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沾益區

鎖定
沾益區,隸屬雲南省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中部,東鄰富源縣,南連麒麟區、馬龍區,西接會澤縣、尋甸縣,北與宣威市毗鄰,總面積2814.89平方千米。 [2]  截至2023年6月,沾益區下轄4個街道、2個鎮、5個鄉。 [17]  區政府駐地西平街道。截至2023年末,沾益區常住人口為39.66萬人,城鎮化率50.15%。 [15] 
元至元十三年(1276),於曲靖路總管府下設沾益州。民國二年(1913),裁府改縣,沾益州改為沾益縣。2016年,撤銷沾益縣,設立曲靖市沾益區。 [2]  素有“入滇鎖鑰”之稱,是中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是雲南較早的開發地。 [2]  雲南省革命老區、中國重要煙草基地、藥用花卉基地。著名景點有珠江源海峯濕地五尺道。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3] 
2023年,沾益區地區生產總值425.75億元,比上年增長7.8%。 [16] 
中文名
沾益區
外文名
Zhanyi District
別    名
珠江源頭第一縣
行政區劃代碼
5303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雲南省曲靖市
地理位置
曲靖市中部
面    積
2814.89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街道、2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
西平街道龍華東路78號
電話區號
0874
郵政編碼
655331
氣候條件
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9.66 萬(2023年) [12]  [15] 
著名景點
珠江源
白水古鎮
五尺道
諸葛亮南征遺址
天坑 展開
著名景點
珠江源
白水古鎮
五尺道
諸葛亮南征遺址
天坑
海峯濕地 收起
火車站
曲靖北站
車牌代碼
雲D
地區生產總值
425.75 億元(2023年)

沾益區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代,境內已有人類活動。
公元前286~280年,楚將莊蹻率兵入滇建立滇國,沾益屬滇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常頸督修入滇道路,由僰(今四川宜賓)至建寧(今曲靖)路寬五尺,史稱“五尺道”,經過沾益。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為牂柯部宛温縣地。
晉泰始七年( 271),置興古郡,沾益仍為宛温地。
沾益區地圖 沾益區地圖
唐武德四年(621),置西平州(今西平街道),貞觀八年(634),改西平州為盤州(今貴州普安)。南詔屬拓東節度地。
宋,為大理國37部之一磨彌部所據,屬石城郡。
元至元十一年(1274),建立雲南行省。至元十三年(1276)於曲靖路總管府下設沾益州,轄交水縣(今沾益縣)、石樑縣(今宣威市)、羅山縣(今富源縣)。
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曲靖府,裁交水、石樑、羅山3縣併入沾益州(即州轄縣),州治在今宣威縣城。天啓五年(1625),露益州安氏土司叛亂,移州治於交水城(今西平街道)。
清雍正五年(1727),割沾益州新化裏至高坡頂以北之地設宣威州,以南沿為沾益州,屬曲靖軍民府。
民國2年(1913),裁府改縣,沾益州改為沾益縣。
1950年3月,沾益縣接管國民黨政權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沾益縣人民政府。
1958年4月,撤銷沾益縣,併入曲靖縣,11月撤銷馬龍縣,併入曲靖縣
1961年4月,恢復馬龍縣。
撤縣設區,掛牌成立 撤縣設區,掛牌成立
1965年,恢復沾益縣。
1983年,撤銷沾益縣、曲靖縣,設立曲靖市
1997年,撤銷曲靖市,設立麒麟區、沾益縣。
2016年,撤銷沾益縣,設立曲靖市沾益區。 [2] 

沾益區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6月,沾益區轄4個街道、2個鎮、5個鄉:西平街道龍華街道金龍街道花山街道白水鎮盤江鎮炎方鄉播樂鄉大坡鄉菱角鄉德澤鄉 [17]  區政府駐西平街道。

沾益區地理環境

沾益區位置境域

沾益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中部,地跨東經103°29′~104°14′,北緯25°31′~26°06′之間,東鄰富源縣,南連麒麟區、馬龍區,西接會澤縣、尋甸縣,北與宣威市毗鄰,總面積2814.89平方千米。 [2] 

沾益區地貌

沾益地處珠江源頭的南、北盤江分水嶺多山地帶,地貌以滇東高原丘陵為主。最高點為菱角老黎山海拔2678米,最低點為德澤熱水村牛欄江河谷海拔1650米。較大的山有馬雄山,東北—西南走向,是南、北盤江和牛欄江的分水嶺,珠江的發源地。

沾益區水文

沾益區主要河流有屬珠江流域的南盤江、北盤江,屬長江流域的牛欄江。

沾益區氣候

沾益區全年氣候温和,降水充沛,乾濕季分明,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3~18.6℃,極端最高温33.1℃,極端最低温一9.2℃,年日照時數2098小時,日照率47%,全年無霜期25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002毫米,每年5—10月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的89%。

沾益區土壤

沾益區共有7個土類,23個土屬,56個土種,2個變種,土壤覆蓋面積2632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2.32%。主要土壤類型為紅壤,佔土地總面積的74.8%,紫色土和水稻土分別佔9.9%和5%,黃棕壤佔1.7%,石灰岩土佔0.1%,沖積土佔0.8%,沼澤佔0.08%。

沾益區自然資源

沾益區礦藏資源

沾益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礦種多,主要有、磷、白雲岩、銅、鐵、石灰岩、黏土、建築用沙等18種礦種,年產值在2億元以上,開發利用前景巨大。煤,大多屬於煙煤,主要分佈羅木和炎方。截至2012年,兩地煤儲量1.2億噸。磷礦主要分佈在德澤鄉老官營至熱水塘一帶,詳查探明總儲量2.97億噸。白雲岩主要分佈西平鎮望城坡、大龍潭一帶,為特大優質白雲岩礦,總儲量9653萬噸。耐火黏土主要分佈炎方餘家河一帶,總儲量263.85萬噸。石灰岩,區境內分佈較廣,層位多,厚度大,總儲藏量9126.75萬噸。鉛鋅礦、釩、鉬、銅、鐵等礦在境內有一定儲量。

沾益區植物資源

截至2012年,沾益區森林面積9.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3.6%。境內有木本植物近40科200餘種。優勢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雲南油杉、圓柏、榿木、櫟類等;經濟林木有花椒板栗核桃、梨、蘋果、葡萄、蠶桑等;珍稀樹種有銀杏、香樟、黃杉、西南樺黃連木、短粵海桐等。野生藥用植物400餘種,其中普遍分佈的120餘種。主要藥材有天麻茯苓紫草、半夏、白岌、黃連等。

沾益區水資源

沾益區水資源總流量10.35億立方米,水能藴藏13.25萬千瓦。地熱水資源有德澤温泉。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牛欄江。其中南盤江發源於境內馬雄山,流經花山水庫,流入麒麟區,為珠江上游,水資源年徑流量按流域分為南盤江流域1188.49平方千米,年徑流量4.31億立方米;北盤江流域531.4平方千米,年徑流量1.93億立方米;牛欄江流域1082.1平方千米,年徑流量4.16億立方米。全區地下水資源總量5.79億立方米。其中壩區年地下水總量0.77億立方米,一般山區年地下水總量1.2億立方米,石灰岩溶山區年地下水總量3.82億立方米。截至2006年,有中型水庫3座(花山、西河、北浪),小(一)型水庫17座、小(二)型水庫102座,總庫容1.32億立方米。

沾益區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末,沾益區常住人口39.66萬人,比上年減少0.7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8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19.7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15%,比上年末提高1.04個百分點。0-15歲人口為7.0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16-59歲人口為25.35萬人,佔63.9%;60歲級以上人口為7.22萬人,佔總人口的18.2%。人口出生率為7.24‰,死亡率為7.4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5‰。 [16] 
截至2011年,沾益區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佈。

沾益區經濟

沾益區綜述

2022年,沾益區地區生產總值395.50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8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2.6%,拉動增長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對經濟的貢獻率為55.4%,拉動增長4.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64.67億元,比上年增長5.7%,對經濟的貢獻率為32.0%,拉動增長2.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18.2:40.0:41.8。人均GDP達98274元,比上年增長7.7%。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212.64億元,比上年增長8.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8%。
國民經濟: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初步結果,2023年,沾益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5.7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91億元,比上年增長4.7%,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0.8%,拉動增長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7.2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對經濟的貢獻率為42.5%,拉動增長3.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87.63億元,比上年增長8.6%,對經濟的貢獻率為46.7%,拉動增長3.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14.3:41.6:44.1。人均GDP達到107351元,比上年增長9.2%。
民營經濟:2023年,沾益區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30.97億元,比上年增長8.3%,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4.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83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79.10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4億元,增長8.9%。 [16] 
人民生活
2023年,沾益區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393元,比上年增長5.0%,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5579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371元,比上年增長8.1%,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1,較上年同期縮小0.1。 [16] 
財政
2023年,沾益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24億元,比上年8.47億元增收2.77億元,增長32.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1億元,比上年增長28.4%;非税收入完成2.23億元,比上年增長53.4%。税收佔比80.2%,非税佔比19.8%。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3.48億元,比上年28.68億元增支4.8億元,增長16.7%。 [16] 
固定資產投資
截至2023年末,沾益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比上年增長2.5%。其中: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1.5%,佔全部投資的66.1%;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4.8%,佔全部投資的63.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7.3%,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3%,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6.3%。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投資增長7.3%;採礦業投資下降40.3%;製造業投資增長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58.4%;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投資增長10.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24.6%;衞生和社會工作投資下降12.9%;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增長164.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下降19.0%。從房地產市場看,房地產業開發投資完成8.7億元,比上年下降19.6%;商品房銷售面積達22.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0%;實現銷售額10.3億元,比上年下降16.6%。 [16] 

沾益區第一產業

沾益城區 沾益城區
2023年,沾益區完成農業總產值84.14億元,比上年增長4.8%,實現增加值61.67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農業產值完成34.44億元,比上年增長28.8%(蔬菜產值完成7.26億元,比上年增長26.3%);林業產值完成0.41億元,比上年下降7.0%;牧業產值完成46.06億元,比上年下降5.1%(生豬產值完成25.34億元,比上年下降5.7%);漁業產值完成0.89億元,比上年增長9.2%;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完成2.34億元,比上年增長7.9%。從產值結構來看:農業產值佔總產值的40.9%,畜牧業產值佔總產值的54.8%,林業產值、漁業產值和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合計佔總產值的4.3%。 [16] 
2023年,沾益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9309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0046公頃,比上年增長0.3%。糧食總產量368623噸,比上年增長0.5%,其中:夏糧總產量34345噸,秋糧總產量334278噸。煙葉種植面積7767公頃,產量達16071噸,比上年下降2.8%;蔬菜種植面積12162.7公頃,比上年增長1.3%,產量達233208噸,比上年增長3.4%。
截至2023年末,沾益區生豬存欄77.15萬頭,比上年下降5.5%;牛存欄8.46萬頭,比上年增長1.0%;山綿羊存欄39.09萬隻,比上年增長4.0%。肥豬出欄139.3萬頭,比上年增長2.2%;牛出欄6.91萬頭,比上年增長1.4%;山綿羊出欄36.02萬隻,比上年增長5.4%。肉類總產量14.4萬噸,比上年下降0.9%,其中:豬肉、牛肉、羊肉、禽肉產量分別達11.3、0.98、0.94、1.18萬噸,比上年分別增長0.1%、1.8%、-7.4%、-7.2%。 [16] 

沾益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沾益區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53.88億元,比上年增長8.2%,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5.4%,拉動增長2.8個百分點。按三大門類分: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0.3%;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4%;電力、熱力行業增加值增長4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1%,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5%。分產業來看,規上新型煤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11.6%,佔比43.6%;規上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增加值增長3.9%,佔比33.2%;規上有機硅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25.1%,佔比4.3%;規上新能源電池產業增加值增長100%,佔比0.1%;其它規上工業行業增加值下降4.5%,佔比18.8%。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10.37萬噸,增長12.3%;焦炭產量427.68萬噸,下降1.2%;洗精煤產量207.41萬噸,增長9.6%;發電量58.71萬度,增長62.7%;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總計(折純)16.35萬噸,增長27.2%,其中尿素產量15.64萬噸,增長29.7%;精甲醇產量27.85萬噸,增長11.0%;合成氨(無水氨)產量62.01萬噸,增長18.9%;原鋁產量27.89萬噸,下降9.5%。 [16] 
建築業
2023年,沾益區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完成2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72.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實現利潤總額8.28億元,比上年增長275.8%。 [16] 

沾益區第三產業

貿易
2023年,沾益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61億元,比上年增長0.9%。限額以上單位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2.4%,蔬菜類增長133.9%,飲料類增長5.1%,文化用品類增長15.7%,新能源汽車類增長186.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增長50.0%,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增長24.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2.5%,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59.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30.0%。 [16] 
金融
截至2023年末,沾益區本外幣存款餘額205.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65億元,增長12.4%;本外幣貸款餘額156.48億元,比上年增加12.34億元,增長8.6%,存貸比為75.9%,比上年下降2.7%。
2023年,沾益區實現保費收入9429.95萬元,比上年8834.34萬元增加595.61萬元,增長6.7%。 [16] 
旅遊
2023年,沾益區有旅行社及網點8家、星級賓館1家(沾化賓館2星級)、國家4A級景區1家(珠江源)、國家3A級景區3家(車站記憶、九龍印象、德莊莊園)、景點1家(彩雲洞),省級旅遊名村1家(渾水塘村)、省級金牌最美鄉愁旅遊地1家(紅瓦房村)。全年共接待遊客300.56萬人,同比增長30.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2.63億元,同比增長64.2%。 [16] 

沾益區交通運輸

沾益區交通 沾益區交通
2023年,沾益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446公里,鐵路總里程141公里。11個鄉鎮(街道),134 個村(社)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通建制村公路(一村一路)硬化率、通客車率、通郵率達100%。全年完成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0公里,沾麻線啓動建設,倒播路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工可等前期工作,宣富高速建設順利推進,9個鄉鎮(街道)開通城鄉公交。全年公路客貨運輸總週轉量為372691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5%,其中客運週轉量為25031萬人千米,比上年下降36%,貨運週轉量為370187萬噸千米,比上年增長25.8%。 [16] 

沾益區政治

沾益區領導正職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政協主席
程萬軍
參考資料
更新於2024.05 [13-14]  [18] 

沾益區社會事業

沾益區教育事業

沾益一中 沾益一中
截至2023年末,沾益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93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3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完全小學80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91所(公辦36所,民辦55所)。有各級各類學校(園)在校生67586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2540人,初中在校生14633人,中職在校生667人,小學在校生26713人,幼兒在園13014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9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4.3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1.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7%。 [16] 
2023年,沾益區共爭取上級項目資金2980萬元,撥付各項教育經費20190.85萬元(其中:撥付義務教育公用經費4081.49萬元、營養改善計劃資金3829.92萬元、學生資助資金2467.96萬元、工程項目資金2729.45萬元、債務化解資金3814.09萬元、非税收入1844.56萬元及其他教育資金1423.38萬元),籌措併發放教育教學質量獎資金328.8萬元。
2023年,沾益區中考報名考生4757人,實考4426人。中考平均總分537.51,統招錄取線519分,普通高中統招錄取2830人,錄取率63.9%,其中:曲靖一中145人,曲靖二中104人,曲靖市民中147人;區屬公辦高中錄取2382人,民辦學校錄取1576人。中等職業學校錄取1086人,其中五年制大專錄取421人;普通中專錄取665人。高中階段共計錄取4215人,高中階段錄取率達82.3%。 [16] 

沾益區科學技術

2023年,沾益區有專業技術人才6694人,正高級職稱54人,副高級職稱3313人,副高以上人員佔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50.3%; 具有中級資格1530人,佔22.9%,初級資格數1797人(含在崗未評221人),佔26.8%。全區技能人才共22189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912人。 [16] 

沾益區文化事業

2023年,沾益區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美術館、鄉鎮(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區)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設置率100%。全區建有圖書館1個,11個鄉鎮(街道)均建有綜合文化站,135個村(社區)建有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5個鄉鎮(街道)及9個村(社區)歷史文化陳列館。現有27個非遺項目,其中3個省級項目、11項市級、13項區級;館藏文物309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2件,國家三級文物25件)。 [16] 
國家三級圖書館:沾益區圖書館。 [1]  國家二級文化館:曲靖市沾益區文化館。 [10] 

沾益區醫療衞生

沾益人民醫院 沾益人民醫院
2023年,沾益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273個,其中:公共衞生機構3個,醫療機構240個。醫療機構分別為:區醫院1個、中醫醫院1個、民營醫院5個、監獄醫院3個,鄉鎮衞生院7個、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4個,村衞生所(社區衞生服務站)129個,門診部(所)120個。共有衞生人員3050人,衞生技術人員250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51人、註冊護(師)士1306人、藥師(士)58人、技師(士)98人、衞生監督員10人、其他衞生技術人員84人、鄉村醫生324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83人、管理人員41人、工勤人員95人。 [16] 

沾益區社會保障

2023年,沾益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6.22萬人,其中,省外轉移4.84萬人,省內轉移11.38萬人。脱貧勞動力轉移就業8686人,其中省外轉移2254人,省內轉移6432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24人;技能培訓7682人次,其中企業職工技能培訓2357人次,農村勞動力培訓5325人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66筆8600萬元帶動就業628人;公益性崗位累計在崗1752人,其中累計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264個,城鎮公益累計性崗位在崗488人;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814人。
2023年,沾益區基本醫保參保39.44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參保35.86萬人,城鎮職工參保3.58萬人。全年享受報銷259.81萬人次,基金支出61792.7萬元,城鎮職工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85%左右,城鄉居民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穩定在70%以上。
2023年,沾益區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6.6萬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89萬人(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0.87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7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54萬人。全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新增擴面3927人,製作併發放金融社保卡43.09萬張,電子社保卡覆蓋率為46.7%。 [16] 

沾益區風景名勝

沾益區景區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馬雄山、雲南省級風景名勝區珠江源花山湖、天生洞、七彩峽谷、德澤温泉、大坡濕地(省級濕地保護區)、大坡天坑、大坡鄉至菱角鄉九龍峽谷、“九·五”播樂起義紀念址(雲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玉林公園烈士紀念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點有北行古道(五尺道)、東行古道、黑橋、九孔橋、牛欄江大橋、青龍寺、大覺寺、播樂沙高捨得寺、松林古城、小柳樹蜂子洞化石遺址、白水鎮紅軍戰鬥遺址等。
珠江源
珠江源 珠江源
珠江源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境內的馬雄山麓,距沾益縣城50公里,珠江源風景區佔地面積為12.5平方公里,海拔2444米,屬喀斯特地貌,是著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已建成了七大景區,即入口區、源頭區、休閒區、果園區、運動區、山林區和探源懷古區。景區擁有山、水、樹、洞、花五大奇觀,珠江正源、大樹杜鵑花區、伏地松、龍溪澗、天下第一棋盤、天下第一羅盤、珠源禪寺、珠源第一瀑、霞客草堂等二十餘個景點。
花山湖
沾益花山湖 沾益花山湖
珠江源頭第一湖——花山湖。湖區地貌屬喀斯特地貌,花山湖湖面寬廣,湖中小島星羅棋佈。羣島周圍棲息着各種鷗、野鴨等。
天生洞
天生洞是天然溶洞。整個溶洞共分三層,主洞深邃,支洞交錯,天生洞的景緻以“奇”見長,洞中鐘乳石千姿百態。
七彩峽谷
從馬雄山往西,有七彩大峽谷。峽谷起自大坡,終至德澤,全長57公里。峽谷之內山高水長,兩岸石壁呈紅、黃、白、綠、藍、青、紫等各種色調故名“七彩谷”。
濕地天坑
天坑 天坑
沾益海峯自然保護區內典型的喀斯特濕地景觀以石坡子為核心,由幹海子、背海子、黑灘河4塊濕地構成,面積達1005公頃,是雲南省海拔最低、緯度最低的濕地,棲息着黑頸鶴、斑羚等397種珍稀動物和50種水禽。區內塌陷天坑羣,其中有3個還未被人為破壞過,最大的面積達0.85公頃,最深處184米。
德澤温泉
德澤温泉位於沾益城北60公里的德澤鄉熱水村綠茵覆蓋的田園深處,是硫磺泉,內含的化學元素比一般温泉多。
老區播樂
“九五”播樂起義紀念館、烈士陵園、“九五”起義紀念碑位於沾益區播樂鄉。1998年“九五”播樂起義50週年之際,雲南政府批准沾益縣為革命老區縣,“九五”播樂起義紀念館、“九五”播樂起義紀念址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沾益區地方特產

沾益辣子雞
花山帶皮羊肉 花山帶皮羊肉
沾益辣子雞,是中國著名餐飲特產,是滇菜代表作,也是曲靖、沾益的宣傳名片,產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西平鎮,有百年曆史,因其選料精殊挑剔、製作道序複雜、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較具代表性的是龔氏辣子雞。
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餡的稱“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餡的俗稱“四兩砣”,是滇式糕點中別有風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國內糕點中別具風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區榮譽稱號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4]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3] 
2020中國淨水百佳縣市。 [6] 
2020年6月2日,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5]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7] 
2021年5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8] 
2021年6月,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9] 
2021年9月,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