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江鎮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轄鎮)

鎖定
盤江鎮,隸屬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地處沾益區中部,東與白水鎮、播樂鄉交界,南與西平街道相連,西北與大坡鄉、菱角鄉、炎方鄉毗鄰。 [1]  行政區域總面積206.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盤江鎮户籍人口37416人。 [2] 
1957年5月,成立盤江區。1987年11月,改為鄉。2006年3月,撤銷盤江鄉、花山鎮行政建制,合併成立盤江鎮。 [1]  截至2020年6月,盤江鎮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方城社區一村28號。 [1] 
2011年,盤江鎮財政總收入6139萬元,比上年增長20.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436萬元,增值税936萬元,企業所得税58萬元,個人所得税9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07元,比上年增長20.6%。農民人均純收入5835元。農業總產值70038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工業總產值達到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8%。 [1]  2019年,盤江鎮有工業企業16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2] 
中文名
盤江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
地理位置
沾益區中部
面    積
206.5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方城社區一村28號
電話區號
0874
郵政區碼
65533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萬畝草山
車牌代碼
雲D
人    口
3741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盤江鎮歷史沿革

民國設松林鎮、方城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沾益縣北區。
1957年5月,成立盤江區。
1957年8月,撤銷盤江區,設方城、松林鄉。
1958年,設盤江公社。
1959年7月,分設盤江、松林2公社。
1963年,設盤江區。
1969年,改為公社。
1984年,改為區。
1987年11月,改為鄉。
2006年3月,撤銷盤江鄉、花山鎮行政建制,合併成立盤江鎮。 [1] 
2011年,盤江鎮轄松林、施家屯、方城、迤堵、大樹屯、遵花鋪、十里鋪、湖濱、興源9個居民委員會,譚家營、河西、中村、大興村、小後所、芹菜溝、吳家莊、榮興、龍鳳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3個居民小組、49個村民小組。 [1] 
2014年3月3日,省政府(雲政復[2014]7號)批准同意調整出盤江鎮施家屯、遵化鋪、大樹屯、迤堵、十里鋪、興源、湖濱、松林和白水鎮新排共9個社區,設立花山街道 [4] 

盤江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盤江鎮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方城社區一村28號。 [1] 
盤江鎮區劃詳情
方城社區
中村村
譚家營村
芹菜溝村
榮興村
河西村
小後所村
大興村村
吳家莊村
龍鳳村

盤江鎮地理環境

盤江鎮位置境域

盤江鎮地處沾益區中部,東與白水鎮、播樂鄉交界,南與西平街道相連,西北與大坡鄉、菱角鄉、炎方鄉毗鄰。 [1]  行政區域總面積206.56平方千米。 [2] 
曲靖市沾益區盤江鎮人民政府

盤江鎮地形地貌

盤江鎮地處南盤江上游,地勢北高南低,相對平坦。地形以半山半壩區為主。主要山脈有馬鞍山,境內最高峯馬鞍山位於譚家營村,海拔2350米;最低點位於九龍山村,海拔1920米。 [1] 
盤江鎮地形圖

盤江鎮氣候

盤江鎮 盤江鎮
盤江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春乾冷風大,夏秋雨量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多年平均氣温14.2℃,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1] 

盤江鎮水文

盤江鎮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主要河道有南盤江,從倒石巖至九龍山,流經境內14個村(社),全長約21千米,流域面積約280平方米,年均流量1立方米/秒。 [1] 

盤江鎮自然災害

盤江鎮有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 [1] 

盤江鎮自然資源

盤江鎮有沙、石,儲藏量1200萬噸,有28個沙場、石料開採點。 [1] 

盤江鎮人口

2011年末,盤江鎮轄區總人口7.6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4萬人,城鎮化率32%。另有流動人口1.71萬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36萬人,佔96.7%;苗族963人,佔1.3%;回族797人,佔1.1%。 [1] 
截至2019年末,盤江鎮户籍人口37416人。 [2] 

盤江鎮經濟

盤江鎮綜述

2011年,盤江鎮財政總收入6139萬元,比上年增長20.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436萬元,增值税936萬元,企業所得税58萬元,個人所得税9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07元,比上年增長20.6%。農民人均純收入5835元。 [1] 
2019年,盤江鎮有工業企業16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2] 

盤江鎮農業

盤江鎮發展荷蘭豆特色 盤江鎮發展荷蘭豆特色
2011年,盤江鎮農業總產值70038萬元,比上年增長13.5%,農業增加值35019萬元。農業耕地面積5.59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3.26萬畝,林地面積24.2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桑蠶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畜牧業總產值41403萬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4萬畝,森林覆蓋率48%。 [1] 

盤江鎮工業

2011年,盤江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工業增加值40109萬元,比上年增長40%,佔鎮內生產總值的47%。形成以煤、化工為主的工業體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7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4065萬元,比上年增長24%。 [1] 

盤江鎮商業

2011年,盤江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商業網點142個,職工2100人,城鄉集貿市場7個,年成交額3.2億元,比上年增長9.2%。 [1] 

盤江鎮交通運輸

2011年,盤江鎮有縣鎮級公路1條,長16千米。有鄉(鎮)級公路8條,總長317.3千米。有客運站1個,日均發送7輛次客車,120班次,日客運量900人次。2011年,運輸企業擁有大型汽車92輛,農用汽車(含拖拉機)599輛,1800噸位。盤江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 [1] 

盤江鎮社會事業

2014年,盤江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 [4] 

盤江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盤江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文化專業户15個,各類圖書室16個,藏書38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人。 [1] 

盤江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盤江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1107人,專任教師116人;小學17所,在校生5409人,專任教師2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91人,專任教師1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99.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1] 

盤江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盤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8個,其中鎮級衞生院2所,村級衞生所16個;病牀9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512萬元。專業衞生人員6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8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6.5萬人次,住院手術0.2萬台次,出院病人0.2萬人次。 [1] 

盤江鎮社會保障

2011年,盤江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3户,人數28人,支出38028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113元,比上年增長3%;城市醫療救助1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人次,共支出224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69户,人數1539人,支出151.4萬元,比上年增長27%,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22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1.536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8人,支出13.25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醫療救助10人次;農村臨時救濟50人次,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80.1萬元,比上年增長13.8%。新增就業人員1103人,有80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全年共幫助10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1人就業。 [1] 

盤江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盤江鎮有郵政所2個,代辦所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1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08萬件,報紙刊、期刊累計發行20萬份(冊)。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萬門,固定電話用户5500户,比上年增加2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1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2.4萬户,比上年增加158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82.9%,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互聯網用户1.3萬户,比上年增加217户。 [1] 

盤江鎮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盤江鎮有區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道50千米,生產能力300噸/日,生活用水10萬噸,自來水普及率99%,年人均生活用水7噸;排水管道2.1千米,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4.8萬噸,工業廢水處理率50%。 [1] 
供電
2011年末,盤江鎮有35千伏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12台,用電伏荷163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25%,供電可靠率99.67%。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0481-0483.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60.
  • 3.    盤江鎮2020年區劃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4]
  • 4.    沾益區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引用日期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