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壯山河

(漢語成語)

鎖定
氣壯山河(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是一個成語,出自唐·張説《孔補闕集市》。 [1] 
氣壯山河形容氣勢如高山大河般雄壯豪邁。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4] 
中文名
氣壯山河
拼    音
qì zhuàng shān hé
近義詞
氣衝霄漢氣勢磅礴
反義詞
氣息奄奄
注音字母
ㄑㄧˋ ㄓㄨㄤˋ ㄕㄢ ㄏㄜ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出    處
《孔補闕集市》

氣壯山河成語出處

唐·張説《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鈎,天開金印。”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氣壯山河”。 [1] 

氣壯山河成語典故

南宋大臣趙鼎幼年喪父,由母親樊氏撫養長大。他學識淵博,才智過人,在21歲時就考中進士。他擔任洛陽令時,受到當時的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開封府士曹
宋宣和七年(1125年)冬天,金國兵分兩路進攻北宋。第二年秋天,金兵圍困北宋都城汴京,宋欽宗趕緊召集羣臣商議對策。投降派主張賠款、割讓太原等三鎮,向金國求和。趙鼎堅決反對。宋欽宗懦弱無能,他親自前往金軍軍營商議求和,被金兵統帥扣留。宋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汴京失守,宋欽宗和他的父親宋徽宗以及一些大臣被俘,北宋滅亡。不久,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王朝,史稱宋高宗
宋高宗在位初期,起用主戰派將領,發動軍民抗金。後又起用投降派,屢戰屢敗,後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宋室南遷後,趙鼎官至宰相,他為保衞江南,殫精竭慮。他知人善任,舉薦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趙鼎因力主抗金,反對求和主張,引起奸臣秦檜的忌恨。秦檜任宰相後,常在宋高宗面前誣陷趙鼎,千方百計排擠他。之後,趙鼎被罷相,被貶到泉州,後又被貶到潮州、吉陽軍。秦檜得知趙鼎的艱難處境後,還不甘心,更加緊對他的迫害,將經常派人幫助趙鼎的廣西帥將張宗遠調離廣西,命令地方官每月上報趙鼎的消息。
趙鼎知道秦檜的險惡用心,只能以死抗爭。他託人告訴他的兒子:秦檜一定要置我於死地。如果我死去,你們也許能倖免於難,不然的話,我會連累全家人。他臨終前自己撰寫了墓誌銘,銘中有兩句“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意思是:自己身騎箕、尾兩座星宿迴歸上天,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存在於本朝。幾天後,趙鼎絕食而死,享年六十三歲。 [2] 

氣壯山河成語寓意

趙鼎雖然絕食而死,但氣概卻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激勵着每一箇中華兒女,從荊軻刺秦王到岳飛精忠報國,再到文天祥勇抗元兵視死如歸,他們的那種捨棄小我追求高德大義的精神彪炳史冊。正直仁義是他們的脊樑,寧死不屈、不貪榮華是他們的骨髓,勇敢擔當是他們的血脈。“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成語告訴人們,人立身天地間,靠的就是正氣、義氣、勇氣和永不服老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該輕言放棄隨波逐流,在困境中,人們應該做的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奮發圖強,使自己具有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 [2]  [3] 

氣壯山河成語運用

氣壯山河成文用法

“氣壯山河”形容氣勢如高山大河般雄壯豪邁。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4] 

氣壯山河運用示例

明·顧炎武明季實錄》:“或慷慨捐軀,或從容就義,此皆忠並日月,氣壯山河。” [5] 
明·王世貞《鳴鳳記·易生避難》:“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河,金戈挽落暉。” [1] 
作家·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氣壯山河的言談了。”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811
  • 2.    程帆主編. 成語故事[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04:110-111
  • 3.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627-629
  • 4.    氣壯山河的解釋|氣壯山河的意思|漢典“氣壯山河”詞語的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0-27]
  • 5.    遲紅葉編;戴友生等繪.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修身篇[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