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泥滑滑

鎖定
泥滑滑 ní huá huá
(1).竹雞的別名。 [1]  又稱竹鷓鴣或“扁罐罐”。 [有關其它] 竹雞是個好東西[有關其它] 竹雞是個好東西
因其鳴聲如此,故名。 宋·王安石送項判官》詩:“山鳥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對馬蕭蕭。”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竹雞》:“蜀人呼為雞頭鶻,南人呼為泥滑滑,因其聲也。”
(2).泥濘。 元·薩都剌 《道中漫興》詩之二:“竹溪泥滑滑,榕樹雨蕭蕭。” 明·高啓 《雨中閒卧》詩:“多少人愁泥滑滑,曉衝風雨客途中。”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道:‘天晚了,大娘請自在,不爭這一夜兒,明日卻來領罷。連這篾絲箱兒,老身也不拿去了,省得路上泥滑滑的不好走。’三巧兒道:‘明日專專望你。’”朱自清 《外東消夏錄》:“那時節真所謂‘天街小雨潤如酥’,路相當好,有點泥滑滑,卻不致於‘行不得也哥哥’。”
中文名
泥滑滑
拼    音
ní huá huá
釋    義
竹雞的別名;泥濘
相關資料
送項判官》《道中漫興》

目錄

泥滑滑基本介紹

[形態]:竹雞體長約30釐米,體重200-250克,成年雞可達450克左右。喙黑色或近褐色,額與眉紋為灰色,頭頂與後頸呈嫩橄欖褐色,並有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環狀,下體前部為慄棕色,漸後轉為棕黃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蹠和趾呈黃褐色。
[生態]:竹雞不是十分畏人,如果不受到侵擾,可在與人體相隔3~5米的可視距離內覓食或打鬥。竹雞常在山地、灌叢、草叢、竹林等地方結羣活動,3~5只或10多隻不等,時常排成單行隊形行進。夏季多在山腰和山頂活動,冬季移至山腳、溪邊和叢林中覓食。晚上一個個在橫樹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緊靠取暖。竹雞以雜草種子、蔬菜葉、嫩芽、顆粒型果實為食。人工飼養多食玉米、小麥、稗子等,也吃麪包蟲一類的昆蟲。竹雞善鳴叫,鳴聲尖鋭而響亮,雌性發出單調的“嘀、嘀”短聲,雄性聲音及聲調酷似“扁罐罐、扁罐罐”,常連續鳴叫數十次,至其精疲力盡方止,故四川地區稱之為扁罐罐 。特別在繁殖期連鳴不已。

泥滑滑養殖

[繁殖]:竹雞每年3月份進入繁殖期,此時由羣棲轉為分散活動,雄竹雞具有獨個佔地行為,在其領域內,不許其他雄性同類入侵,所以常發生爭鬥。產卵在4-5月份,在茂密的灌叢、草叢、竹林地面營巢,內鋪樹葉、乾草等物。每窩產卵7-12枚,卵重15克,呈暗乳色或淡褐色,具棕色細點和淺灰色斑。由雌鳥孵卵,孵化期為16-18天,最長可達20天,雛鳥為早成鳥,出殼後即可與成鳥一起奔跑、覓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