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壓止血帶

鎖定
氣壓止血帶是四肢創傷外科手術中常用的設備,可明顯減少術中創口出血,從而使手術視野清晰,易於辨認各種組織,便於手術操作 [1] 
中文名
氣壓止血帶
外文名
Pneumatic Tourniquet
管理類別
屬Ⅰ類醫療器械
分類名稱
手術及急救裝置
應用科室
外科

氣壓止血帶發展歷史及研究現狀

1886年埃斯馬發明了橡皮管止血帶,醫務工作者結合臨牀不斷探索、研究進行改進,由馬丁橡膠膜帶逐漸發展到手動空氣止血帶,直至已經使用的電動氣壓止血帶。通過實踐對氣壓止血帶的使用時間、副損傷及其防治有了較統一的認識,但對止血帶充氣壓力還存在爭議。如何選擇最適合病人的充氣壓力值,既發揮其良好的止血效果,又減少副損傷的發生,進一步提高止血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今後一段時間內研究的主要方向 [2] 

氣壓止血帶分類及工作原理

止血帶用於肢體手術,可暫時阻斷該肢體的血供,為手術提供一個無血的手術視野,同時減少出血量。臨牀使用的止血帶有手動充氣止血帶,如圖1所示;電動氣壓止血帶,如圖2所示,電動氣壓止血帶因具有壓力達到設定值自動停止泵氣、保持恆定壓力、漏氣時自動補氣到設定壓力、術中可隨時增減壓力、自動計時、達到設定時間自動脈動式放氣等優點,成為臨牀使用止血帶時的首選。電動氣壓止血帶採用電腦數字化控制,通過高效氣泵快速泵氣,充氣於止血帶,從而壓迫肢體阻斷血流,達到止血效果 [3] 
手動充氣止血帶 手動充氣止血帶
電動氣壓止血帶 電動氣壓止血帶

氣壓止血帶適應證、禁忌證、併發症

自Cuslung於1904年首次在四肢骨科手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以來,氣壓止血帶在四肢手術,尤其是在四肢末端(前臂、手腕部及下肢足、踝部)手術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4]  ,如骨折復位內固定術,肢體腫塊或囊腫切除,神經肌腱血管探查、修復、吻合術,關節鏡手術,指關節、肘關節、膝關節手術,截肢術,斷肢、斷趾再植術等。有下列情況者禁止使用止血帶:有血栓性靜脈炎肺栓塞、明顯的周圍血管病、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化膿性感染壞死患者。常見的相關併發症包括皮膚燒傷、局部皮下淤血及皮下水泡、神經肌肉損傷、脂肪栓塞、一過性低血壓 [5] 

氣壓止血帶優缺點

氣壓止血帶在骨科四肢手術中普遍應用,可最大限度地制止創面出血,術中出血減少,使手術視野清晰,有利於準確解剖和避免重要微小結構的損傷。但止血帶使用不當極易引起不良反應的發生。
不良反應及原因 [6] 
1. 止血帶麻痹 最常見的原因是止血帶對局部神經的機械壓力和止血帶局部及遠端神經的缺氧,導致感覺和運動神經傳導減緩甚至停止。
2. 止血帶休克 止血帶放鬆速度較快,大量血液迅速湧向患肢,血液再分配,血容量不足,加上手術切口出血或滲血,以及松止血帶時術區酸性代謝產物經靜脈迴流循環,使血管擴張,表現為血壓進行性降低的全身反應,若機體所需能量得不到及時補充,會導致止血帶休克。
3. 止血帶疼痛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止血帶的使用時間太長,導致患者耐受力有所下降,增加患者疼痛感;其二,止血帶的袖帶過於狹窄,肢體的接觸面積較小,處於同一時間、壓力條件下,增大了肢體的壓強作用力,增加患者疼痛;其三,充氣壓力過高。
4. 皮膚損傷 使用的襯墊過於單薄,使止血帶對皮膚直接壓迫,壓力點失去平衡,導致組織缺血,甚至壞死。在消毒皮膚時,因肢體抬高消毒液流入氣囊邊緣下積聚而引起化學性灼傷。

氣壓止血帶使用注意事項

1. 使用前檢查止血帶的性能,檢查有無漏氣。
2. 根據患者性別、年齡、體格情況及手術部位選擇合適寬度和長度的袖帶。
3. 上肢止血帶應放置於上臂中上1/3處,下肢應放置於股骨中上1/3處,應儘量靠近大腿根部,此處不僅止血效果好,並且不易損傷神經,捆紮止血帶前先檢查局部皮膚是否潮濕、破損。
4. 在捆紮部位先用肢體保護套或紙棉均勻平整地包裹肢體數圈,一方面為了保護肢體另一方面使肢體受力均勻。袖帶包紮好後再用繃帶包紮兩圈,防止脹開或脱落,鬆緊以用力推不易滑脱為準。
5. 肢體在消毒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消毒液留置止血帶皮膚下,消毒紗布以不滴消毒液為準。
6. 通常情況下,成人的上肢充氣壓力為40kPa,下肢為50kPa,但要因人而異,合理調整充氣壓力。有研究認為氣壓止血帶使用中,充氣壓力應達到個體化,即止血帶壓力根據患者年齡,肢體周徑及動脈收縮壓而定等多種方式。有研究[9]發現用肢體周徑設定壓力值較為合適,具體設置:若上臂周徑≤25cm,需控制充氣壓力在25kpa;若上臂周徑>25cm,需以肢體周徑作為個體充氣值,但最大值要≤40kpa。若下肢肢體周徑≤50cm,需以肢體周徑作為個體充氣值;若肢體周徑>50cm,則充氣壓力為50kpa [7] 
7. 如果手術時間長應暫時將肢體恢復血流10~15min再阻斷。雙下肢同時應用止血帶總時間不應超過5h。
8. 手術結束切口加壓包紮後開始放止血帶氣,放氣應緩慢,放氣時間不少於1min,防止血帶休克,取下袖帶後檢查局部皮膚有無紅腫、血泡。
9. 止血帶需避免採用高温消毒的方式,嚴禁用熱水清洗止血帶,否則將會加快橡膠物品的老化速度。止血帶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需及時更換,安排專人定期對壓力儀進行檢修,確保止血帶能夠正常使用。

氣壓止血帶拓展閲讀

[1]李輝.骨科使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2013,30(01):87-88.
[2]苗靜.從專利角度看止血帶的發展概況[J].科技與創新,2018(14):70-72.
[3]鄧廣肖,虞崇時.護理干預對減輕氣壓止血帶皮膚損傷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牀新醫學,2015,8(05):467-469.
參考資料
  • 1.    錢小紅,金小云,丁磊.氣壓止血帶充氣前兩種不同驅血方法的對比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03):102-104.
  • 2.    鄧廣肖.氣壓止血帶在四肢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06):650-652.
  • 3.    張國英.電動氣壓止血帶的安全使用[J].臨牀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17,4(22):4199.
  • 4.    李詠雪,孫志輝,高慧,周娟,郭萍.電動氣壓止血帶機的規範使用與質量控制[J].醫療衞生裝備,2016,37(10):100-102.
  • 5.    汪東紅.骨科手術電動氣壓止血帶的管理[J].吉林醫學,2014,35(17):3893.
  • 6.    葛紅玉.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對策[J].當代醫學,2013,19(09):125-126.
  • 7.    李莉,覃韋恨.引起氣壓止血帶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牀護理學電子雜誌,2018,3(1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