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棘

(中藥)

鎖定
沙棘,中藥名。系蒙古族藏族習用藥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或蒸後乾燥。原產地新疆。
別    名
醋柳果
醋刺柳
酸刺 種:沙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胡頹子科
莎棘屬
沙棘
中文學名
沙棘
採收時間
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採收
用    量
3~10g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沙棘生理特性

本品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頂端有殘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mm,寬約2mm;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一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沙棘產地

分佈於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主產於內蒙古、新疆,山西。

沙棘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成熟果實。

沙棘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曬乾。

沙棘性味

酸、澀,温。

沙棘歸經

歸脾、胃、心經

沙棘功效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

沙棘主治

用於脾虛食少,食積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經閉,跌撲瘀腫。

沙棘相關配伍

1、《四部醫典》:與芫荽子藏木香餘甘子等同用。可用於脾氣虛弱或脾胃氣陰兩傷,食少納差消化不良脘腹脹痛,體倦乏力者。
2、《青海省用藥標準》五味沙棘散:可配伍餘甘子白葡萄甘草等配伍能止咳祛痰。

沙棘用法用量

3~10g。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