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求職競爭力

鎖定
求職競爭力又稱求職時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國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加里·哈默爾(Gary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首先提出來的。他們對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於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求職核心競爭力是屬於個人核心競爭力範疇,主要是指在能力系統中起主導作用,能使其在就業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可持續發展的、獨特的並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種綜合能力
個體來看,競爭力是每個人的能力或素質;而從整體上看,求職競爭力的核心問題是勞動力資源的市場競爭關係。針對大學生而言,所謂大學生的求職競爭力是大學生初次進入人力資源市場以及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能夠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務,從而保證自身持續生存和發展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即為大學生在應聘某職位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適合其所應聘職位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較其他應聘者更具競爭優勢,更能勝任該職位的能力。
中文名
求職競爭力
外文名
Job competitiveness
提出者
普拉哈拉德、加里·哈默爾
提出時間
1990年

目錄

求職競爭力表現

求職競爭力通常表現為: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創造性勞動成果,向市場提供有效的智力和服務,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這種智力和服務只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才能夠證明自身競爭力的強弱。求職競爭力是一個綜合的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主要是指應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健康的思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事要先學會做人”這句古話中就藴含着這樣深刻的道理。
2.紮實的綜合素質。當今社會是一個具有較高專業化並互相協作的社會,多數職位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人才,即不僅需要該生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要求其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較強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等。
3.不斷求索和創新精神。這主要是指能夠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覺探索、不斷創新等多種智力因素的綜合能力。現代社會是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只有具備不斷求索和創新的精神,才能使自身不斷適應社會,獲得更多更好的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從而不斷增加自身就業機會的選擇。

求職競爭力三個層次

通俗地講求職競爭力是指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從當前社會對人力資源的基本要求看,主要包含着三個基本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及從事實際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如愛崗敬業、敢於吃苦、樂觀自信、誠實守信等。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是社會人、職場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用人單位挑選大學生的首要標準。
第二個層次是專業技能。社會人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全面系統地掌握了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運用它指導實踐的能力就是專業技能,包括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
第三個層次是求職技能。求職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勇氣和智慧。掌握了求職技巧和方法,就會使求職活動更科學有效,就會在競爭中脱穎而出。求職能力包括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準確定位能力、抓住機遇的能力、表達能力、自我決策能力、自我推銷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這是決定能否實現勞動者生產資料的結合,達到人職匹配的重要因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