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灣飄色

(廣東沙灣鎮本土特色傳統民俗藝術活動)

鎖定
沙灣飄色起源於明代中葉至晚明時期,其產生髮展與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有很深的淵源,是北帝誕迎神賽會隊列中的一隊;而潭山飄色則是依託潭山娘媽廟和娘媽誕(即天后誕)以及岡尾十八鄉洪聖王(即南海神)出會。色梗設計製作是飄色的關鍵環節,其形狀既吻合故事情節,又能承託重量,並通過巧妙的連接使之偽裝無形;色仔嬌小玲瓏、服裝豔麗、人物扮相俊俏,給人以奇、美的藝術享受。 [3] 
中文名
沙灣飄色
類    別
傳統藝術活動
背    景
傳統歷史為題材
特    點
民間藝術
源    起
明末清初
活    動
沙灣蘭花展等

沙灣飄色歷史淵源

飄色起源於中原地區的迎神賽會活動,後逐漸傳到東南沿海及西北地區,在清代盛行一時,流傳過程中與各地具體情況相結合,形成不同的特色。在嶺南,飄色起源於明末清初,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依然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廣府民俗藝術之一。 [2] 
沙灣飄色起源於明代中葉至晚明時期,由沙灣北帝誕迎神賽會娛神節目發展而來。清中葉至民國初年達到全盛,改革開放後復興,內容與技巧經歷了三次大創新。現村中仍存有一百多年前的色櫃和色梗。傳統的沙灣飄色活動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舉行,由鄉中各坊裏輪流組織,每次出20-30板色,以八音鑼鼓伴奏,在主要街巷巡遊表演。 [1] 

沙灣飄色特色

飄色表演 飄色表演
沙灣飄色,在結構上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色櫃,即活動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鋼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員,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歲的小演員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飄”,一般由3歲上下的小孩扮演。
沙灣飄色在色彩豔麗,造型大方、裝置奇妙、講究力學、內容含蓄的特點。在“飄色”遊行時,每兩板飄色之間配有一台八音鑼鼓櫃,形成聲、色、藝組合表演的流動立體舞台。人民看過“飄色”表演之後,盡情聯想,其樂無窮。
沙灣飄色是廣東省傳統民間藝術的奇葩,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據説,沙灣飄色於清代由員崗傳入,由色櫃、、飄組成。飄與屏由色梗相連接,呈示於由人抬着的色櫃上。在色櫃上坐立的人物稱屏,屏以道具凌空撐的人物稱飄。其內容所表現的均為除惡揚善的神話、小説、戲劇人物。已挖掘出來的傳統題材的飄色有近百板。
在民間藝術當中,多具有粗擴、剛健和表達人們某一理想意願為風格,但沙灣飄色卻是以色彩豔麗,色梗(鋼筋)幼細、造型優美、裝置奇妙、藝術感染力強而別具一格,聞名於海內外。
飄色以遊動隊伍列式的立體舞台來表演,每一板色都以—個153釐米長、77釐米寬、64釐米高的色櫃為小舞台。舞台上的扮演區分為兩部分,枱面上坐着的人物造型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為“飄”,通常都是由3—5個兒童擔當造型演員。“屏”和“飄”靠一條經過掩飾的細小的色梗(由飄色藝人精心鍛造的)鐵枝(鋼筋)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表現某一個故事的片斷,一組造型稱為一“屏”。
飄色中的“屏”的人物造型大多為十三歲左右,而“飄”的扮演者年齡更小,都是三歲以下的孩童,兩者都要經過嚴格的挑選,長相俊美的才能入選。他們所穿的衣服,都按照所飾演的人物朝代,身份來定製,以緩羅綢緞製成,色彩豔麗。飄色的設計既藝術又含蓄,每板飄色的“飄”立於劍鞘、竹尖、花卉、扇面與“屏”相配襯,組成一個造型精巧奇特、儀態優美、豔麗而又天衣無縫的畫面,如《黛玉葬花》的花枝上飄逸着花神,《仁林祭塔》的塔尖放着一小孩,每一板的飄色設計可説是巧奪天工,撲朔迷離的效果讓觀眾歎為觀止。飄色之所以能飄起來,全靠一條經過精心鍛造的鋼枝,也就是“色梗”,這個神妙的裝置,猶如主心骨一樣,支撐着屏面和飄色上兩個小孩的重量,使他們能堅固而又巧妙地豎立在飄色板上,色梗又能裝飾成刀槍或者龍蛇。在歷時兩三個小時的表演遊行中,即使那些表演的小孩睡着了,也安然無恙。因為“飄”上的小孩,大則兩三歲,小則幾個月,遊行時不但有睡着的,還有在上面拉屎拉尿的,設計者還為他們設置了一塊兜布。
色梗有明鐵、暗鐵和台鐵、手鐵之分,明暗之中,又以暗鐵居多。飄色是抬着遊行的—個舞台,細小的色梗不僅要支撐一個小孩的重量,而且重心不能偏斜,在遊行的時候才會不扭動不變形,非常講求力學原理。以前沒有電焊和風焊,鍛造色梗很不容易。所以有“一錘定鍛”之説。—錘鍛下,非成即廢。從整體上來説,沙灣飄色的結構特點是以“屏”帶“飄”、“屏”“飄”相連,設計精巧、講求力學。傳統的沙灣飄色是由板車或由4人抬着巡行展演,一般在節日、慶典、神誕、廟會時舉行。沙灣鎮在飄色流行時,每兩板之間還配有一台八音鑼鼓架,形成完整的集色、聲、藝於一體的流動藝術舞台。

沙灣飄色發展

沙灣飄色製作工藝代代相傳,本地承傳的藝人除認真繼承其獨特的形式和內容外,更進行改革創新:

沙灣飄色內容改革

沙灣傳統板色逾二百多種,其中大部分對人民仍是有教益的。但部分板色由於受到時代侷限,已不符合今天時代精神或意義已大為減色。在挖掘的時候,我們注意剔除封建糟粕,而對原有一些歌頌歷史上傑出人物和優美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説的板色,則予以保留和加以提高,使它重放光彩。更為重要的是努力創造新的板色。創作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獨佔鰲頭》等新色版。現實生活中的英雄故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經過藝術構思,見諸飄色,使飄色更具有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如《嫦娥思鄉》、《錦上添花》、《青雲直上》、《五連冠》、《銀球傳友誼》、《襄括七雄》、《為國爭光》等新創作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新板色。

沙灣飄色造型改革

飄色是人物造型藝術,前人追求巧妙奇特,出奇制勝,但由於當時冶煉技術水平較低,因而色梗纖細而負重力低,飄上小孩年齡受到限制,削弱了美的感染力。我們要在人物造型上改革色梗,使色梗纖細精巧,易於裝置,以假掩真。可考慮通過冶金技術的處理,使同一纖細的色梗而有較大負重力,從而使飄上小孩的年歲可以增大,使人物形象既顯得剛健優美,又保留了凌空而起,飄然而去的“飄”的特點。

沙灣飄色資金投入

80年代初,沙灣海內外鄉親、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捐資作飄色表演活動經費,以及更新飄色的服裝、道具等,支持飄色藝術活動的開展。番禺市文化局、沙灣鎮政府更撥出大量經費以扶持飄色等民間藝術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從改革開放至今,各方面投入資金近600萬元,併為飄色展演專門投資興建“觀色樓”等場所,使專門供研究訓練及表演活動的場地增至近萬平方米,不斷擴展和完善鎮內飄色民間藝術研究、展演的基礎設施。

沙灣飄色隊伍建設

沙灣飄色的製作工藝是世代相傳的。建國前,沙灣的民間藝人憑此技藝謀生,大多數是子承父藝,或傳裏不傳外,保密甚嚴。建國後,本地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成立“沙灣民間工藝研究小組”,將這些被埋沒多年的製作技藝,進行編寫、研製挖掘、整理,使之得到保存和發展。對於發動老藝人傳藝授徒方面,鎮文化站更是做了大量的艱苦細緻的工作,不但重視傳統技藝的完整傳承,更關心這些能工巧匠的起居生活,使之毫無保留地把飄色技藝貢獻出來。因此,飄色藝術的隊伍不斷髮展壯大,製作技藝的骨幹近20人,鎮內四個村的表演隊伍合計近800人。
解放以前,沙灣飄色在三月三伴隨“北帝”出遊。解放後多在春節、國慶巡遊。近十幾年來,沙灣飄色先後到過廣州香港佛山中山開平吳川等地表演,影視媒體廣為傳播,被譽之為“南國奇葩”。如今,沙灣鎮逢年過節、大型招商、海外交流聯誼等大型羣眾活動,都離不開“沙灣飄色”,此項活動已經成為當地羣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活動,它展示了沙灣人良好的精神面貌,並引來無數商機,成為聯結海內外鄉親的紐帶。
隨着“沙灣飄色”的影響不斷擴大,不少學者專家紛紛在書籍報刊上發表文章,對沙灣飄色的起源和發展進行研討,引起廣泛的關注。一些媒體大量報道了“沙灣飄色”,它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沙灣飄色還兩次被搬上銀幕,在廣州表演的錄像被選送聯合國。此外,沙灣鎮政府和文化站還專門組織編印《沙灣飄色簡介》,錄製專題錄像帶和VCD等音像資料。番禺區文化館收集歷年飄色的圖文資料,建立專門藝術檔案;番禺區文化局更把“沙灣飄色”藝術寫進《番禺縣文化志》。所有這些文字圖片音像的記載和傳揚,將使“沙灣飄色”流存後世,遠播海內外。

沙灣飄色08年活動

開始日期:2008年10月11日 10點
結束日期:2008年10月11日 12點
舉辦地點: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
活動介紹:
活動全稱: 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山花獎中國民間飄色(抬閣)大賽
飄色巡遊時間: 2008年10月11日 10:00 - 12:00am
飄色巡遊路線: 沙灣鎮政府 - 中華大道 - 大巷湧路 - 市良路 - 沙灣大道 - 中華大道

沙灣飄色其他活動

·沙灣蘭花展 ( 沙灣文化中心,10.10 - 13 )
·廣東音樂何氏三傑(沙灣)作品音樂會( 沙灣文化中心,10.11 20:00 - 21:30 )
·沙灣水色表演 (寶墨園荔景湖,10.12 10:00 - 11:30 )
·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專題晚會 ( 沙灣體育中心,10.12 20:00 - 21:30 )
新聞信息來源: 番禺區沙灣政府官方網站,其他信息提供:May he
背景資料: 廣東音樂何氏三傑指何柳堂·何與連·何少霞,他們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廣東音樂《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鳥驚喧》·《漁樵問答》·《月影寒梅》·《陌頭柳色》等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