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為邦本

(成語)

鎖定
民為邦本,拼音是mín wéi bāng běn,成語,夏朝時期,的孫子太康即位,他荒淫無度,百姓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獵,窮國君主羿趁機篡奪了夏國的政權。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中康起兵恢復了夏國。
中文名
民為邦本
外文名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basis] of the state
成語解釋
邦:國家。
成語出處
《尚書·五子之歌》
常用程度
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統治者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繁體
民為邦本
近 義 詞
載舟覆舟、民惟邦本

民為邦本成語資料

【釋義】邦:國家。百姓是國家的根本。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統治者
【結構】主謂式
【年代】古代
【開明時代之民主思想】《載敬堂集·民説》:“民為邦本,官因治設,官民任事分而人格平。”
近義詞】載舟覆舟、民惟邦本
【同韻詞】大行不顧細謹、千變萬軫、敬謝不敏、開懷暢飲、塗脂傅粉、旁推側引、身寄虎吻、同牀共枕、温席扇枕、爛若披錦
這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語出《尚書·五子之歌》。  民為邦本思想在夏朝就已出現。《夏書》的佚文就有“後非眾無與守邦”的説法。隨着夏、商和西周的滅亡,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批諸侯國的滅亡和部分諸侯國的興起,人們越來越看到君主和國家雖處於統治人民的地位,人民為其所屬,但人民對他們的存亡也有制約作用。孔子指出:“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本”,“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禮記·緇衣》)。荀子還曾形象地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説。荀子認為“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春秋穀梁傳》則説“民者,君之本也”。民為邦本的思想在以法家思想為指導的秦王朝遭到摒棄,但通過秦末農民起義和秦王朝的速亡,人們對這一思想進一步加以肯定。西漢的政治家賈誼不僅重新強調“民者,諸侯之本也”,而且具體指出“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新書·大政》)。唐太宗李世民則從隋亡的教訓中,總結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貞觀政要·君道》)的道理。
民為邦本的思想反映了人們從政治實踐中看到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相互依存關係。這種看法並非認為國家應以人民為主人,而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以君為主的統治。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出瞭如何正確處理民眾、國家、君主三者之間的關係問題,對維護君主的統治有重要指導作用,是確定統治方法的重要理論基礎。這種思想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影響較大,曾經成為促進封建盛世形成的指導思想和抑制專制君主暴虐無道、殘害百姓的思想武器。

民為邦本成語出處

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唐朝 同穀子《尚書·五子之歌》

民為邦本成語故事

夏朝時期,的孫子太康即位,他荒淫無度,百姓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獵,窮國君主羿趁機篡奪了夏國的政權。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康起兵恢復了夏國。 [1] 

民為邦本成語示例

1、作為領導者應該明白民為邦本的道理。
2、我國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的絕大多數,民為邦本,本固方能邦強。
參考資料