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沈(拼音:chén,shě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沈和它的繁體“瀋”本是兩個不同的字。沈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字形狀似一頭牛浸沒在水中,這是一種古代的祭禮,後世多用其“沉沒”的意思,讀chén。“沈”後訛變作“”,而且兩個字有了分工:“沈”讀shěn,用於姓氏,又是西周諸侯國名;“沉”讀chén,表示沉沒等義。“瀋”最早的字形是篆書 [3]  ,本義是汁液,現代漢語多用於地名,讀shěn。
在繁體文本中,姓氏“沈”仍作“沈”,不作“瀋”。
中文名
拼    音
chén,shěn
繁    體
瀋(墨沈,瀋陽)
部    首
五    筆
IPQN [4] 
倉    頡
ELBU [4] 
鄭    碼
VWRD [4] 
筆    順
①點、②點、③提、④點、⑤橫鈎、⑥撇、⑦豎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0870) [1] 
平水韻
下平十二侵(chén),上聲二十六寢(shěn),去聲二十七沁 [20] 
異體字
沉、湛、邥、𣲽、瀋
四角號碼
3411₂ [4] 
統一碼
基本區-6C88 [4] 
筆畫數
3+4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注音字母
ㄔㄣˊ,ㄕㄣˇ

文字溯源

【甲組】“沈”字形演變流程圖 【甲組】“沈”字形演變流程圖 [2]
“沈”和“瀋”原本是兩個不同的字。“沈”字所模擬的,是商周的一種祭祀山川自然神的儀式——沈祭,就是將牛或豬羊等沉於水用以祭祀。甲骨文中,圖(A1)字兩邊的兩道彎曲線,表示河道,字中間是“牛”(牛或倒作),“牛”旁邊的幾點,是拋牛沉江時濺起的水珠,像把一頭牛丟進河中之狀。也有一些文字將祭祀用的“牛”換成“羊”(甲組新附)。姚孝遂認為新附② [5]  中部為圈養的一頭羊。西周時的 “沈 ”字字形小有變化,寫作圖4,“水(氵)”旁放到字的右方,而另一邊的字形並不像祭祀牲畜的象形字,倒像是一個項上帶有束縛的人形。但不管是牛羊還是人,都是以犧牲沉水而祭之象。發展到秦代小篆時(圖C),“水(氵)”旁移到字左,字的形體從此便固定下來。篆文整齊文字化,這字的人被枷鎖套頸部分,便演變為“”(yín),成為從水,冘聲的形聲字。隸變後楷書寫作沈,是“冘”的加旁分化字。
後來“沈”的意義開始泛化,不單隻表示祭祀之名,可指一切物體的沉浮,如《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楊舟,載沈載浮。”在漢代,“沈”分化出異體字“沉”,“沉”是由“沈”訛變而來的俗體字,後來這個字專職表示“沉浮”之義,這樣“沈”“沉”就實現了分工。還有個“”字,從水,甚聲,也表示沉沒。如今規範化,對沈、湛、沉的表義進行了分工:“沈”用作姓氏,讀shěn;用“沉”表示“冘”的沉重義和“湛”的沉沒義,讀chén;“湛”用作清澈義,讀zhàn。 [2]  [3]  [6]  [23] 
【乙組】“瀋”字形演變流程圖 【乙組】“瀋”字形演變流程圖 [3]
“瀋”字目前能見到的最早字例是篆書(乙組圖1),是形聲字,形旁為“水”,聲旁為“審”,讀作shěn。這個字的本義是汁液,現代多見於“瀋陽”這個地名。“沈”偶爾也與“瀋”通用表示汁液。漢字簡化時,“沈”被用作“瀋”的簡化字。 [2]  [3]  [6]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hén
-
〈文言〉同“”。



Shěn
名詞
〈文言〉(shěn) 汁液。
juice
禮記·檀弓下》:“為榆沈,故設撥。”
左傳·哀公三年》:“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
墨沈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名。

《春秋·文公三年》:“叔孫得臣會晉人、宋人、陳人、衞人、鄭人伐沈。沈潰。”

古代楚國縣名。

墨子·經下》:“荊之大,其沈淺也。”

水名。在今遼寧省瀋陽市南。源出市東,下流入渾河。又名五里河、小瀋河。



遼寧省瀋陽市的簡稱。


姓氏用字。參看“沈姓”。


沈括(宋代科學家)
tán
非語素字
【沈沈】(tántán)宮室深邃的樣子

《史記·陳涉世家》:“涉之為王沈沈者!”

pān
動詞
〈文言〉水迴流。也作“潘”。

字彙補·水部》:“沈,水回也。
《列子》:‘鯢旋之瀋為淵。’或作潘。”按:今《列子·黃帝》作“潘”

[7-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直深切(chén)又屍甚切(shěn)
(沈)陵上滈水也。從水冘聲。一曰濁黕也。
〖註釋〗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沉,冗不成字,非是。 [10] 
【卷十一】【水部】昌枕切(shěn)
(瀋)汁也。從水審聲。《春秋傳》曰:“猶拾瀋。”
〖註釋〗《春秋傳》:指《左傳·哀公三年》。今本原文:“無備(指滅火之備)而官辦(百官盡力辦事)者,猶拾瀋也。” [11] 

説文解字注

【卷十一】【水部】
“(沈)陵上滈水也”注:謂陵上雨積停潦也。古多假借為湛𣳚(沒)之湛,如《小雅》載沈載浮是。又或借為瀋字,《檀弓》為榆沈是也。
“從水。冘聲”注:直深切。又屍甚切。八部。
“一曰濁黕也”注:黑部曰:黕,滓垢也。黕沈同音通用。 [12] 
【卷十一】【水部】
“(瀋)汁也”注:《左傳·哀三年》曰: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杜雲:瀋,汁也。陸徳明雲:北土呼汁為瀋。按《禮記》檀弓為榆沈,假沈為瀋。
“從水,審聲”注:昌枕切。七部。
“《春秋傳》曰:猶拾瀋也”注:按,瀋篆當廁於汁篆下乃得其次,寫者亂之耳。玉篇廁於液灝之下。 [13] 

廣韻

直深切,平侵定 ‖冘聲侵3部
沈,沒也。《説文》曰:“陵上滈水也。”又漢複姓。魯有沈猶氏,常朝飲其羊。何氏《姓苑》雲:“今泰山人。”直深切。又屍甚切。九。
式荏切,上寑書 ‖冘聲侵3部
沈,國名。古作邥。亦姓,出吳興。本自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採於沈,即汝南平輿沈亭是也。子孫以國為氏。式荏切。又丈林切。十四。
【校釋】切語下字原作“任”,《廣韻》各本同。然“任”字在沁韻、侵韻,不讀上聲。《集韻》作“式荏切”,段玉裁據改,今依。《切一》、《王一》、《王三》作“式稔反”,《韻鏡》列上聲寢韻,均不誤。
昌枕切,上寑昌 ‖宷聲侵1部
瀋,汁也。昌枕切。一。 [14]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沈
《唐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竝音霃。《説文》:陵上滈水也。一曰濁黕也。《風俗通·山澤篇》:沈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涯際也。沈澤之無水斥鹵之類也。《前漢·刑法志》:山川沈斥。注:斥卽斥鹵,沈卽川澤。《莊子·達生篇》:沈有履。注:瀋水,污泥也。
又齊人謂湖曰沈。《郭緣生述徵記》:有鳥當沈。
又沒也。《詩·小雅》:載沈載浮。《戰國策》:智伯攻趙,圍晉陽而水之,城之不沈者三板。又:常民溺於習俗,學者沈於所聞。
又以毒瀋水也。《周禮·秋官》:雍氏禁山之為苑,澤之沈者。注:謂毒魚及水蟲之屬。
又五齊之一。《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曰沈齊。注: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清酒。
又九天之一。《揚子·太玄經》:九天,八為沈天。
又水名。《後漢·光武紀》:輔威將軍臧宮,與公孫述將延岑戰於瀋水。注:瀋水出廣漢縣。
又實沈,星次也。屬晉分。《左傳·昭元年》:參為晉星,實沈,參神也。
又綠沈,畫工設色之名。《鄴中記》: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綠沈色。《王羲之筆記》:有人以綠沈漆管見遺。《野客叢書》:物色之深者皆為綠沈。
又《廣韻》《集韻》《韻會》竝直禁切,音鴆。亦沒也。一曰投物水中也。或作湛。《周禮·春官》:以貍沈祭山林川澤。注:沈如字,劉注直䕃(蔭)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竝式荏切,音審。古國名。《左傳·昭元年》:沈姒蓐黃,實守其祀。注:四國台駘之後。
又姓。《廣韻》:出吳興。本週文王第十子聃季,食採於沈,子孫以國為氏。
又沈丘,縣名。《廣輿記》:屬開封府,古沈子國,隋瀋州,唐沈丘。
又《集韻》《正韻》竝昌枕切,音瞫。與瀋同。汁也。《禮·檀弓》:為楡沈故設撥。注:以水澆榆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於引輴車滑也。
又《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竝音覃。沈沈,宮室深邃貌。《史記·陳涉世家》:顆頤,涉之為王沈沈者。注:應劭曰:沈,長含反。通作潭。亦作㽎。 [15] 
【巳集上】【水字部】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竝昌枕切,音沈。《説文》汁也。元結詩:煮鱖為作瀋。
又《集韻》:䲭禁切,審去聲。置水於器也。 [16]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沈”字書寫演示 “沈”字書寫演示
❶“氵”窄“冘”寬,頂部“氵”低,底部左右旁齊平。❷“氵”,第二點偏左,在橫中線。❸“冘”,左點收於左上格橫中線,一略向右上斜行;長撇起筆於豎中線上端右側,過田字格中心伸向“氵”下側;乚(豎彎鈎)起筆於橫中線,彎鈎底與撇收筆持平。 [17]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8]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əm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ȶʰ
i̯əm
先秦
王力系統
d
ǐəm
先秦
王力系統
ȶʰ
ǐəm
先秦
董同龢系統
jəm
先秦
周法高系統
d
iəm
先秦
李方桂系統
d
rjəm
西漢



東漢





jəm


jə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m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əm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ə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ȡʰ
i̯ə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ɕʰ
i̯ə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ȡ
ǐě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ɕʰ
ǐěm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ȡʰ
jem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ɕʰ
jem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ɖ
iɪm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ɕʰ
iɪm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əm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śh
jəm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ȡʰ
ǐəm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ɕʰ
ǐəm
(參考資料:漢典 [19]  [21]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一侵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深切/屍甚切
ȡʰjem
上聲
四十七寑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式任(荏)切/丈林切
ɕj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禁切/直壬切
ȡʰjem
上聲
四十七寑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昌枕切
tɕʰjem
集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一侵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持林切
ȡiem

平聲
下平二十二𧟹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徒南切
dɒm

平聲
下平二十二𧟹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長含切
ȡɒm

上聲
四十七𡪢(寑)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式荏切
ɕiem

上聲
四十七𡪢(寑)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昌枕切
tɕʰi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禁切
ȡiem
中原音韻

上聲
侵尋

齊齒呼

全清

ʂiəm

去聲
侵尋

齊齒呼

全清

tʂiəm
中州音韻


平聲
尋侵





持深切

沈、瀋


上聲
尋侵





葉深上聲

洪武正韻

平聲
二十侵
牀(牀)


全濁
持林切
dʒ‘iəm

平聲
二十一覃


全濁
徒含切
d‘am

上聲
二十寢


全清
式荏切
ʃiəm
沈、瀋

上聲
二十寢
穿


次清
昌枕切
tʃ‘iəm

去聲
二十沁


全清
真禁切
tʃiəm
分韻撮要

陰上
第十七金錦禁急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9]  [21]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為姓氏“沈”訓讀。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ʂən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ʂẽ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ʂẽ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sən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sən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ʂən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sən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səŋ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sən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saŋ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sən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ɕiɛn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sən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səm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ʃɐm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ʃɐm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sim
5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潮州
sim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siŋ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sei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2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0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96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05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14]
  • 5.    劉釗 編纂.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2:630
  • 6.    陳政 著.字源談趣 第2集: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10:第291-292頁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9;1157
  • 8.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6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204-205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685-1686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571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 . 1997.07.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590
  • 12.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230
  • 13.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長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251
  • 14.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17;329
  • 1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57-558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07
  • 1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08
  • 18.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04]
  • 19.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26]
  • 20.    平水韻 十二侵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2-17]
  • 21.    瀋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7]
  • 2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83
  • 23.    王青菊著.給孩子的漢字故事[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11:155-15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