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頹子科

鎖定
胡頹子科(學名:Elaeagnaceae Juss.)是桃金娘目的一科。該科植物屬灌木、喬木或藤本,被銀白色或褐色至鏽色盾形鱗片,有的有星狀絨毛,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e L.)是優良的固沙植物品種。 [1] 
胡頹子科有三屬,分別為沙棘屬,胡頹子屬,水牛果屬。其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南地區。歐洲和北美洲也有分佈。在中國分佈有沙棘屬( Hippophae L.)和胡頹子屬 ( Elaeagnus L.),約60種,遍佈全國各地。 [3] 
中國的沙棘屬植物儘管只有4種,但因其含有沙棘油、富含維生素C、糖類及有機酸等有益人類健康成分,在過去20餘年中已得到極為深入的開發和利用,並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中文名
胡頹子科
拉丁學名
Elaeagnaceae Juss.
植物界
亞    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
輪藻總門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超    目
薔薇超目
桃金娘目
胡頹子科

胡頹子科形態特徵

胡頹子科植物
胡頹子科植物(8張)
常綠或落葉直立灌木或攀援藤本,稀喬木,有刺或無刺,全體被銀白色或褐色至鏽盾形鱗片或星狀絨毛。單葉互生,稀對生或輪生,全緣,羽狀葉脈,具柄,無托葉。
花兩性或單性,稀雜性。單生或數花組成葉腋生的傘形總狀花序,通常整齊,白色或黃褐色,具香氣,蟲媒花;花萼常連合成筒,頂端4裂,稀2裂(Hippophae),在子房上面通常明顯收縮,花蕾時鑷合狀排列;無花瓣;雄蕊着生於萼筒喉部或上部,與裂片互生,或着生於基部,與裂片同數或為其倍數(Hippophae),花絲分離,短或幾無,花葯內向,2室縱裂,背部着生,通常為丁字藥,花粉粒鈍三角形或近圓形(Shepherdia則為橢圓形);子房上位,包被於花萼管內,1心皮,1室,l胚珠,花柱單一,直立或彎曲,柱頭棒狀或偏向一邊膨大;花盤通常不明顯,稀發達成錐狀。
果實為瘦果或堅果,為增厚的萼管所包圍,核果狀,紅色或黃色;味酸甜或無味,種皮骨質或膜質;無或幾無胚乳,胚直立,較大,具2枚肉質子葉。 [1] 

胡頹子科分佈範圍

本科有3屬(沙棘屬Hippophae胡頹子屬Elaeagnus、水牛果屬Shepherdia)80餘種,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南地區,亞洲其他地區、歐洲及北美洲也有。我國有2屬(沙棘屬Hippophae、胡頹子屬Elaeagnus)約60種,遍佈全國各地。 [1] 

胡頹子科下級分類

沙棘屬
沙棘H. rhamnoides
1971年芬蘭土爾庫大學植物系的 Arne Rousi 對本屬作了詳細研究,特別對沙棘H. rhamnoides作了考證,他將本種分為9個亞種,其中我國有5亞種,產於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原亞種Subsp. rhamnoides在我國未發現有分佈。5亞種分別為:中國沙棘雲南沙棘、中亞沙棘、蒙古沙棘、江孜沙棘。其中,中國沙棘過去定為沙棘H. rhamnoidesLinn.,所有記載中國植物的書籍及對中國沙棘的研究都用這個名字。因此,此處僅對中國沙棘進行描述。
別名:
醋柳(山西),黃酸刺、酸刺柳(陝西),黑刺(青海),酸刺(內蒙古)
形態特徵
沙棘 沙棘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1-5米,高山溝谷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着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佈:
產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部。常生於海拔800-3600米温帶地區向陽的山嵴、谷地、乾涸河牀地或山坡,多礫石或沙質土壤或黃土上。我國黃土高原極為普遍。後選模式標本採自山西交城。 [1-2] 

胡頹子科主要價值

中國的沙棘屬植物儘管只有4種,但因其含有沙棘油、富含維生素C、糖類及有機酸等有益人類健康成分,在過去20餘年中已得到極為深入的開發和利用,並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