當父親病重,母嫂要他與父親的姨太太爭奪家庭經濟權,他無奈放棄了剛剛起步的“學工程”的事業,回到南京。世鈞和曼楨真心相戀,卻因兩人各自的家庭負擔,結婚遙遙無期。對於曼楨的失蹤,世鈞雖曾苦苦尋找,但他誤以為曼楨移情別戀嫁給了豫瑾,於是在誤解中放棄,和翠芝結了婚。
許叔惠:世鈞好友。叔惠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普通市民家庭。他聰明圓滑,脾氣好、人緣好,又會甜言蜜語。他和翠芝互有好感,而勢利的沈母對他冷漠而鄙視。叔惠的自尊不允許自己為了一個女人忍受別人的嘲諷,但他又對翠芝有情意,對她嫁給世鈞而失意。叔惠憑藉能力到國外去發展,並娶了一個家世比翠芝家更優越的妻子,但妻子不願生孩子,最終以離婚收場。
石翠芝:千金小姐翠芝不需要掙錢養家,她需要做的,只是找個門當户對的丈夫。可性格中的任性和叛逆讓她偏偏喜歡上了叔惠。翠芝向來過慣了安逸生活,她不會放棄家庭與叔惠私奔,而她的任性也不會因為叔惠的逃避而放棄這段感情。翠芝遵照着世俗的安排嫁與世鈞,在少奶奶生活中又固執地堅守着對叔惠的愛戀,彷彿她一世的情感只為叔惠而生。 [7] 

半生緣作品鑑賞

半生緣主題思想

小説講述了沈世均和顧曼楨的愛情故事,其中穿插了顧曼璐與張豫瑾、許叔惠與石翠芝等人的情感糾葛,所有人的結局被命運所擺佈,註定有情人有緣無分。在小説中,張愛玲將自己對人生的悲觀情緒映射在主人公的言語活動中,整部小説不僅反映了愛情的悲劇,更揭示了在男性法權與金錢相結合的社會下女性的悲劇命運。曼璐犧牲了自己,供曼楨上學,使她獲得了立足社會的能力,顯然有恩於曼楨。但另一方面也為曼楨人生的選擇提供了反面例子,堅定了她走自立自尊自強道路的決心、意志及自覺性,在實踐中表現為經濟獨立自由戀愛。然而,曼璐和祝鴻才合謀,以曼璐生病為由騙來曼楨,囚禁起來借腹生子,她在地獄中掙扎了一年之久。 [2]  身為一個反抗者,曼楨總認為自己的內心是強大的,但在現實的羈絆下,她對周圍的世界已經失去了信念。她的反抗失敗了,最終選擇為了孩子犧牲幸福,嫁給祝鴻才。但在曼楨這樣的女性身上,她擺脱精神桎梏、在混濁困境中吶喊的精神永遠觸動人心。 [4] 
從女性批判的角度看,曼璐為了家庭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死亡”。婚後的她為了守護岌岌可危的家庭又不惜犧牲妹妹曼楨,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下,曼璐不僅是感情中的受害者,也是感情的施暴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曼璐處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時代,她內心對於自主、美滿婚姻的嚮往與現實生活中自憐、無愛的婚姻形成了鮮明的對此,最終導致其走向被人痛恨的地步。這不僅是其個人的悲哀,更是生活在以男權為主導的封建宗法社會中所有女性的悲哀。 [6] 

半生緣藝術特色

心理描寫
《半生緣》直接選取了《普漢先生》第十三章後的內容進行改寫,把沈世鈞和顧曼楨的愛恨糾葛作為小説的主線和重點,運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展開敍述。張愛玲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來凸顯小説中各個人物角色的形象、性情。文中對人物的心理描寫遍佈全文的各色人物身上,不僅包括世鈞、曼楨等主要人物,還包括了曼璐、顧太太等人物。張愛玲擅長在同一事件中同時描寫不同人物之間的心理變化,使每個人物的心理變化完整展現於讀者面前,形成對比和呼應。例如曼楨被囚禁後顧太太心慌,用藉口搪塞世鈞追問曼楨的下落。通過顧太太開門時的緊張慌亂,談話時的心不在焉和支支吾吾的言語表現了顧太太內心六神無主和害怕露陷的心理。神情恍惚的遮掩之下,反而讓世鈞看出談話裏的更多隱瞞。張愛玲作為一個女性,以感性的思維更容易捕捉到戀愛中細膩的心理變化,把曼楨和世鈞在熱戀前的忸怩、害羞,熱戀中的欣喜、熱情和妒忌的情感刻畫得入木三分。 [5] 
線索
《半生緣》和《普漢先生》有一個共通點,即“門第觀念”對青年男女愛情的束縛。《普漢先生》中,比爾和凱通過一場舞會認識並相互欣賞,後因哈里的關係而有交集並且萌生愛意。凱曾為了比爾拒絕了一次婚姻,但兩人迫於“門第觀念”的壓力,未踏出“表明心意”的一步。最終凱嫁給了哈里,比爾結婚又離婚。張愛玲在《半生緣》中處理叔惠、翠芝的關係情節大致相同,像兩人獨處、翠芝悔婚、翠芝與世鈞成婚、叔惠回國翠芝熱情相待等情節更是照單全收。
張愛玲別出心裁地在世鈞和曼楨之間隱藏了另一條“門第觀念”的線索。曼楨在世鈞南京的家中時,世鈞父親見着曼楨便想起了一位舞女,後經打聽便知那舞女就是曼璐。此時埋下的這條線索成為世鈞和曼楨日戀情的最大阻礙。然而這樣處理不免落入俗套,與其他通俗小説並無差異。因此張愛玲對這條線索的處理止於曼楨與世鈞為曼璐的舞女職業發生的爭吵。她筆鋒一轉,讓這場爭吵引發的交織的誤會成為曼楨悲慘人生的開端。而結尾處世鈞與翠芝的無愛婚姻無疑是呼應了兩條“門第觀念”的線索。 [5] 
意境
《半生緣》裏,張愛玲選擇慘淡的陽光、蒼白的月光、剌目的燈火、幽咽的琴聲等意象,營造出蒼涼淒冷的意境,對於刻畫主人公和渲染悲劇色彩有着重要的作用。這種沉重的哀傷感,壓抑而隱晦,重重地、黏滯地,直抵人心。小説中,曼楨被最親的人出賣、放棄,再也無力抗爭,如同一潭死水。把陽光比做“黃貓”,照在身上是“異樣的親切的”,表現出曼楨多次掙扎反抗卻依然無法獲救的絕望和麻木。陽光是温暖的,象徵着生命與活力,而《半生緣》中的陽光慘淡、毫無生機。在這種意境中,善良的曼楨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得善終也格外悽慘。
小説中,曼楨和世鈞初戀時對月亮的一段描寫,“晚上有月亮,稍帶長圓形的,像一顆白淨的蓮子似的月亮,四周白濛濛地發出一圈光霧。”其中透出的朦朧、純潔的意境,含蓄深遠、餘韻無窮。再如,世鈞的婚事遭到父母反對,夜裏輾轉反側,“到了後半夜,月光濛濛的照着瓦上霜,一片寒光,把天都照亮了。就有喔喔的雞啼聲,雞還當是天亮”,營造出酸楚惆悵的意境。張愛玲喜歡用音樂尤其是戲曲音樂來營造意境,胡琴聲、琵琶聲,琴聲和歌聲、戲曲聲、雨聲交織在一起,訴説着主人公如戲般的愛情和人生,無限蒼涼,寫出了人生本來就是似真似幻的本質特徵,從而給人一種悲哀中透出達觀,達觀中浸透悲哀的負責的審美體驗,體現出意境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特點。 [13] 
版本對比
《十八春》盡了作家最大的認知可能來理解新社會,接納時興的政治話語,儘量真實地融入自己的小市民寫作話語之中;“喜—悲—喜”的曲折敍事結構和堪稱大團圓的結局,也與通俗小説的模式相當契合。張愛玲以一個作家的誠實內心來接受也許不過是作為“宣傳”的革命話語,註定了她日後加倍的失望以及因失望而來的棄絕。同時她總是以自我的理解來落實與改寫本來空洞的政治話語,也必將無法為時代滿意和接納。《半生緣》刪除了一切有關革命和個體改造的話語後,只剩下了人原始的那點感情——情慾。情慾描寫引人注目地成為主角,使小説結束在情慾的黑暗和可怕的可能裏。叔惠和世鈞夫婦再度重逢,時間由“解放後”置換成了“戰後”這個更西方化的用詞。《十八春》寫世鈞夫婦接叔惠是在車站,“解放後的車站也換了一種新氣象,不像從前那種混亂的情形”。而《半生緣》裏,迎接從美國歸來的叔惠是到了飛機場,景物也毫無“新”意,而變成了熟悉的張氏蒼涼。
世鈞夫婦赴袁家家宴的描述,《十八春》裏主要談到兩件事,一是男主人要聽楊乃武小白菜的廣播,二是由此引發的對國民黨對慕瑾妻子嚴刑拷打的控訴,同時巧妙地引出了世鈞的發現:原來曼楨沒有嫁給慕瑾。而《半生緣》刪去這些內容後,只用了一段老闆捧戲子之充滿世俗情慾色彩的閒談來填補空白。應該説,這些刪除和改寫,因為相應的心理活動的刪除,在表現的力度和人物的豐滿度上,都大打折扣。於是,情慾又一次成為了表達的重心,來填補人物失去了社會時代劇烈衝擊所帶來的豐富的思想情感體驗的空白——不能向外伸展,就向內裏深入。
更形成對比的是叔惠和翠芝。兩人別後多年的見面,《十八春》按照時興的話語模式,寫成了進步的戀人(叔惠)對落後的戀人(翠芝)的善意勸誡與改造。作為被改造一方——翠芝複雜細膩的心理活動得到了展現,並以叔惠“默默地陪着她”這樣温情的舉動畫了句號。但在《半生緣》裏,小説於強烈的性暗示中戛然而止,喻示了一種人生選擇,就是以情色的追逐與放縱來應對外在世界的殘酷及不合理,為“活着”開出一條畸形的路來。由於情慾表現的力度,《半生緣》的結尾比《十八春》多了一份悲劇性的深刻,也撕掉了通俗小説脈脈温情的面紗。 [3] 

半生緣作品影響

影視改編
影視名稱
首映時間
主演
改編類型
半生緣
1997年9月12日
黎明、吳倩蓮
電影 [9] 
半生緣
2003年10月2日
林心如、蔣勤勤
電視劇 [10] 
2020年11月20日
劉嘉玲、蔣欣
電視劇 [11] 

半生緣作品評價

學者、評論家許子東:在張愛玲的創作道路上,《十八春》的地位,不如她早期的創作。簡而言之,《十八春》善惡太分明瞭,情節也太離奇了,諸如曼璐為籠住丈夫竟設圈套禁閉曼楨等情節,吸人眼球。《十八春》除了往通俗言情方向發展,也有一點配合主流意識形態的政治表態。《十八春》後來還被改寫成《半生緣》,屬於張愛玲中後期的創作。張愛玲喜歡不斷改寫自己之前的作品,但在我看來,改寫本比原作更好的,只有《半生緣》。 [8] 

半生緣出版信息

圖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版本信息
《十八春》
1951年11月
上海亦報社
-
第一版
《半生緣》
1969年7月
皇冠出版社
改寫版第一版
1987年
花城出版社
張愛玲全集
1991年8月
皇冠出版社
957-33-0545-3
張愛玲全集
2003年10月
哈爾濱出版社
7-80699-031-3
張愛玲典藏全集
2005年6月
作品集改版
2006年12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7-5302-0869-1
張愛玲集
2009年5月
978-7-5302-0946-2
張愛玲全集
2010年8月
皇冠出版社
978-957-33-2621-2
張愛玲典藏全集
2012年6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978-7-5302-1114-4
張愛玲全集
2019年4月
978-7-5302-1864-8
精裝典藏版
2020年2月
皇冠出版社
978-957-33-3532-0
百歲誕辰紀念版 [12] 

半生緣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現代作家,原名張煐。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5歲入私塾受教,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文科,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返回上海。1943年發表小説《第一爐香》《第二爐香》,一舉成名。1952年離開大陸去香港。1955年離開香港去美國,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半生緣》《小團圓》,中短篇小説《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集《流言》《對照記》等。 [14] 
參考資料
  • 1.    李穎.試析《半生緣》中的人物形象[J].戲劇之家,2015(11):266-268.
  • 2.    崔晶菁.淺析《半生緣》中顧曼楨的女性主體意識[J].文學教育(上),2015(04):142-143.
  • 3.    張曦.政治話語的融入、消解與情慾話語的重寫——從《十八春》到《半生緣》[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1(02):123-132.
  • 4.    農彩麗.淺析《半生緣》中女性悲劇人生的書寫[J].今古文創,2021(22):8-9.
  • 5.    程夏敏.同一故事框架下的藝術改寫——以《半生緣》與《普漢先生》為例[J].華文文學,2016(03):62-64.
  • 6.    王麗.從張愛玲的《半生緣》中反思女性價值[J].名作欣賞,2014(26):83-84.
  • 7.    餘靜芳.《半生緣》的悲劇人物與悲劇層次論析[J].麗水學院學報,2018,40(04):84-88.
  • 8.    許子東.許子東細讀張愛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261-262.
  • 9.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 (1997)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2-06-14]
  • 10.    林心如蔣勤勤出席《半生緣》上海首播儀式  .新浪.2003-09-23[引用日期2022-06-14]
  • 11.    情深緣起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2-06-14]
  • 12.    張愛玲 半生緣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6-14]
  • 13.    劉珊珊.沉重的哀傷——論張愛玲《半生緣》的意境特點[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6(03):98-100.
  • 14.    周玲.中外文學通論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3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